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科舉之弊,大唐第一全能紈絝,樣樣稀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二陛下讀著詩,臉色由陰轉晴,慢慢抿起了嘴角。

“愛妃平身吧!”李二陛下伸手扶起徐惠,拉她坐在榻上,臉上也由陰轉晴。

麵對這樣一個冰雪聰明,溫婉又有點小狡滑的江南女子,李二陛下再生氣,也就不是千古明君的肚量了。

“愛妃真是要讓朕久等,還是有瑣事纏身?”李二陛下猜測徐惠做這首小詩多半是解圍,卻不是遲到的主要原因。

“陛下料事如神。”徐惠調皮地笑著,先恭維了一句。

停頓了一下,徐惠繼續說道:“今日沒有功課,本來是讓小昭來陪公主殿下一起玩耍。可小昭入宮,告訴臣妾,齊霖稍後便要把那個什麼物件獻給陛下。臣妾這才想起,小昭昨日說過此事,卻並沒放在心上。公主殿下和小昭又鬨著要先睹為快,看個新奇——”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一副了然的神態,說道:“愛妃便忙著安排此事,以致遲遲不至。”

“讓陛下久等,還請陛下恕罪。”徐惠作勢要起身,肩上被李二陛下輕輕一按。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說道:“天氣燥熱,朕不願走動。嗯,讓齊霖把那,那物件就搬到這裡吧!”

徐惠也無異議,見李二陛下吩咐宮人去宮門等著小弟,便陪著陛下說話等待。時間不大,晉陽公主和小昭也跑來,見過陛下後便在殿內玩耍。

看著兩個小丫頭玩得高興,笑得清脆,李二陛下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不時開懷而笑。

再說徐齊霖,帶著家人,趕著馬車,把模型運到了宮門。在此等候的宮人上前引領,進了皇宮,直到甘露殿。

嗯,這皇宮雖大,雖洪偉,卻給人一種壓抑和沉重,或者說是威嚴和敬畏。

徐齊霖的懶散性子,並不喜歡在皇宮裡的感覺,有點縮手縮腳,放不開的拘束。

宮人通傳,李二陛下召見,徐齊霖進入殿內,向李二陛下和徐惠施禮拜見。

“徐小郎,快把東西拿出來,我都等急了。”小兕子蹦跳著過來,仰著萌萌的小臉催道:“一定很好玩兒,很新奇吧?要不就是好吃的。”

好玩兒?幾個玩具就給你這麼個固定的印象?

徐齊霖嘿嘿笑了兩聲,說道:“公主殿下請稍待,待草民找個寬敞的地方,把模型拚好擺正。你看到了,肯定覺得很,很震撼。”

“震撼?”小兕子覺得這個詞兒不太合口味,但還是挺期待,拉著徐齊霖的袖子指著偏殿說道:“擺在那裡,那裡地方大。”

徐齊霖把目光投向李二陛下,征詢的意味明顯。

李二陛下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也好,就擺在偏殿吧!”

“草民遵旨。”徐齊霖施禮告退,“請陛下和娘娘稍等,還有公主殿下也稍待,草民這便去布置。”

徐惠看小弟出了正殿,忙對李二陛下說道:“陛下,不管小郎弄的什麼,您可不要誇他。”

李二陛下捋須點頭,笑道:“知道。讓他專心攻讀,走科舉正途,不要再心生旁鶩。”

小昭在旁邊轉著眼珠,二哥和她親近,好吃的、好玩兒的都給,還給她講故事聽。

雖然和二哥聊天說話,聽著多是滿嘴大白話,可風趣幽默還有道理,有些觀點更令人耳目一新,大長見識。

所以,知曉二哥心思的小昭,決定仗著年幼,言談無忌,可以替二哥說說話,讓陛下和姐姐知道一下。

“陛下,奴家二哥覺得本朝科舉尚不完善,遠不是真正的‘為國選才’。”小昭向著李二陛下蹲身萬福,脆聲說道:“況且,陛下左右的開國重臣,或以軍功晉爵,或以奇謀授勳,又有幾個是科舉正途?還不皆是陛下英明識人,論功行賞、量才錄用。”

李二陛下看著這總角女娃一臉鄭重,款款而談,還自稱奴家,不由得失笑出聲。

徐惠也笑了起來,伸手相招,“小妹,過來。朝廷大事,重臣勳貴,可不好隨便議論。”

小昭嘟了嘟嘴,走到姐姐身旁,嘴上還說道:“本來就是嘛,我又沒說錯。科舉既是為朝廷廣開才路,為陛下招攬才俊,又為何有‘行卷’?那些舉子既向門閥士族、高官權貴‘行卷’以求推薦,科舉考試的成績好壞也就不決定取舍與名次,那科舉的公平何在?”

唐代科舉沿於隋,尚處於初期摸索階段,必然會有很多的問題。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得利益者(門閥豪門)不可能將於己不利的科舉考試看得很神聖,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有意無意地在製定有關章程時留下一些餘地。

於是,朝裡有人好做官,朝裡有人易爭先。

朝廷的科第往往可以公開送人情,歸氏、孔氏、趙氏、崔氏、鄭氏等家族出狀元都是一窩一窩的,中下層讀書人自然難以爭先,甚至難以錄取。

可以說,唐代科舉考試的實質隻是上層社會內部的權力再分配,是上層社會中的庶族從豪族手裡分權,遠不是真正的“廣開才路”,在全會社範圍內挑選人才。

而“行卷”便是應試舉人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爭取名次,多將自己平日詩文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在考試前送權貴,以求推薦,此後形成風尚。

“舉薦也是選才之法嘛,不過,小昭說得也有道理啊!”李二陛下把好笑收起了一些,但還是沒太鄭重其事,“小昭,那你說說如何完善呢?”

小昭眨著眼睛想了想,搖了搖小腦袋,說道:“奴家不知。”

頓了頓,她轉而又說道:“奴家二哥能看出其中弊端,也定然有完善之法。他不想走科舉仕進,可也是優秀人才,陛下定能論功行賞、量才錄用。”

李二陛下哈哈一笑,轉頭對著徐惠說道:“小昭聰慧,亦有見識,可謂是有其姐亦有其妹啊!”

徐惠寵溺地把妹妹摟在懷裡,拿絹帕給妹妹擦著汗,問道:“這些都是小郎教你的?”

小昭搖頭,說道:“我是從平日裡的言談猜出來的。二哥不喜歡做蠹書蟲,而是做實事,利國利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