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芝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黃梅調後的陰謀,直播相聲闖大清,宇芝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姣兒莫把扇看輕,娘不說來兒不知情。

此扇不是中華寶,外國進與我之當今。

那裡你外公功勞大,萬歲賜與忠良臣。

當年為娘來出嫁,隻要寶扇帶在身。

兒帶白扇北京去,外公見扇他必定發兵!”

在京師天橋外圍的一個茶棚下,一位十八九歲的妙齡女子,正委婉悠揚地唱著黃梅調,在她右邊有兩位樂師正為她伴奏,那兩位樂師一老一少,老的有五十多歲,花白胡子,衣衫襤褸;少的隻有八九歲,是個瘦弱不堪的少年,一身寬大的袍子罩在他的身上,顯得很不合身。在他們的腳下,用瘦金體寫著演唱的曲目《白扇記》和那妙齡女子的花名“金蟬”。

由於天橋的茶園和茶館各有不同的常駐藝人在演出,像評書、戲曲、大鼓、單弦、子弟書等都有專門的演出場所,大多是在這些天橋周圍的茶肆中,而像“金蟬”這類從南方流落京師的藝人們則無法進入那些地方演出賺錢,隻能在這些為平民提供歇腳之地的茶棚中臨時演出,討些賞錢。

這些自南方來京的藝人,多是由於家鄉受災而流落四方,為了生計而半藝半乞。這些年,自安徽來京獻藝的花鼓戲藝人眾多,常在天橋聽戲的一些閒客對此並不鮮見,但這黃梅調卻很少有,所以這位金蟬在此演了七八天,觀客是越來越多。

再加上這位金蟬雖然衣著簡樸,但生得貌美動人、窈窕多姿,一時間引來不少好事的閒人都來爭相觀看,使得原本隻能容納二三十人的茶棚一下子聚集了百餘人,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一曲唱罷,叫好聲此起彼伏,引得更多路人想鑽進來一看究竟。

“讓開!讓開!”

就在為金蟬伴奏的那位少年端著一個大碗向四周的觀眾討賞的時候,一隊官兵突然衝入人群,為首的身著正七品緙絲鸂鶒補子的官服,氣勢洶洶地進來,用腳挑起一張條凳,傲然坐了下來。

旁觀的百姓有一些是常在天橋一帶閒逛的,他們知道這個七品官是負責天橋一帶的巡城禦史,名叫萬超。

巡城禦史全稱是“巡視五城禦史”,掌管京師東、西、南、北、中五城的稽查治安、審理訴訟、緝捕盜賊、整頓風俗等事務。由於五城中又分彆劃分為:中城分中西、中東二坊;東城分朝陽、崇南二坊;西城分關外、宣南二坊;南城分東南、東坊;北城分靈中、日南二坊,所以巡城禦史通常被人稱為“坊裡的老爺”。

這位萬超是數月前從都察院科道官中分派到這裡的,由於天橋一帶外來人口眾多,所以萬超自上任伊始就接連辦了幾樁大案,搜捕捉拿了許多牽涉白蓮教、天理教餘孽的反賊,名動京城。不過,有些知道內情的人都說這位萬大禦史辦案最擅長誣陷好人,受理這些案件也不過是借機索賄,這些傳聞雖然難有實據,但是這位萬大禦史才上任幾個月,就在城裡換了所大宅子,或許也從側麵佐證了這些傳聞。

“從哪來啊?”萬超撫著桌上的茶壺,對那位唱曲的金蟬昂然問道。

金蟬稍有遲疑,萬超帶的兵士便大聲吼道:“老爺問你話呢,還不跪下答話!”

“回大人的話,”金蟬慌忙跪倒,叩首答道,“小女子皖北人氏,因家鄉連年受災,便隨伯父與堂弟一路流落北上,靠賣藝為生。”

萬超轉頭看了看那伴奏的一老一少,一抹唇上的短髭,緩緩說道:“近來有不少皖北的亂民入京,設壇練拳,蠢蠢欲動,據查與直隸各地的白蓮教匪來往密切,你們跟我們走一趟,到衙門裡讓落網那些反賊認一認!”

“大老爺,”那位伴奏的老樂師忙跪下哀求,“我們可是良民哪!實在是無處生計,才來京師賣藝行乞,請大老爺開恩……”

“走吧!”萬超不願聽他囉嗦,站起身一揮手,示意手下士兵將他們拿下,“是不是良民,到了衙門裡,自有分辨!”

“大伯,”金蟬倒是顯得極為鎮定,她攙起那老樂師,勸道,“不必驚慌,京城地麵,衙門眾多,咱們既是良民,難道怕這天子腳下沒有天理公道嗎?”

萬超本來已走出人群,聽到金蟬的這番話,不禁又回頭望了她一眼,隻見她眉毛高挑,竟然毫無懼色,心中暗暗有些欽佩,當下冷笑一聲,說道:“那就走吧,到衙門裡好好看看這天子腳下是什麼樣子!”

於是,一眾官兵押著金蟬等人,前往五城兵馬司官署,茶棚中有一商賈模樣的男子遠遠地望著她們遠去,不禁歎道:“恐怕這又是一樁冤案啊!”

“喲?”一個閒漢奇道,“這冤案您是怎麼看出來的?”

“哼,”那商賈冷笑一聲,“這些小官酷吏,誣陷良民、強霸民女的事做的還少嗎?”

“嗬,”那閒漢陰陽怪氣地道,“您這話說得這麼豪氣衝天,剛才怎麼不去英雄救美呢?”

旁邊眾人聽了這句挖苦之辭,都一番冷笑嘲笑。

那商賈沒有理會,隻是問道:“他們會把人帶到哪過堂?”

那閒漢久在天橋一帶廝混,倒還有些常識,於是答道:“肯定是去五城兵馬司,先關進簽押房審訓,這種事在京城裡不會升堂問案的!擊鼓升堂,那都是戲裡頭!”

那商賈點了點頭,轉身揚長而去。

“這個人,”那閒漢望了望那商賈,對旁邊的人半開玩笑道,“總不能膽兒大到劫獄吧?”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那閒漢覺得很得意,又對著那商賈遠去的方向喊道:“嘿,您要真去劫獄,說一聲啊,我正愁沒熱鬨看哪!回頭我搬個板凳到兵馬司大門口專門看您大戰坊裡老爺!”

“哈哈!”旁觀眾人在嬉笑聲中,各自散去。

萬超將金蟬三人押到五城兵馬司的簽押房後,便匆匆趕往都察院,謁見官任給事中的雙壽。雙壽聽人得報,便忙出來相迎,兩人繞到一處僻靜之處,萬超拿出一張紙,低聲說道:“剛剛捉拿了三名皖北來京的賣藝之人,名字都寫上麵了。”

“你審過他們沒有?”雙壽拿著紙,仔細看了看上麵的名字,“名字都確切嗎?”

“還沒有審,”萬超答道,“名字是他們自己報上來的,確不確切都無關緊要吧?”

雙壽眉毛一蹙,正色說道:“這次是定郡王府交待下來的差事,千萬不能辦砸了,你回去一定要審問清楚,並且一定要讓他們在供詞上咬住一個人!”

“咬住誰啊?”萬超問道,“這會兒人我都給抓了,這次是要咬誰啊?”

雙壽謹慎地看了看四周,然後輕聲說道:“鄭親王府的老六,名叫肅順!”

“鄭親王府的老六?”由於八旗子弟經常會混跡天橋,所以萬超對京師各王府的貝勒覺羅無不知曉,但肅順的名號卻從未聽過,“鄭親王府什麼時候有個老六了?”

“說出來你一定認得!”雙壽道,“就是以前在天橋說相聲的,名叫肅小六!”

“啊?”萬超一驚,“這孫子怎麼混到鄭親王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