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芝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 繾綣鴛侶留遺恨,直播相聲闖大清,宇芝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雛鳳樓前,鄭親王烏爾恭阿由於身體無法動彈,所以半臥半躺地癱坐在一張碩大的檀木軟榻上,榻上鋪著第八代鄭親王德沛在關外圍獵時得來的一張焰紋虎皮,鄭親王身穿蟒紋常服,蓋著猩紅的錦絲暗紋披風,雙肩努力支著腦袋觀賞水麵亭台上的演出,這姿態與旁邊閒坐在太師椅上的眾人一比,顯得認真之極。但在隔水相望的肅小六遠遠看來,這位鄭親王的橫臥當中、昂首傲然的派頭,與其餘眾人相比,則顯得霸氣十足、氣勢非凡。

“難道說,”肅小六心中閃過一念頭,“這個王爺就是我在這裡的爹?唉,太難讓人接受了!”

由於正在表演,肅小六不能分神,他一閃念過後,又繼續開始鋪排他的相聲內容:“話說這個柳永柳三變,少年時曾勤學苦讀,成年後到京城赴試,準備傳承家業,名動公卿啊!”

“讀書人嘛,”朱紹文道,“金榜題名,入朝做官,是他們的一生所求!”

“不過呢,”肅小六道,“京城之地,向來是繁華似錦惹人醉,煙花風月令人憐哪。官場失意之中,柳永就在煙花之地見到一位意中人!”

“哦?”朱紹文奇道,“這意中人是哪位?”

“名字暫且不提,這人可是有詞為證!”肅小六道,“您聽著啊,‘近日來,陡把狂心牽係。羅綺叢中,笙歌筵上’,有個小妞兒甚可意。”

“小妞兒?”朱紹文問道,“這詞裡頭怎麼出來‘小妞兒’了?”

“那肯定不是男的呀!”肅小六辯道,“‘羅綺叢中’嘛,男的肯定不能穿這羅綺裙子吧?”

“不是那裙子的事。”朱紹文道,“柳永是北宋時的人,那時的京師是在開封汴梁,這‘小妞兒’就咱們北京的方言,怎麼可能出現在柳永的詞裡麵呢?”

“哦,開封汴梁?”肅小六似有所悟地道,“那可能是我知道的詞太多,記差了,這句應該是‘羅綺叢中,笙歌筵上,有個小妮兒可帶勁’!”

“啊?小妮兒?”朱紹文吃驚的問道,“這怎麼又‘小妮兒’了?‘可帶勁’這怎麼講?”

“河南方言嘛!”肅小六得意地講述他的理由,“開封汴梁,人家就是把這年輕女的叫‘小妮兒’!”

[網友]:哈哈,小妮兒!

[網友]:“帶勁”是什麼意思?

[網友]:應該是好的意思,在這兒應該是漂亮吧。

“哎呀!”朱紹文搖頭歎道,“您這學問真不簡單,宋詞裡還有方言的事?”

“那當然了!”肅小六道,“宋朝時那河南方言可是官話!”

“這您就露怯了。”朱紹文解釋道,“這官話啊,和這方言還是有區彆的,在朝堂議事,大臣們要都說方言,誰聽得懂啊!”

“那你在這風月之地肯定得說方言,不然人家這些青樓歌伎怎麼聽得懂?”肅小六道,“不光柳永在這風月之地說河南話,那宋朝皇帝宋徽宗到青樓去找李師師,也得說河南話。”

朱紹文奇道:“那這徽宗怎麼說呢?”

“宋徽宗一來,這李師師得跪著迎駕吧?”肅小六學著河南方言的語調道,“宋徽宗往這榻上一坐,就說了:‘妮兒,白穀堆在那兒了,不老蓋兒都弄疼啦!’”

[網友]:哈哈,這是什麼意思?

[網友]:“白穀堆”是什麼?是指李師師的事業線嗎?

[網友]:“不老蓋”又是什麼?是指李師師木耳不老嗎?

[網友]:噫——樓上真汙!

[網友]:坐等翻譯!

[網友]:你們真是,銀者見銀!這句話翻譯過來是說:“美女,彆蹲在那兒了,膝蓋都跪疼了!”

[網友]:哦,是這樣啊!

[網友]:哈哈!

“哎呀,”朱紹文搖頭道,“您這徽宗皇帝一出口,真是語驚四座!”

“那李師師還得回皇上的話呢!”肅小六道。

“那甭問,”朱紹文道,“這李師師肯定也是河南方言了?”

“肯定了,”肅小六道,“不說這京師的方言,怎麼做這京裡達官貴人的生意呢?”

“那,”朱紹文問道,“這李師師怎麼說呢?”

肅小六繼續模仿方言:“這李師師說:‘不老蓋倒是不任咋兒,就是穀堆是時間長了,胳老肢兒可疼,這衣裳吧,還老枯怵!’”

[網友]:哈哈,這是外語嗎?怎麼聽不懂?

[網友]:撲街啦!講方言我聽唔明!

[網友]:樓上廣東人咩?偶上海人也表示:吾聽伐懂!

[網友]:不要講方言了,坐等剛才那位大神來翻譯!

[網友]:李師師說的是:膝蓋倒是沒事,就是蹲的時間長了,腋下很疼,衣服還容易皺!

[網友]:哈哈!

朱紹文無奈地笑道:“您還是說回柳永吧,這宋徽宗和李師師先放一邊兒吧,讓他們倆坐那好好嘮一會!”

“那咱們繼續說這婉約派的柳永,”肅小六轉回話題,“這柳永啊,在這煙花風月之地認識了一位意中人,是‘幾度密約、秦樓儘醉、香衾繡被、百轉難回’,時間一長是盤纏散儘,窮困潦倒啊。後來沒有辦法,就把自己吃飯的碗押給這位青樓女子,然後自己每日為其作詞吟曲,換得一碗飯食。”

“哦,”朱紹文道,“當初柳永就混得這麼慘!”

“後來呢,”肅小六道,“人生幾經輾轉,柳永在京城與江南一帶飄流,最終辭世。隻因生前貧困如洗,無錢安葬,東京汴梁的名伎都爭相湊錢,並且為其披麻戴孝,一時間,東京城半城縞素,一片哀聲。這些青樓呢,也打出了一麵條幅,寄托哀思……”

“條幅上寫的什麼?”朱紹文問道。

肅小六道:“寫的是‘歇業三日’!”

“嗐!”朱紹文道,“歌伎都上街出殯了,可不得歇業三日嗎?”

“這其中啊,”肅小六繼續講道,“就有當年那位青樓女子,此時呢,她拿出當年這隻碗,並在碗裡放了一碗的黃金,來為這位曾經的紅顏知己送行,並對眾人說‘以碗相約葬柳七’,遂成一時佳話。‘碗約’之說,便由此而來!”

“哦,”朱紹文不屑地道,“就這麼個‘碗約’啊?”

說到這裡,對岸的鄭親王也不禁想起當年的紅顏知己、肅小六的娘親瑚佳綺桐來,昔日裡繾綣鴛侶、蜜意幽歡,到今日寸腸萬緒,斷魂無語,心中感慨萬千,淚濕衣衿。

在他身邊坐著的嫡福晉富察氏,把鄭親王的表情全都看在眼裡,她冷笑一聲,右手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望著前方的肅小六,臉上做出了一個決斷的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