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如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她的準備,穿越之眾裡尋你,哈如卡,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家裡承包山地的事情安排好了,江曉琳也提前回了學校。剩下建果園,選苗載種的活兒,自然有周全這個老莊稼把式負責,她也不懂,也就不管了。
其實周全雖說種了一輩子地,但也都是種的糧食,果樹他還真不會種。畢竟過去那年月,人都吃不飽飯,哪有誰家用珍貴的土地種水果。
不過他承包山地時,跟書記說起自己這難處,書記告訴他聽說現在縣裡新成立了一個農技站,是專門教人種莊稼的地方,讓他去打探打探。
起先周全還不以為然,農家人祖祖輩輩種莊稼,啥時候還要城裡人教了?不過當他回家後說起這事兒的時候,自己外甥女卻說一定要去看看,向站裡的技術人員取取經,選擇一種好品種的棗樹載種。
雖然仍有疑慮,但周家上下已經對江曉琳養成了一種信任,她這麼說了,就一定是有道理的。於是找了一天空閒的時間,周全叫上俞振興,爺倆一起進縣城去了。
好不容易找到這個新設立的農技站,一番交談下來,周全才知道自己真沒白來。
站裡的工作人員態度很好,聽了周全的需求,立刻向他推薦了一種耐寒,耐旱,適宜山地種植的棗樹品種,還提供了許多載種養護技巧,讓周全對自己的果園信心十足。
工作人員還說,上麵早就預備推廣水果、花卉、藥材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到時候還會給予一定的幫助支持。誰也沒想到本縣居然有人走在了政策前頭,已經在山裡開辟了果園。當下留下了他們的地址,說政策一下來,一定要把他們的果園當作先進典型報上去。
俞振興跟著這一趟也算漲了見識,沒想到果園的前景這麼好,他心裡也跟著樂嗬,回到家了跟他爹媽一說,大家都挺高興的。
王春美端著菜進屋,大家正說的高興呢,她也跟著聽了兩耳朵,不過卻對婆家人的興奮不以為然。
“那再好又不是咱家掙錢,老三不也就跟著賺個幾百塊麼,要我說,這麼好,咱家也乾這個唄。”
王春美發現自己說完話,一家人都不說話了,都盯著自己看。
“怎麼了?”
“哪能這麼乾,人周叔都已經乾上了,一聽說能掙錢,咱家也跟著乾,那也太不仁義了吧。”俞振興從心裡反感二嫂這種說法,他憤憤地嚷嚷著。
“老三,你就這麼跟你二嫂說話啊?!”
不管王春美說的對不對,俞振榮覺得弟弟這樣跟他媳婦大呼小叫的就太不應該了。
“我說的哪裡不對了?反正不能這麼乾。”
“你不想咱家掙錢,就是怕你周叔不給你錢了,擋了你自己的財路吧。”王春美自覺真相了。
俞振興跳起來:“放屁!”
黃翠蘭也不樂意:“振興自己掙來的錢,我給他留著結婚用咋啦?怎麼就不是咱家的錢了?”
“都彆說了!”俞鐵林大喝一聲,一巴掌拍在了炕桌上。大家長的權威還是很重的,他都喊上了,再沒人敢說話了。
“老三,坐下!老二,管管你媳婦,說的那都是什麼話!”
“你們周叔起個果園也不容易,現在還沒掙錢呢,這就有人看著眼熱了,你們誰都彆打這個主意。”
“咱們這個家,現在就老二一個人結婚了,雖然還沒分家,不過誰有本事掙錢,那就該是誰的。老二,你要是願意想辦法掙錢,爹媽也高興,掙得多少我們也不要。”
“爹,您說的這是啥話……”俞振榮也有點難受,自己媳婦也不是笨人啊,咋能這麼說話,看把他爹氣的。
“行了,啥話你們都記住了就行,快吃飯吧。”
江曉琳回到學校,來的早了,宿舍裡就自己一個人,著實清淨了幾天。開學後,她又恢複了讀書鍛煉,抓住機會充實自己的規律生活。
上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江曉琳的成績名列前茅,這讓她在同學之間小有名氣。漸漸的,連老師都知道了這個認真努力的女孩。
示好的男同學也有幾個,不過江曉琳都不曾機會。
“曉琳,有信,給你放桌上了啊。”
“知道了,謝啦。”
江曉琳上樓時跟室友擦身而過,進了寢室,拿起信一看,忍不住心花朵朵開。
這個木訥的男人,終於知道回信了。她見寢室正好沒人,趕緊撕開來看。
“……我們連隊正在第一批上前線的名單之中,這個月隨時可能開拔。”
我所在部隊地處西南,溫度當然比老家暖和很多。這裡氣候濕熱,不過我也已經能習慣了,反倒是每次回家,都覺得老家空氣非常地乾燥。這邊吃飯的口味比較辣,剛來的時候吃不習慣,現在已經能吃慣辣味並且喜歡上了……
謝謝你寄來的棗糕,我戰友們都說味道很好。隻是你不需要費心準備這些,不要辜負上大學的機會,安心學習文化知識,爭取畢業後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雖然大半篇幅又都在教育自己,不過江曉琳還是很開心,這是她心儀的男人寫給自己的第一封“情書”呢。字裡行間的一本正緊讓江曉琳知道,俞振業完全沒有敷衍的意思。這就夠了,現階段她所希望的,不過就是良好的溝通而已。
不過,他是真的要上前線了。
最近她也關注了國家大事,也能從報紙上發現一些局勢的緊張狀態,比如廣西靠近邊境的我國百姓又被越方騷擾等新聞。江曉琳用心在自己的記憶裡找尋過了,她確定這就是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想起這些,江曉琳安心不少,這場戰爭持續時間雖然長,但我國先後派遣了幾大軍區的兵力輪番上了前線,目的是以戰代訓,因此傷亡並不算太大。
……如果能克服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前線將士的傷亡還能進一步降低。
不過,這個不是她在短時間內有辦法解決的,隻能靠醫藥廠和醫院一起努力。
江曉琳一麵安慰著自己,一麵想著自己有什麼可以幫助俞振業的地方。突然靈機一動,她想到自己的專業是醫學,其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就是急救。
如果自己把外傷相關的急救知識給俞振業講一些,那他在戰場上如果受了傷,能在第一時間自我簡單處理一下,那等到醫治的時候,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想到就做,畢竟俞振業他們近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開拔。
江曉琳立刻跑到圖書館,借閱了幾本急救相關的書,回到宿舍開了個夜車,整理了她認為俞振業可能會需要的幾種急救手段,寫了封信,第二天一早就寄出去了。
然後她又跑到省城的藥店,本想看看有沒有什麼便攜的外傷藥物。如果有,她也想多準備一些給俞振業寄過去。結果,讓她失望的是,她根本就找不到什麼方便的急救藥品,連雲南白藥都沒有,隻有未研磨的三七,做為一種中藥單獨存在,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