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章 禦駕親征,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當上皇帝後選擇一件事最為最開心的事,對於趙光義來說,無疑便是滅北漢了。
登基後的兩次對外戰爭失敗,讓他對軍事產生了很大的迷茫,直到大宋的軍隊拿下了北漢,才給他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並不是大宋的軍隊不行,而是軍官隊伍中有叛徒,這才使得軍隊不戰便降。
趙光義覺得,如果上天再給他一次機會的話,他會第一時間就把楊久書和潘美給抓起來給五馬分屍了,就是這兩個人,導致了現如今大宋的劣勢。
但是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既然大宋已經在劣勢一方,趙光義便決定用拳頭重新站在優勢的那一端。
從新宋國不斷傳來好消息。
新宋的國主薑一念似乎是個瘋子,他不顧百姓反對,強行推廣他所製定的《新宋律》,趙光義從滄州回來的探子口中得知,這種法律似乎極為嚴苛,對百姓的一言一行都做了規範,新宋國治下的百姓全都敢怒不敢言,隻得默默忍受這種新法。
而且這個新宋國主似乎從海外弄到了一些新品種的農作物,並下令在百姓間大肆種植,種植完之後,還在天下召榜宣告,新宋國的糧食畝產量已經達到千斤。
對於這種宣傳手段,趙光義也是心中暗笑,就算是個三歲小兒,也知道這天下不可能有東西一畝地產出一千斤的糧食,而這個新宋國主,似乎像是在糊弄孩子一般糊弄天下人。
新宋國主在把天下人都當做傻子,而趙光義沒想到自己手下的探子還真有這樣的傻子,上一任探密使就是因為在朝堂上談論新宋國畝產千斤良種被趙光義轟了出去,最後被免職回家。
總之,新宋國絕對不像是他們宣傳的那樣順利,從探子傳來的消息,這個國家現在就是一個表麵上非常繁華的紙老虎,隻需要輕輕一捅,這個沒有絲毫根基的紙老虎便會被桶出一個大窟窿。
而剛剛征完北漢的趙光義對於攻打新宋也是自信滿滿。
己強敵弱,這種戰爭絕無失敗的道理,於是趙光義也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他決定禦駕親征,親自統帥著大軍與新宋決戰。
這個建議剛開始提出來的時候,竟然遭到了朝中的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對。
彆人不知道,但是這些官員們可都是知道新宋國真正有幾斤幾兩的。
趙光義不明白,他所聽到的那些新宋國的負麵新聞,其實都隻不過是朝中官員們為了迎合他的喜好而編出來的故事,其實正真的事實,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一個個心裡跟明鏡似的。
占據了四個州郡的新宋國現在已經具有了一個國家該具有的一切行政能力,國家體製的完善,整體科技水平的碾壓,以及物資商品的豐富,使得新宋國在中原之地就像是一顆明珠一般璀璨。
各國來往的商隊,運輸糧食的糧隊,還有足以震懾住遼國的坦克大軍。
這些全都能展現出新宋國現如今正是國力鼎盛的時候。
但是沒人敢把這個消息告訴趙光義,因為在不知不覺間,現如今的趙光義已經變得越來越來暴力和血腥,他雖然表麵上不會展現出殘忍的一麵,可是一旦有人表露絲毫新宋國強大的意思,這個人一般都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但是現在他老人家要禦駕親征,這就有些難辦了,畢竟新宋國挑釁遼國多次,遼主也不敢有絲毫表態,足可見對其的忌憚。
但是這新宋國不打又不行,德州,棣州等地的高速發展令其周邊地區的百姓也是羨慕不已,奈何他們沒有新宋國的戶口身份,所以他們享受不了新宋國的高等待遇,他們的小孩進不了公共小學學習,他們買不了新宋便宜的大米,他們甚至在過新宋城門的時候,沒有身份證都會被攔在城外。
這樣的歧視性待遇會讓新宋國周邊的百姓對新宋愈發的渴望,不出三年,新宋國的領土定能再擴大一圈,那個時候,估計就連汴京城都會受到威脅。
因此,在新宋還沒有長成參天大樹之前,必須將它除掉。
朝堂上的主要大臣們共同探討了一番後,最終得出結論,既然陛下要禦駕親征,那麼也趁此機會徹底將這個毒瘤消滅掉,以免養虎為患,日後夜長夢多。
既然決定了,那麼也不拖泥帶水,在大宋第二日的早朝上,大宋的宰相趙普,左丞陳思府,右丞薛玉連同大宋朝堂上的十幾位高官,一同聯名上書,請求陛下出征,並且著手安排親征事宜。
原本大臣們一直的反對也令趙光義有些糾結,他一方麵想要禦駕親征,但另一方麵又怕發生危險,再加之臣子的反對,所以趙光義一直也搖擺不定。
但是現在,朝中大臣居然出奇的統一同意讓自己禦駕親征,興奮的同時,趙光義還有一絲好奇。
“朕前幾日言要禦駕親征,群臣反對,今日諸位愛卿為何突然轉了性子,又同意寡人親征?”趙光義在朝堂上詢問著百官。
“陛下,臣等之前是為陛下安危擔憂,您稍有閃失,對我大宋來說,都是無可挽回的災難,因此吾等一致反對您禦駕親征。”大宰相趙普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道。
“哦?那為何現在又同意寡人親征了?”趙光義好奇的問道。
“根據探子來報,新宋的軍備確實不弱,如若不然,遼國也不會讓他占據滄州若亂幽州已久也不見動作,因此我大宋軍士攻城的話,恐怕也不是那麼能輕易占到便宜。”趙普的話音一轉,突然慷慨激昂道,“但如果陛下禦駕親征的話,我軍定會大受鼓舞,攻城者,講求的是氣勢,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有陛下親征,想必我大宋軍士定能一鼓作氣的攻下新宋國。”
趙普這番話讓趙光義很是受用,陛下親征,這事實上並不能對軍隊有任何戰鬥力的提高,但是皇帝親征確實能夠鼓舞三軍將士,一想到皇帝就在自己的身後看著自己的表現,那對軍中的氣勢提升是非常大的,因此趙光義也認同趙普的這個觀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