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披龍袍,掌宋權,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薑胤非常不適應穿龍袍。

坐在太和殿大殿最高處的龍椅上,他扭來扭去的樣子很是滑稽。

燈光從四麵八方投射到他的身上,仿若演唱會上的明星一般,聚光燈打在他那件金黃色的龍袍上,金絲折射出的光芒在不斷閃耀。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六十萬人民幣從現代找專業服裝設計公司定製的龍袍穿在身上給人的感覺確實和普通衣服完全不同。

薑胤身上的這件龍袍身長1.7米,兩袖通長2米,根據宋代帝王龍袍複製而成。整件龍袍以明黃色緞為地,用紅、黃、藍、綠、白色及片金、撚金線為紋緯,與地經交織成五爪金龍紋八條,加上天子自身代表正龍,一共九條龍,其餘正龍兩條,行龍七條,分布在胸背、兩肩、領前後等部位,就連龍袍裡襟也藏著金龍。

龍身均采用孔雀羽,完全一比一複製而成。龍袍間飾五色祥雲、紅蝠,寓喻“洪福齊天”,下幅織立水江崖,其上並飾象征財富的珊瑚、寶珠等紋飾,寓喻“富貴”。

這件龍袍的織造過程也很厲害,此件龍袍的織造動用了十二名織工耗時一個多月的努力,又經大師級彆縫紉師傅四名十多天全手工裁切縫製才最終完成。

這玩意套身上,怎麼都感覺十分怪異,感覺自己就像是套了一身花花綠綠的金皮,但是周圍的人看到自己的時候,眼神都變了。

這是一件在現代人眼中都堪稱藝術品的龍袍,在古代更是足以閃耀雙眼。

太和殿上的宮燈已經全部亮了起來,薑胤可不管什麼時代不時代,電燈搞起來。

古代的燈火通明和現代的燈火通明,那絕對是兩個概念。

自從兩個月前薑胤開始大規模的在皇宮城城區道路布置電燈後,今天以後,這些宋人才真正意義上的徹底步入光明時代。

新滄州城的南北兩條主乾道,外加橫豎四道次乾道,全都安裝上了電燈,這些都是現代工人安裝的,到現在都沒有試亮,所以新宋國到了夜晚還是一片黯淡。

但是今晚之後,一切便都將與以往不同。

薑胤打算用一場盛大的晚會來宣布新宋國的建都與稱帝。

帶給所有人永恒的光明,這種震撼,絕對能夠讓整個新宋國的第一批國民充滿著自豪與驕傲,國家向心力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

一個國家,最有凝聚力的時刻,除了閱兵就是展示科技。

強大的武力和高新的科技,能讓本國人民感受到最強烈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想不讓國民有向心力都難。

正當薑胤還在想著這些雜七雜八的事的時候,林越悄悄湊過來,對薑胤道:“薑少,服裝效果很好,燈光也很到位,現在您可以下場了。”

“哦哦”薑胤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然後又掃了一眼燈火通明的空曠大殿,微微有些愣神。

“薑少,先去後麵化妝間等一下吧,我去讓十一安排侍女和奴婢。”

“嗯...”薑胤點點頭,“不知不覺的,我都算是當上皇帝了,還有點緊張呢....”

林越聽聞,咧開嘴做了個微笑,“您彆說,我這個在台下當護衛的都覺得緊張刺激,你坐在最高的那龍椅上,想不緊張都難啊~”不過似乎是想起了什麼,林越看了一下手上的表,“薑少,七點二十了,群臣們七點半進場,您現在下去補個妝吧,這裡有我。”

“嗯,好,那今天國宴的安排就全交給你了。”薑胤點點頭,“你辦事我放心。”也不再囉嗦,轉身便在幾名仕俾的保護下離開了大殿,走進了後殿的小偏門。

目送完薑胤離開,林越這才整了整自己的官服,朝著周圍正在做最後準備的侍從們道:“打起精神來,官員準備進場了,按照我新宋的規矩來,十一,你去宣旨。”

候在一旁的王十一立馬來了興致,隻見他三步換做兩步,一路奔向大殿門口,運了一口氣,然後長舒道:“宣百官謹見!~”

“宣百官謹見!~”

“宣百官謹見!~.....”

長長的宣旨聲拖著長音彌漫在夜空中,早已架起火把等候在殿前廣場上的文武百官也瞬間來了精神,一個個按照官職大小排好了順序,兩兩一對的朝大殿進發。

走在最前麵帶隊的是蔡昌毅,身為薑胤現代的左肩右膀,在薑胤帝國的一步步建設上,蔡昌毅可謂是勞苦功高,自從他來了大宋之後,薑胤便甩手掌櫃一般,把事情全都交給了他,身為新宋三司之首的立法司司長,他催工程、辦錢莊、投教育,多虧老蔡八麵玲瓏辦事認真,每件事也都做的遊刃有餘。

同蔡昌毅站在一起的是王嗣宗,這個被薑胤拐上賊船的大宋狀元,現在是薑胤堅定的追隨者,他現在的官職是滄州知州兼禮部尚書,專門負責為官職禮儀教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這段時間的觀察來看,薑胤也覺得他很有這方麵的潛質,對他的任命也是用人不疑。

緊接著的官員便是楊光義和王審琦,楊光義不用多說,現如今薑胤手下資曆最老的官員,雖然官職隻是禦史大夫,地位沒有尚書那麼高,但是他有直接麵聖的權利,有言可直諫,根本不用看皇帝的臉色行事,他老人家顯然也對自己的這個職位很滿意。

王審琦和薑胤的關係就有些特殊了,畢竟是薑胤第一次來到大宋遇到的貴人,薑胤治好了他的頭風頑疾,他也幫助薑胤買了第一批藥材,也促使了薑胤從大宋撈到了第一桶金,因此薑胤對他也是十分照顧,不僅任命他為工部尚書,還給了他戍城將軍的三品軍職,王審琦對此也是感恩戴德。

接在王審琦後麵的,便是義社十兄弟中的幾人,他們或多或少的都身居要職,其中原滄州知州程封閣還擔任了國子監的監學,就連薑胤後來收入麾下的楊久書和臣付都擔任了驃騎將軍和移遠將軍。

再往後麵大底都是些小官,這些官員大多都是各部的尚書提拔上來的,薑胤也樂於看到各部之間互相吸納人才良性競爭的局麵.

排著隊,文武百官互相談笑風生,期待著今日的國宴究竟是什麼樣子,然後紛紛魚貫而入了偌大的太和殿.....(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