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章 《新大宋日報》首期,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自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以來,中原天下也穩定了十幾年,從五代十國紛爭中走出的百姓深知安居樂業的不易,所以一時間天下也太平無比,即便是大宋出征南唐、吳越、後蜀、南漢這些國家,天下人也算是默認了,安穩是他們最本質的追求。
可是,在開寶九年的年末,一股狂風再將整個中原的安穩掀翻。
宣布趙光義謀權篡位的報紙撒的鋪天蓋地。
一時間,天下震動,海內皆知,大街小巷,人人麵露惶恐,交頭接耳,私下議論者更是多如牛毛...
....
“偽臨朝晉王者,趙光義也,其人狡詐,皇兄太祖,當兄友弟恭,但其心胸狹隘,貪念重重,遂於酒中置毒,謀害先帝....”
“皇唐舊臣,公侯塚子。奉先君之成業,本當以扶持太子為己任,晉王者,奪位唯恐,遂於玄武門下,射殺太子、皇子、重卿.....”
“奪天下之皇位,篡大宋之基業,此等不忠不義之人,當天下群起而攻之.....現有滄州之明士,創新宋之國,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儘山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
江浦黃旗,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試問中原子弟,可願滄州共赴大業!”
一張報紙,上千個鉛字,上麵居然還印有奇怪的黑白圖片。
可就是這麼一張小小的東西,便把大宋現任皇帝趙光義給損的體無完膚,那些撿到報紙的人,無不戰戰兢兢,但是看完之後,又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激動。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閱讀了這種報紙,議論就漸漸從私下移到了台麵上,然後以洪水般狂卷之勢被天下人所議論.....
......
汴京城今日已經沸騰了。
百姓奔走相告,官員們則是秘而不宣,偌大的京城如同煮沸的水,雞飛狗叫,滿地雞毛。
一切的一切,還源於早上出現在市麵上的那種報紙。
國子監的學生聽說已經在鬨了,戶部和禮部那邊也已經好事的士子們成群結隊的詰問。
大宋不殺士大夫,讀書人自然身份極高,這種高等身份,讓他們更具有攻擊性和理想性,讀了十幾年聖賢書,尊禮崇聖這種事早已深入骨髓。
得明君賞識,共治天下,這是每一名讀書人從小就立下的誌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也成為讀書人努力讀書的動力所在。
可是,這一切,現在都被一張報紙所打破。
薑胤印刷的《新大宋日報》第一期可謂是有理有據,加之一篇《討晉王之檄文》寫的是文采飛揚,這對於天下士子的衝擊不言而喻,這等於直接告訴他們——你們現在努力扶持的皇帝是個超級大騙子敗類,你們還傻了吧唧的蒙在鼓裡。
這種謠言士子們本來肯定是不信的,但是在看完那份《新大宋日報》之後,所有人就都沉默了。
他們能想到的反駁點,文章中都介紹的一清二楚,時間地點人物,宛如事實一般,不過,文中說的也確實是事實。
這就讓許多人慌了,帝王的威儀不容受損,但是文中煞有介事說的那些下毒謀害又顯得確有其事的‘汙蔑’,這個時候,就急需官府出麵了,官府隻需要需要澄清這種報紙上刊載的文章乃是謠言,那麼汴京城的****就會迅速平息下去。
可是偏偏官府在這個節骨眼上,掉鏈子了。
戶部的官員已經把此事反應上去了,但是上麵卻遲遲未做回應,朝中的幾位大佬居然集體失聲,就連三省中,都沒有一個官員敢跳出來說話。
這其實也正常,因為薑胤當夜撒報紙的時候,著重照顧了一下汴京城的官員住宅區。
所以當汴京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最先看到那些報紙的不是汴京的百姓,而是那些住在汴京的官員。
新皇篡位。
這種大逆不道的事,不論是真是假,都是一個說不明白的糊塗賬。
這個情況下,任何官員都不敢去輕易站隊,這很有可能狐狸沒打成,結果惹得一身騷,眾人都在觀望,期待著上麵能有人出麵來將此事解決。
如果有大佬背鍋的話,那風險就會小上很多。
可是朝中的大佬也不傻,這是皇帝本人的事情,需要皇帝來做一個明確的解釋,他們隻會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做......
.........
趙光義的頭很疼。
特彆是當他低下頭就能看到那張陰魂不散的報紙時,他的頭就會更疼。
大殿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敢說話,三省的官員還有中車府令以及幾位宰相都來了,可是沒有一個人敢抬頭看自己。
趙光義此時很想把製作這張報紙的人的腦袋砍下來,可是他做不到,他甚至不知道這張報紙是從哪裡流傳出來的,仿佛一夜之間,整個汴京就被這種報紙給鋪滿了。
不知何時,有一名小廝偷偷的從殿外走了進來,隨即在宰相趙普的耳畔耳語了一番,然後小心翼翼的退出了殿外。
“陛...陛下。”趙普抱著玉板走了出來,能看的出他臉上極大的不情願。
“據探子來報,汴京周遭州縣,清州、鄭州、毫州等七個州,今日皆出現了此種謠言報紙,引得周圍州縣百姓議論紛紛....”趙普說完,臉上就如同吃了蒼蠅一般,他現在已經打算出去之後,就把那名傳信的小廝殺掉了。
“什麼?!”果不其然,坐在龍椅上的趙光義,臉色已經變成了豬肝色。“則平以為朕當如何?”
趙普雖然臉上極不情願,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說,“從這種報紙的文章和數量來看,顯然是滄州的叛賊一手策劃的此事,
臣以為陛下應當早日定下結論,禁止這種謠言報紙的流通,敢私藏或流傳這種報紙的,斬立決,此刻唯有果斷,才能將這種報紙對陛下的影響降到最低。”
聽完趙普的建議,趙光義臉上的表情果然從慌張漸漸過度到了果決,看完報紙上的消息,他也是明白了大致的經過,先前他派遣去滄州剿匪的一萬名禁軍居然投誠了,這讓他又驚又怒,現在,這些匪徒居然還敢公然叫囂。
趙光義的牙齒咬的咯咯直響,大殿上的氣氛,一時間陷入了冰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