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早市(下),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平整的青石道路,街道兩旁移栽的各種樹木,還有那些精致到極點的建?19??,在晨光的點綴中顯得美輪美奐。
種種這些,讓方曉武覺得自己的眼睛都有些不夠用。
“嗬嗬。”看著車轅望著街景發呆的方曉武,老蔡也隻是微微一笑,曾經的他,在第一次來到滄州新城的時候,也是這個表情。
要說這座新城,用老蔡的眼光來看,簡直就如同一個奇跡一般。
一天一小變,三天一大變,這座城仿佛從大地上拔地而起,無數的建築,那些需要個把月才能建好的府邸和閣樓,僅僅半月之後,就悄無聲息地出現,這讓無數人感歎這種神奇的建造速度。
讓人驚歎的還不僅僅是建造的速度,那些空無一物的建築,被新城的城主宣布對商人開放,隻要繳納很少的押金,一名滄州本地人,便能擁有一間小門麵。
新城的城主是個目光長遠的大人物,他一句話,就讓整座滄州的百姓動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麼,滄州突然多了無數多的糧食,那種白花花的大米,這要在往年,都是從南方運了幾千裡的上等白米,而現在,滄州住戶,幾乎人人家中吃的全都是這種白米。
滄州的新城主,最支持的還是商業,他宣布,一年之內,滄州所有從商的商人免稅,彆看這個命令簡單,但是施行起來,才讓人知道這其中有多麼大的利潤。
自從滄州本地有一個農戶在滄州收糧食,運到周圍州縣換成其他的生活物品,然後再賣到滄州賺了整整三百兩銀子之後,滄州多糧的消息就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傳到了周圍的各個州縣。
稍微有些眼光的商人,都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不少米莊的大戶都是拖家帶口的來到了滄州,想看看究竟有沒有賺頭。
迎接他們的,是難以想象的巨大市場。
沒人知道為什麼滄州會有那麼多的糧食,白花花的大米,堆成山一般,滄州當地,不論是官方的糧倉,還是私人的米倉,就連那些農民家的地窖,都堆滿了大米,但即便是這樣,還有數不儘的大米沒有地方安置。
但同豐富的糧食相反的是極度匱乏的其他生活物資。
總之一句話:滄州什麼都缺,就是糧食不缺!
不缺糧食,這在大宋,簡直就像是一句天方夜譚的大話,沒人會嫌自己的糧食多,也從沒有哪裡的糧倉敢說放滿。
在這個沒有農藥、化肥、高產作物的時代;在這個洪水、乾旱、糟糕天氣隨時可能爆發的時代;在這個生產落後、工具粗糙、人民愚昧的時代,大部分人每日的目標還隻是填飽自己的肚子,不缺糧,這短短三個字在他們眼中,已經算得上是仙境了。
而如今的新滄州城,在他們眼中也確實是一處仙境。
對於那些外來的商人,新滄州城已經不僅僅是一處仙境了,這裡簡直就是他們追逐一生的所在之處。
沒有稅收,交易方便,以物易物,以糧食為交易單位,公平合理,所以那些從其他州縣過來的商人,在嘗到一點新CZ市場的甜頭之後,他們立馬給自己老家的親戚朋友寫信,信中無一不是對這座新城歌功頌德。
而那些收到信的人,漸漸組成了向滄州聚集而來的第二批商人大軍.....
.......
早市是蔡昌毅向薑胤提出來的。
新城初建,薑胤為了加速城市的建設,所以提出了一係列的福利政策,經過議會二十四人的審核之後,新宋的第一條行政命令就下達了下來:
新宋國第一年,不收取任何商業稅。
這一項政策,迅速盤活了整個滄州地區的商業麵貌。
眾所周知,大宋的商業還是十分發達的,如同汴京,上百萬人居住,晝夜不眠不休,其中的市場何其龐大。
人隻要活著,就要吃喝拉撒睡,而這些行為,沒有一項能夠離開商業,因此,隻要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滄州,那就會造就滄州商業越來越繁榮的局麵。
商人們唯利是圖,商人們見錢眼開,商人們無利不起早。
商人是這世上最恐怖的一種生物,用資本論中的話來說: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之險。
商人們貪婪起來很可怕,因為他們服從的是資本,但商人又是這世上最聽話的生物,他們為了賺錢,會遵循任何政府給他們定下的規矩,隻要能讓他們賺錢,他們什麼都願意做....
.........
沿著寬敞的大路,老蔡駕著的馬車跟隨著人流很快便到了一處廣場一般的地方。
在這裡,眾多的商戶都開始將自己的商品拿了出來,擺放在地上,期待著顧客的上門,倒也是讓方曉武大開眼界。
“小方啊,這裡就是早市了。”老蔡笑著道:“現在早市才剛剛開始,來的人不多,不過到了中午,這裡就熱鬨了。”
“恩恩。”方曉武小雞啄米般的點頭,周圍五花八門的商品讓他看的眼花繚亂。
“行,今天你就在我旁邊擺攤吧,你把你要賣的東西拿出來,地上放個墊子墊著,等人來買便可。”老蔡提醒道。
方曉武這才明白過老來,道了聲謝,他才趕忙把自己帶來的那些山核桃茶餅之類擺在了自己麵前,然後就有幾分惶恐,幾分不安的站在那,顯得有些緊張。
“哈哈。”看到方曉武如此拘束的模樣,老蔡也是搖頭直笑,“你先彆賣,你看看我是怎麼賣的。”
聽到老蔡要做示範,方曉武這才如釋重負,朝後麵退了幾步,好奇地打量著老蔡。
老蔡從車轅上跳了下來,用並不大的嗓子喊道:“賣鐵鍋瓷器咯~今天剛剛運來上等的鐵鍋瓷器,一斤換十斤米~”
雖然整個早市充滿了哄鬨聲,但是老蔡的這一嗓子,真是吸引了幾名顧客前來討價還價。
這讓站在一旁的方曉武看的是心潮澎湃,恨不得也有人來詢問自己的核桃和茶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