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新政權的統治,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手中的報紙捏了又鬆,甚至一度把一整張紙都扯緊的楊久書,最終還是癱軟在了座椅上。
他見過太祖陛下,也見過當今聖上,自然他也是見過太子和兵部尚書盧多遜的。
而那張報紙上,這幾人的麵孔,都惟妙惟肖的出現在了上麵,仿佛是用模子刻上的一般,坐在遠處太祖的不以為意,杯中撒毒晉王的滿臉陰笑,倒入血泊太子的空洞雙眼,至死不明盧多遜的難以置信,這些都讓楊久書呼吸困難。
“此事...是否....可信....”即便是已經完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楊久書依舊本能的想要反抗這種黑暗到極點的皇家宮鬥。
“報紙上,白紙黑字,有圖有真相,絕無半句虛言。”薑胤一句話,將楊久書徹底打入了深淵。
“呼....呼...”楊久書喘了一大會,最終還是低下了頭顱,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麼他也是親眼見證了大宋皇家的一個永遠難以洗刷的醜聞:晉王害死了皇帝,又刺殺了太子,最終自己登上了王位。
而他,方才還口口聲聲地要為太祖陛下以死效忠,可害死太祖陛下的罪魁禍首,居然就是命他領兵討伐的晉王趙光義。
這一切,都仿佛像一個笑話。
“本王當初離開汴京之時,太祖皇帝陛下曾托付我日後要好好輔佐太子,以駐我大宋萬世基業,但未曾想到,我等僅僅離開汴京幾個月,就發生了這等大事,太祖被害,太子被殺,宋家與太祖稍有些血緣的子弟,皆被趙光義找了借口除去,現在,我便要在這滄州,立起天下反晉王之大旗,為太祖入廟,為太子複仇,那麼,楊將軍,現在你可否願意加入我們的新宋之國?”薑胤此刻的聲音,莊嚴而神聖,楊久書抬起頭。
薑胤那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與他的眼神交彙了一瞬間,如電光火石般,楊久書突然覺得眼前的這名年輕人,身上似乎有著無窮無儘的強大力量,這才是一種高位者天生具有的威能。
“罪臣願降於薑國主帳下,共謀討伐晉王之大業。”楊久書黯然低頭,“隻不過家中家眷都在汴京城中,我若投誠,晉王之賊,恐怕不會放了她們。”
這就是大宋武官的掣肘了,出征前家中的妻兒老小可都在城裡,一旦敢反叛,第一個就拿你的家眷開刀,所以大宋的武將裡,就算是戰死,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投降和反叛。
“哈哈,這點楊將軍倒是不用擔心,還請你於近日列出一份禁軍中高級將領家眷的名單,不日,我便會派人將她們接到滄州來。”
楊久書仍是滿臉憂心的樣子,期期艾艾道:“國主有所不知,如若大範圍的運送家眷出城,宮中定會有所察覺,到時,非但不能把我等的家眷運出來,反而會害了她們...”
聽到楊久書這番話,薑胤倒也覺得正常,擺了擺手道:“本王的手段,爾等凡人不會通曉,楊將軍難道忘記了,這一萬禁軍,是如何困到這孤島之上的?....”
說完這話,薑胤便看到了目瞪口呆的楊久書和臣付,用看神一般的眼光看著自己....
..........
處理完一萬名禁軍的事情後,薑胤終於算是輕鬆了下來,他抽空回了一趟滄州,結果很是喜人,滄州城的工程進度沒有停下,現在已經大體完成了總進度的五分之三左右,可喜的是,工人們依舊保持著極快的建造速度。
一座嶄新的超越時代的城市在慢慢建設中,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激動的了。
而這種後世的中國速度,也給王嗣宗,王審琦等人極大的視覺衝擊力,在見識了那些移山倒海鋼鐵巨獸的工作速度後,他們第一次顯示出了對新政權的歸屬感。
他們也漸漸適應了新政權的工作模式。
相比大宋繁重冗雜的官僚係統,新宋政府的架構可謂簡明易懂,三權分立,三司各司其職,國家成立議員會,高級官員皆擔任議員,每一項新政策出台,都要交由議會審核,審核通過後,然後在交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進行分類管理。
王審琦等人,雖然一開始不懂這種政體的工作模式,可是在結合了大宋朝堂的三省六部製之後,他們便開始漸漸熟悉了這種陌生又熟悉的新宋政權。
相比於三省六部製,三權分立實際上更具有製衡作用,將全力分化,互相牽製,而三省六部對於皇權的加強太過嚴重,薑胤理想中的社會,絕不是皇帝言出法隨的社會,而是後世英國那種,皇帝或女王,隻是一種精神代表,而非真正的國家統治者。
這樣,一個國家才不會因為一個昏君就輕易的滅亡。
從長遠來看,王嗣宗、王審琦都不可能看清楚一千多年後,全世界聯合起來,推翻了封建帝國主義,一種製度如果落後於整體,那麼它便注定會被更新更有效果的製度淘汰推翻。
所以薑胤打算一開始,就要在大宋施行這種更新更有效果的製度。
官員們理解不了,但是百姓們,卻對於這種政體的變化甘之若飴。
薑胤目前還沒有出兵征戰,所以他能統治的地方,也隻有滄州這一畝三分地,地方隻有這麼大,薑胤自然也統治的十分上心。
他不僅任命最為信賴的大宋狀元王嗣宗,擔任滄州府的知州,而且劃出多處試驗田,種植高產量的優良品種作物。
種種這些在百信眼中,倒是略顯怪異,所以對於被這種做新政權統治之後,滄州的原住民本來還有些惶恐。
可是在薑胤提出‘養民以食,鼓勵工商’的政策之後,滄州本地百姓的生活可謂是日日有變。
老百姓可不管政權是什麼人統治,在他們眼中,隻要是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那就是好政權。
所以在薑胤以糧食為工資發放之後,整個遼東地區,人人都知道了滄州現在有糧食,因此商隊一隊隊的從其他各州趕來,在滄州用低價收購糧食,再以高價賣到其他地區,利潤倒也是極高。
這些商隊自然不能隻倒賣糧食,中間還會倒賣些茶葉、物資、瓷器、絲綢等等物品,這下,便讓整個滄州進入了物質生活極大富裕的生活,百姓們家中的財富積累速度,也遠超往年,這讓所有滄州百姓對新政權都感恩戴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