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貴婦們的購買力,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這是全盛時期的北宋都城的表現,販夫走卒穿得都跟當官似的,農民都穿綾羅綢緞,商業十分發達。其實在宋初,這種景象就已經出現了,畢竟老趙已經登基了十六年,托他洪福,這天下還真的沒出現多大的旱澇災害,風調雨順的十六年,再加上契丹人不適應中原耕作式的生活,耶律德光帶著大遼侵占完燕雲十六州後又不得不返回雁門關外,自此很長一段時間,契丹都很少再來中原騷擾,使得大宋的經濟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
全國的商業稅收首次超過農業,僅汴京城就有商業行三百餘家,行業眾多,分工細化,就連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買賣,譬如剝蓮子,即是把剝好的蓮子賣給水果行和藥鋪,這麼個小業務,竟然也能成為一種行業,養活一群業內人士。
馬克思說過,‘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物質基礎的豐富,會使得社會的分工更加細化。’汴京城內出現的這種細化分工,就說明了大宋物質基礎的豐富,糧食的價格甚至要比盛唐時候還低,這樣的天下,也讓一批人迅速的富了起來,這些人,就是勳貴階級。
世界總以這樣或那樣的規律運行,人類中階級的劃分就是在這樣一種規律之中,自堯舜禹時代結束後,有了家天下的夏朝,物資不再為公有,而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勳貴就是這一類的少數人。
他們掌握著整個社會大部分的錢財與物資,他們富有而奢侈,他們或是整個社會羨慕的對象,也是皇權拉攏的強大力量,他們是整個社會的人上人,他們有著統一的階級名稱,那就是:‘勳貴階級’...
.......
這幾日,在汴京眾多勳貴當中,有一家商鋪逐漸流行開來,那便是在潘樓街新開的一家海外雜貨商鋪,名曰:‘汴京超市’,其中售賣的全都是些不得了的神奇物品,有玲瓏剔透的琉璃杯盞,有獨匙可解的鬼穀鎖,還有魯班後人製作的金屬桌椅,這些東西在那汴京超市中全都可以看到。
一開始這家商鋪還隻是在小範圍的低級勳貴當中流傳,可是後來漸漸發展到眾多富甲大商、高官人士之中,而且還有愈傳愈廣之勢.....
........
汴京城,朱雀街,石府。
一處高宅大院,氣勢恢宏,院中種滿了各種花草,在一些顯眼的地方,擺放著一些十分名貴的飾品,如三尺高的血珊瑚、幾寸長的古盆栽都顯示著主人家財大氣粗身份。
在一棟雕欄畫金的庭院中,矗立著一座精致典雅的閣樓,在這座閣樓一層的會客廳裡,兩位衣著鮮麗的女子正在交談。
“姐姐~許久不見,你來聞聞妹妹的青絲香不香?”一名長相年輕,麵容嬌媚的女子,對著另一名稍顯珠黃的女子詢問道。
“哦?妹妹怎麼突然想起讓姐姐聞這發絲的味道?難不成是用了什麼新的香水?”珠黃女子嘴上說著,手上也動了起來,隻見她托起嬌媚女子的頭發,剛剛拿起,她就變得有些不淡定,又仔細摸了摸那嬌媚女子的頭發,才震驚道:“妹妹的頭發為何變得如此柔滑?”
那嬌媚女子捂嘴輕笑一聲道:“姐姐還未聞呢~”
那珠黃女急忙托起長長的黑發,放在鼻子前,使勁的嗅了嗅,然後整個人變得更加不淡定了。
“如此清香!簡直就如同從發絲上散發而出,把頭發弄的如此柔順飄香,妹妹是如何做到的?!”
那嬌媚女子輕輕一笑,眨了眨眼才問道:“不知姐姐這幾日聽沒聽說,如今汴京城潘樓街那裡開了一家隻為勳貴售賣東西的‘汴京超市’?”
聽到嬌媚女這樣問,珠黃女也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確實有些耳聞,隻不過市井商販之地,有何出彩之處?”
那名嬌媚女子聽到珠黃女這樣說,頓時捂著嘴笑了一聲,“姐姐謬論~姐姐謬論。”待不再笑了才款款道:“姐姐有所不知,那家商鋪售賣的可與那些普通商賈不同,這‘汴京超市’中賣的東西,皆是我大宋從未見過的商品,聽說全都是遙遠的海外販運而來的,妹妹這三千青絲之所以現在變得又滑又香,正是用了那店鋪中賣的‘洗發膏’。”
嬌媚女說完,就從袖袍中拿出了兩包小包裝的塑料包,上麵用繁體字寫著‘天辰洗發膏’二字。
“這個便是妹妹用的?”
“正是。”嬌媚女似乎很是驕傲一般,“姐姐隻需把頭發用熱水潤濕,再用這洗發膏揉搓一柱香的時辰,這洗發膏的精華便可融入到發絲之中,洗完後再用清水衝洗幾遍,保證姐姐的三千青絲變得跟妹妹一般柔順清香~”
聽到嬌媚女這樣說,珠黃女子已經有些迫不及待,隻見她咽了口口水,才堪堪忍住,最後訕訕道:“這洗發膏多少錢銀子?現在還有的賣嗎?”
“這種好東西,價格自然也是不菲,這一包在超市中可要賣二十貫錢呢,不過勝在量多,日後每日都可用這東西滋養頭發,是為不可或缺的好東西。”
聽到才賣二十貫錢,珠黃女頓時笑逐顏開,“區區二十貫錢~姐姐先試試效果如何,若是不錯,買上幾百包放在家中又如何,到時候妹妹想要,來姐姐家來拿就是~”
聽到珠黃女這麼一說,嬌媚女也是笑逐顏開道:“早就聽聞姐姐家財大氣粗,石侍中那可是當朝大員,又是陛下義兄,現為這汴京數一數二的勳貴,妹妹真是好生羨慕。”
珠黃女也是略帶驕傲的推諉道:“妹妹家的王將軍不也是陛下義兄嘛~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走走走,咱們先試試這洗發膏的效果如何.....”
..........
在大宋的第一家店鋪開業了,可和薑胤預想中的不同,整個商店賣出去最多的東西不是精密的機關鎖,也不是精美的玻璃杯,更不是金屬做的家具,賣的最好的東西,居然是洗發膏和沐浴露,而且商鋪在貴婦中的傳播速度要比其他途徑快的多的多,這才開業三天,隨著第一批使用者的介紹和傳播,洗發膏和沐浴露三天時間內就賣斷貨了三次,六百包就這樣很快被買走。
以一包二十貫的純利潤,一共總收入得一萬兩千貫,折合成人民幣為六百萬,這還不算賣出去的其他商品,這不僅讓薑胤感歎,任何時代,貴婦們的購買力都是如此可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