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節 射禮的意義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5節 射禮的意義,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介一定要麵向東而坐,因為他要在賓客主人之間起溝通作用。主人一定要坐在東方,因為東方是春的位置,而春是萌動的意思,是生產萬物的。主人之所以就東方之位,是因為招待賓客的一切飲食也是由主人提供的。月朔後三日,月亮的陰暗部分才恢複光明,三個月才成為一季,所以賓客主人有互相謙讓三次之禮,建國也一定要設立三個卿位。鄉飲酒禮設立三位賓長,也是這個意思。這是政教的根本,也是製禮的重要依據。
*********
(46)射義
射禮有四種。一是大射,是天子、諸侯祭祀前選擇參加祭祀人而舉行的射祀;二是賓射,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時舉行的射禮;三是燕射,是平時燕息之日舉行的射禮;四是鄉射,是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射禮;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時舉行。大射前燕飲依照燕禮,納賓、獻賓、酬酢及奏樂歌唱歡娛賓客,宴飲完畢而後行射禮。
掌管大射禮儀的司射,袒露左臂,執弓挾矢到階前請求射禮開始,有司將弓矢獻給君王,並設置計算成績的中和算籌,以及懲處違禮者用的仆。中是盛放算籌的器具,刻製成獸類跪伏之形。按照規定君王用皮樹中、閭中和虎中。大夫用兕(sì)中,士用鹿中。
古代諸侯舉行射禮,一定要先舉行燕禮;卿。大夫、士舉行射禮,一定要先舉行鄉飲酒之禮。之所以先舉行燕禮,是為了明確君臣的名分;之所以先舉行鄉飲酒之禮,是為了明確長幼的順序。所以射箭的人,不論前進還是後退,左旋還是右轉,動作一定要符合規矩。從內心來說,沉著冷靜;從外表來說,身體挺直;然後才可以把弓箭拿得緊瞄得準。把弓箭拿得緊瞄得準,然後才可以指望射中。所以說,從人的外部射箭動作就可以看出他的內在德行。
射箭時的節拍:天子射箭時,以《騶虞》為節拍;諸侯射時,以《狸首》為節拍;卿大夫時,以《采蘋》為節拍;士射時,以《采繁》為節拍。《騶虞》這首詩,是讚美朝廷百官齊備的;《狸首》這首詩,是讚美諸侯按時勤王而上貢賦稅;《采蘋》這首詩,是讚美卿大夫遵循法度;《采繁》這首詩,是讚美士的恪儘職守的。所以天子用讚美百官齊備的曲子為節拍,諸侯用讚美按時朝王進貢的曲子為節拍,卿大夫用讚美遵循法度的曲子為節拍,士用讚美恪儘職守的曲子為節拍。
所以明白了各自伴射歌曲的含義,從而做好各自的工作,才能功業成就和德行樹立。德行一旦樹立,就不會有殺人越貨、為非作歹的不軌行為了;功業成就,國家也就安定了。所以說,從射箭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人的德行如何。所以古時候的天子通過射箭比賽來選拔有資格參加助祭的諸侯、卿大夫、士。射箭,這是男子的事,所以才用禮樂來修飾它。所以說,在所有的事情當中,要尋一件既有禮樂的修飾而又可以經常進行並從而樹立起德行的,非射箭這件事莫屬,所以聖王很重視它。
所以古代的天子做出規定:諸侯每年都要向天子報告治國的方針大計、貢獻方物,還要向天子推薦人才,天子便在射宮裡考核他們的箭術。其儀容體態合乎禮的要求,其射箭節奏合乎樂曲的節拍,而且射中得又多,那就有資格參加天子的祭祀。其儀容體態不合乎禮的要求,其射箭節奏不合乎樂曲的節拍,就沒有資格參加天子的祭祀。獲準參加祭祀的次數越多,天子就有獎勵;獲準參加祭祀的次數較少,天子就要責備。
獎勵的次數多了就增加他的封地,責備的次數多了就削減他的封地。所以說,射箭比賽這件事,關係到諸侯的榮辱。所以諸侯君臣對箭術都非常用心,對於練習射箭的禮節、練習射箭的樂曲也非常用心。諸侯君臣在練習禮樂上如此儘心而導致被流放、被滅國,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所以有篇詩歌說:身為宗室的諸侯,當燕禮進行到四度正爵獻過之後,有德行的君子,從大夫到眾士,不論官大官小,都不要呆坐在官衙內,都到國君那裡去侍候。既參加燕禮,又參加射禮。既獲得國安,又獲得名譽。
詩歌的意思是說,君臣都對射箭非常儘心,對練習射箭所需的禮樂也非常儘心,所以不但獲得國安,而且獲得聲譽。所以天子製定了射禮,而諸侯認真安行。這就是天子為什麼能夠駕馭諸侯而不用武力,而使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辦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