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5節 孔子關於鬼神的描述,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舉手投足,都畢恭畢敬,就好像真的聽到了神明在精華,有什麼事要使喚自己似的。孝子的祭祀,內心如何可以通過外表觀察出來:他站立時,像鞠躬似的;捧著祭品向前走時,和顏悅色;獻上祭品時,真心希望神明嘗一嘗;退下來返回原位時,好像在傾聽神明的吩咐;到了撤下祭品而退出時,臉上還始終保持著莊重的神色。

相反,孝子在祭祀時,如果不是鞠躬式的站立,那就顯得太粗野;捧著祭品向前時不是和顏悅色,就顯得疏遠神明;進獻祭品時不是唯恐神明不來品嘗,那就顯得對神明並不真正愛戴;退回原位站著時不是像在傾聽神明的吩咐,那就顯得傲慢;撤下祭品退出時就全然失去了莊重的神色,那就等於忘掉祖宗了。這樣的祭祀,就失去祭祀的意義了。

如果孝子對父母有深深的愛戴,心中就必然充滿和順之氣;心中充滿和順之氣,臉上就一定會表現為和顏悅色;臉上有和顏悅色,就一定會表現為迎合人意的樣子。孝子在祭祀時,容貌敬慎,就好像拿著貴重的玉,又好像端著滿滿的一杯水,那份虔誠,那份專注,就好像拿不動,又好像生怕失手打壞。相反,那種威嚴肅穆一本正經的樣子,不是孝子可以用來侍奉父母的態度,而隻是作為成年人應有的態度。

先王用來治理天下的原則有這麼五條:教育大家都來尊重有德的人,尊重有地位的人;尊重老年人,尊敬年長的人,愛護下一代。這五條,就是先王之所以能夠安定天下的原因。尊重有德的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德的人近乎天理人情。尊重有地位的人,是因為他們近乎國君。尊重老年人,是因為他們近乎自己的雙親。尊敬年長的人,是因為他們近乎自己的兄長。愛護下一代,是因為他們近乎自己的子女。

所以,完全做到了孝字就近乎建成王道之業,完全做到了悌字就近乎建成霸主之業。做到了孝字就近乎建成王道之業,這是因為即使天子也有自己的父親。做到了悌字就近乎建成霸主之業,這是因為即使諸侯也必有自己的兄弟。對於先王的這種教化,後王如果能遵循不改,就可以領導天下國家。

孔子說:人君要愛天下才能有所立,應當教育人們首先愛自己的雙親,這樣就可以使得人民和睦相處。人君要敬天下才能有所立,應當教育人們首先敬自己的兄長,這樣就可以使人民懂得順從。教導人們慈愛和睦,人們就會把侍奉雙親作為美德。教導人們尊敬兄長,人們就會把順從命令作為美德。用孝心事奉雙親,用順從的態度聽從長者的命令。普天之下人人如此,就不會有辦不到的事情。

天子南郊祭天,這是最最重要的吉祭,誰家死了人也不敢哭,披麻戴孝的人也不敢進入國都城門,對天的恭敬真是到極點了。舉行宗廟的祭祀時,國君親自牽引犧牲,嗣子在旁協助,卿大夫按照班序緊隨其後。進入廟門以後,就把犧牲拴在庭中的石碑上,卿大夫袒露左臂宰牛,先取牛耳上的毛獻祭,然後用鸞刀分割牲體,取出血和腸間脂肪獻祭,才退下。接著還要用半生不熟的肉獻祭,還要用牲肉獻祭,祭祀完畢退下,也真是恭敬到極點了。

南郊祭天,是為了普遍報答上天諸神且以日神為主,以月神為配享。夏人崇尚黑,在黃昏時祭天。殷人崇尚白,在中午時分祭天。周人崇尚太陽,從早上一直祭到黃昏。祭祀日神要在壇上,祭祀月神要在坑內,依次來區彆幽暗和光明,以此來劃分上下。祭日要在東方,祭月要在西方,以此區彆內外,端正自己的位子。因為旭日出於東方,新月生於西方。日月一陰一陽,晝夜或長或短,始終想接,循環往複,天下的有條不紊也由此而生。

天下的禮有這麼五項作用:一是讓人們緬懷初始,二是讓人們不忘祖宗,三是開發資源來方便利用,四是樹立道義,五是提倡謙讓。緬懷初始,意在使人飲水思源不忘其本。不忘祖宗,意在使人知道尊上。開發資源以方便利用,意在使人民的生活有保障。樹立道義,意在理順君君、臣臣、父子的關係。提倡謙讓,意在消除爭訟。把這五項作用合起來,就構成了治理天下的無所不包的字,即便還有些壞人壞事不能治住,數量也是微乎其微。

宰我說:我聽說人們常說鬼呀神呀的,就是不知道其中的涵義。孔子回答說:氣是神的旺盛,魄是鬼的旺盛。既祭鬼,又祭神,這便達到了聖人用神道設教的完滿境界。一切或者的東西都要死去,死後體魄必然歸土,這叫做鬼。體魄腐爛於地下,化為野土;而靈魂發揚於上,成為看得見的光明,聞得到的氣味,感受到的淒酸,這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可以意會而難以言傳的精靈,也是神的存在的顯示。聖人就根據萬物的這種精靈,給它們取了個至高無上的名字,叫做鬼神,作為黎民百姓遵守的法則,於是黎民百姓都害怕鬼神,服從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