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節 把禮作為器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2節 把禮作為器,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禮對於人來說,好比是釀酒要用的曲,君子德厚,釀成的酒也醇厚,小人德薄,釀成的酒也缺乏滋味。所以聖王牢牢堅持禮、義這兩件工具,用來治理人情。打比方來講,人情好比田地,聖王好比田主,聖王用禮來耕耘,用陳說義理當作下種,用講解教導當作除草,用施行仁愛當作收獲,用備樂置酒當作農夫的犒勞。可以這樣說,禮是義的製度化。有些禮的條文,拿義的標準去衡量沒有一個是不符合的,但先王並沒有明文規定,這也不妨因時製宜而自我消逝。
義是區分是非的標準,衡量仁愛的尺度。符合標準,符合仁愛,誰做到這兩條誰就強大。仁是義的基礎,又是貫通天理人情的具體表現,誰能做到仁誰就會被人尊敬。所以,治國而不用禮,就好比耕田而不用農具;製禮而不源本於義,就好比耕地不下種子;有了義而不進行講解教育,就好比下種而不除草;有了疆界教育而不和仁愛結合,就好比雖然除草而不去收獲;和仁愛結合了而不備樂置酒犒勞農夫,就好比雖然顆粒歸蒼而不讓食用;備樂置酒犒勞農夫了而沒有答道自然而然的境界,就好比飯也吃了但身體卻不強健。
四肢健全,肌膚豐滿,這是一個人的身體強健。父子情篤,兄弟和睦,夫婦和諧,這是一個家庭的身體強健。大臣守法,小臣廉潔,百官各守其職而同心協力,君臣互相勉勵匡正,這可以看作是一個國家的身體強健。天子把道德當作車輛,把音樂當作駕車的人,諸侯禮尚往來,大夫按照法度排列次序,士人根據信用互相考察,百姓根據睦鄰的原則維持關係,這可以看作是整個天下的身體強健。
一個人的身體強健,一個家庭的身體強健,一個國家的身體強健,整個天下的身體強健,這些合在一起就叫做大順。大順,它是用來養生、送死、敬事鬼神的永恒法則。達到了大順,即便是日理萬機也不會有一件事耽擱,兩件事一齊進行也不會互相妨礙,行為雖然細小也不至於有什麼閃失,儘管深奧卻可以禮節,儘管嚴密卻不乏通道,既互相關聯而又彼此獨立,循規運動而不互相排斥,這便是順的最高境界。由此看來,明白了順的重要性,才能時時警惕,守住高位。禮的最大特點就是講究區彆,禮數該少的就不能增加,禮數該多的也不能減少,隻有這樣,才能維係人情,和合上下而各安其位。
所以聖王順著天時、地利、人情而製禮,不讓習慣於山居者徙居水旁,不讓習慣於居住在河洲的人遷居平原,這樣,人們就會安居樂業。使用水、火、金、木和飲食,都要因時製宜。男婚女嫁,應當及時;頒爵晉級,應當依據德行。使用百姓要趁農閒,不要奪去農時,所以就沒有水旱蝗螟之災,也沒有凶荒妖孽作祟。這就造成天不吝惜其道,地不吝惜其寶,人不吝惜其情的太平盛世。
於是天將甘露,地湧甘泉,山中出現現成的器皿和車輛,大河中出現龍馬圖,鳳凰、麒麟、神鬼、蛟龍四靈畢至,或者棲息在郊外的草澤,或者養在宮中的水池,至於尾隨四靈而來的其他鳥獸更是遍地作巢,好人們友好相處,它們產的卵,人們低頭就可以看到,它們懷的胎,人們伸手就可以摸到。這沒有彆的原因,隻是由於先王能夠通過製禮而把種種天理人情加以製度化,又通過誠信達到順應天理人情的緣故。而太平盛世也不過是順應天理人情的結果罷了。
*********
(10)禮器
把禮作為器,就可以導致大順的局麵。而這種局麵乃是盛德的表現。禮能夠消除邪惡,增進本質之美,用到人身上就無所不正,用到做事上就無所不成。禮對於人來說,就好比竹箭的外表青皮,又好比鬆柏的內部實心。普天之下,隻有竹箭和鬆柏有此大節,所以才一年四季從頭到尾總是鬱鬱蔥蔥,樹葉永不凋落。君子有禮,也恰是如此,他不僅能和外部的人和諧相處,而且能和內部的人相親相愛。所以人們無不歸心於他的仁慈,連鬼神也樂於消受他的祭品。
先王製定的禮,既有內在的實質,又有外在的形式。忠信是禮的內宰實質,得禮合宜是禮的外在形式。沒有內宰的實質,禮就不能成立;沒有外在的形式,禮就無法施行。禮應該是上合天時,下合地利,順於鬼神,合於人心,順於萬物的一種東西。四時各有不同的生物,土地各有不同的出產,五官各有不同的功能,萬物各有不同的用途。所以,不到節令的動植物,不是當地的土特產,君子是不拿來作為祭品的,即便拿來,鬼神也是拒絕享用的。
住在山裡,卻用水裡的魚鱉作為禮品;住在水邊,卻用山裡產的鹿作為禮品。這樣的做法,君子認為是不懂禮。所以,一定要按照本國物產的多少,來確定其行禮用財的基本原則。禮品的多少,要看國土的大小;禮品的厚薄,要看年成的好壞。所以即便遇到災荒之年,民眾也不恐懼,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君上在製禮時很有分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