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 各國諸侯的朝覲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節 各國諸侯的朝覲,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伊耆(qí)氏,負責在王國有大祭祀的時候,供給收藏老臣們的杖所用的匣子。軍隊在出征的時候,伊耆氏會授給有爵位的人手杖。同時,伊耆氏負責供給賜予老人所需的手杖。
大行人,掌管有關大賓、大客的禮儀,用來和諸侯互相親睦。春季諸侯朝見王,從而共同謀劃一年的天下大事;秋季諸侯覲見王,從而排列各國功績的高下;夏季諸侯宗見王,從而陳述各自的謀議;冬季諸侯遇見王,從而協調相互的謀慮。通過時會,王會征伐不順服的諸侯,從而向四方發布禁令;通過朝禮,從而施行治理天下的政法。
時聘指的是天子有事的時候,諸侯派遣使臣來聘問。時聘的時候,王會對來聘的卿以禮相待;朝禮的時候,王通過命令政事和下達禁令來除去諸侯國的罪行。每隔一年,王都會派使者慰問一次諸侯,並把王的心誌告訴諸侯,贈送祭肉給諸侯來向諸侯致福。諸侯在有喜慶事的時候,大行人都會向他們表示慶賀來增添他們的喜悅,行禬(guì)禮贈送財物來彌補諸侯國受災的損失。
大行人會用9種禮儀來區彆諸侯、諸臣的爵命等級,來統一各諸侯國的禮儀,從而用來接待諸侯國的賓客。
上公的禮儀是:手執9寸長的桓圭,配有彩繪的9寸長的圭墊,冕服上繪刺9種花紋圖案,所樹的旗幟旁裝飾有9種懸掛物,裝飾馬的帶飾都用五彩的扇來繞飾9匝,副車有9乘,設有9名甲士,款待公的大禮用九牢。九牢指的是,牛、羊、豬三種犧牲為1牢,牛、羊、豬各9份是九牢。公的朝位在大門外和主人之間距離90步的地方,站在當車的右軸旁邊。
王在迎接公的時候,會設置5名迎賓的人,在廟中行聘禮的時候,上公會把桓圭授給王,並3次進獻方物。王在向公行裸禮的時候,王會兩次向公進獻香酒,公飲香酒之後,會回敬王。王會用饗禮來款待公,並向公行9次獻酒禮,又用食禮來款待公,並向公行9次舉牲肉勸飯禮。公從來到直至返回自己的諸侯國,王需要5次供給糧食牲畜,王還要向公行3次問禮,3次勞禮。
諸侯的禮儀是:手執7寸長短的信圭,配有彩繪的7寸長的圭墊,冕服上繪刺7種花紋圖案,所樹的旗幟旁飾有7種掛飾,裝飾馬的樊和纓都用五彩的繩繞飾7匝,副車有7乘,設置7名甲士,款待諸侯的大禮用7牢。諸侯的朝位在大門外和主人之間距離70步的地方,站在車轅頸部的右邊。
王在迎接諸侯的時候,會設置4名迎賓的人,在廟中行聘禮的時候,諸侯會把信圭授給王,並3次進獻方物。王在向諸侯行裸禮的時候,王會向諸侯進獻一次香酒,諸侯飲香酒之後,會回敬王。王會用饗禮來款待諸侯,並向諸侯行7次獻酒禮,又用食禮來款待諸侯,並向諸侯行7次舉牲肉勸飯禮。諸侯從來到直至返回自己的諸侯國,王需要4次供給糧食牲畜,王還要向諸侯行2次問禮,2次勞禮。
諸伯手執躬圭,其他禮儀都和諸侯是一樣的。
諸子手執直徑5寸的穀璧,配有彩繪的直徑5寸的璧墊,冕服上繪刺有5種花紋圖案,所樹的旗幟旁飾有5種掛飾,裝飾馬的樊和纓都用五彩的繩繞飾5匝,副車有5乘,設置5名甲士,款待諸子的大禮用5牢。諸子的朝位在大門外和主人之間距離50步的地方,站在車轅端橫木的右邊。
王在迎接諸子的時候,會設置3名迎賓的人,在廟中行聘禮的時候,諸子會把穀璧授給王,並3次進獻方物。王在向諸子行裸禮的時候,王會向諸子進獻一次香酒,諸子飲香酒之後,會回敬王。王會用饗禮來款待諸子,並向諸子行5次獻酒禮,又用食禮來款待諸子,並向諸子行5次舉牲肉勸飯禮。諸子從來到直至返回自己的諸侯國,王需要3次供給糧食牲畜,王還要向諸子行1次問禮,1次勞禮。
諸男手執蒲璧,其他禮儀都和諸侯是一樣的。
凡是大國的孤拿著豹皮裹飾的捆為一束的帛來做見麵禮的時候,孤需要跟在小國國君的後麵來朝見王。孤從來直至返回自己的諸侯國,王需要3次供給糧食牲畜,不過王對孤不用行問禮,隻需要行1次勞禮。孤的朝位在大門外所乘車的前麵,不用行交擯傳辭之禮,在廟中行授玉禮時,王不設置讚禮的人,用醴(lǐ)禮來敬孤,其他的禮儀都會比照小國的國君。
凡是諸侯的卿受到君命來向王行聘禮的時候,禮數各比他們的國君降低2等,卿以下的大夫、士又相應地降低2等。王國的畿疆地方千裡。王畿之外方圓500裡叫做侯服,1年朝見王1次,他們的貢品是祭祀的用物。侯服之外方圓500裡叫做甸服,2年朝見王1次,他們的貢品是接待賓客時的用物。甸服之外方圓500裡叫做男服,3年朝見王1次,他們的貢品是宗廟的器物。
男服之外方圓500裡是采服,4年朝見王1次,他們的貢品是縫製祭服的材料。采服之外方圓500裡是衛服,5年朝見王1次,他們的貢品是竹、木材。衛服之外方圓500裡是要服,6年朝見王1次,他們的貢品是珠玉龜貝等自然之物。九州之外叫蕃國,每當蕃國的新君即位,都要來朝見一次王,各自用他們寶貴的物品作為見麵禮。
王會用安撫各國諸侯的辦法:1年派使者普遍慰問1次;3年派使者普遍看望1次;5年派使者普遍探視1次;7年聚集一下諸侯國的翻譯官,告訴他們語言,協調他們的辭令;9年聚集一下諸侯國的樂師和史官,告訴他們文字,讓他們聽習聲音;11年頒布玉製符節的樣式,統一度量單位,控製牢禮的僭越,統一度量單位,修治法則;12年王巡守天下,或者在附近的諸侯國接見來朝的諸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