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節 掌管米糧的官職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節 掌管米糧的官職,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廩人,掌管著穀米,來準備國家授予群臣俸祿,救濟民眾和恩賜,發給做官的庶人的食糧。廩人會依據年成的好壞來計算王國的開支,來知道夠用還是不夠用,報告上級使用穀米的原則,從而製定適用於豐年或者荒年的不同的用穀標準。百姓在吃糧的時候,每人每月4鬴(fǔ),這是上等年成;每人每月3鬴,這是中等年成;每人每月2鬴,這是下等年成。如果每人每月連2鬴都吃不夠,廩人就會命令國家中的饑民遷徙到產量多的地方,並告訴王要減省國家的開支。凡是國家有會同、征伐、勞役的事情,廩人需要置備所需的糧食。在有大祭祀的時候,廩人需要供給所需用祭糧。
舍人,掌管有關合理分發宮中用米的事務,分發米給在宮中各個官府辦公的人員,按照製度掌管米的支出和退還。在祭祀的時候,舍人需要供給盛放食物的器具,盛上飯,加以陳列。在接待賓客的時候,舍人也是這樣做的,並且他需要供給行致饔(yōng)餼(xì)之禮所需的用車載的米,用竹筐盛的米、飼草和禾。在有喪事的時候,舍人需要供給行飯含禮所需的米,並且供給炒熟的穀。舍人需要按一年的四季懸掛各類穀種進行風乾,來供給王後在孟春時節向王現種。舍人掌管米穀的支出和收入,辨明它們的種類和名稱,從而分彆記賬。夏曆年終的時候,就會總計用穀的多少。
倉人,負責所收入穀物的儲藏,分辨九穀的名稱種類,來準備為王國所用。如果穀物不足,倉人就會減省積累的支出;如果穀物有多餘,就把它儲藏起來,來準備災荒年使用。當國家有大事的時候,倉人負責供給所需的穀物和飲食。
司稼,負責巡視王國野地的莊稼,辨彆各種穀物的種類,全麵了解它們的名稱,以及它們所適宜種植的土地,作為下一年種植的法則,同時把這些法則懸掛在邑中的裡門上。司稼負責巡視野地中的莊稼,根據年成的好壞製定出征收賦稅的法則。司稼負責調度民眾糧食的多少,從而救濟人們的急困,公平地授予急困百姓征收儲積的糧食。
舂(g)人,負責供給各種米。祭祀的時候,舂人負責供給盛放在器具中的米。在款待賓客行致饔餼之禮的時候,舂人負責供給放在竹器中的米。在舉行饗禮和食禮的時候,舂人負責供給飯食所用的米。同時,舂人掌管著一切關於舂米舀米的事情。
饎(xī)人,負責在祭祀的時候供給蒸熟的米,需要供給王和王後用六穀做的飯食。在接待賓客的時候,饎人需要供給用器皿盛放的飯食,在舉行饗禮和食禮的時候也這樣做。
槁人,負責供應在外朝和內朝當值官吏的飯食。如果用饗禮來款待老人、孤兒、士、庶子,槁人負責供給所需的飯食。同時,槁人負責喂養供祭祀用的狗。
*********
寫到這,《地官司徒》的內容寫完了,地官司徒是主管民政的官職,負責百姓的大小事務。下麵,我們該寫《春官宗伯》了。
《周禮》的可讀性確實不是太好,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離我們今天的生活非常遙遠。但是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周禮》的作用卻是無可替代的。《周禮》是一部敘寫官製的經典之作,而封建社會各朝各代的官製體係都是依照《周禮》來建構的。
我們在欣賞帝王題材的影視劇的時候,那種王家氣勢,莊嚴音樂,舞蹈布局,各種隆重的祭祀場合,這些片段依據的根源大概都是來自於《周禮》。《周禮》,為我們了解古代的官製打開了一扇窗。
我們喜怒哀樂等一切心情的變化,都會讓我們的體內產生氣,在氣的帶動下,我們會產生力。到了晚上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把因為心情變化而產生的氣消耗掉,這股氣就會遊走於全身,我們便會心神不寧,進而難以入睡。入睡困難,第二天就不會在狀態。怎樣把這種氣消耗掉呢?既然氣可以生力,我們就可以用力量的方式把影響自己心神的氣消耗掉,而最健康的力量形式就是運動了。通過運動,我們把多餘的氣化成力量,用運動把這些氣消耗掉。氣息不在體內亂走,心情自然就會平複下來。所以,我們晚上是可以進行一些強度大的運動的,用這種方式來平複一下一天下來的心情。
我們可以繼續思考,武術是一種強度很大的運動。通過武術,就可以做到化氣調氣,通暢氣息,從而達到靜心的目的。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武術可以達到止戈的目的。
《春官宗伯》
天官塚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合稱為九卿。春官宗伯是六卿之一,掌管有關國家禮治的事情。春官設立大宗伯職位,由卿一人擔任,讓小宗伯為副,下屬的官員有肆師、大司樂、大祝、大吏燈管。春官負責輔佐天子掌管宗室的事情,掌管對天神祖先的祭禮,同時掌管宗廟中和宗族內的各種禮儀。後世的禮部尚書就是大宗伯,禮部侍郎就是小宗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