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6節 《周禮》的目錄,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國曆史上的西周時期,為了加強統治,周王朝初期的統治者實行了封建諸侯的政策,把周王室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屬國。周武王去世後,年幼的成王即位,武王的弟弟周公輔政。周公是一位德才兼備並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在《短歌行》中用“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來讚揚他的忠誠和認真。周公在分邦建國的基礎上製定禮樂,總結,繼承,完善,從而係統地建立了一套有關禮樂的完善製度。

這其中主要有畿服製,爵諡製,法製,嫡長子繼承製等等。畿(jī),是指王都周圍的地方,所謂畿服製,就是畿內畿外的諸侯都要服事於周王。爵諡製,就是有關爵位和諡號的製度;爵位,又稱為封爵、世爵,是指諸侯獲封的封建等級;諡號,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和品德修養,製定褒貶,從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的評價,或者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法製就是指法令製度。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製度中最基本的一項原則,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長子來繼承。

在眾多的製度中,嫡長子繼承製和貴賤等級製度應該屬於最重要的製度了。在殷商時期,君位的繼承多半是兄終弟及,傳位很不穩定。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就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和卿大夫。他們和天子的關係是地方和中央,小宗和大宗的關係。周公還製定了一係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製度,來調整中央和地方、王侯和臣民的關係,來加強中央政權的統治,這就是所謂的禮樂製度。而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有秩序的社會。

西周的禮樂製度,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周公所製定的禮,是維護統治者等級製度的政治準則、道德規範和各項典章製度的總稱,後來發展為區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樂是配合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製作的舞樂。舞樂的規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彆保持一致。西周的禮樂製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禮樂文化和禮樂文明,對後來曆代中國文化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禮強調的是彆,用來尊尊,也就是尊重應該尊重的人;樂的作用是和,用來親親,也就是親近那些應該親近的人。有彆有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個重要的方麵。

禮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貴賤的區分,也就是宗法製,進一步講是繼承製的確立問題。由於沒有嚴密的繼承製,周公也可以稱王,周武王的親兄弟管叔和蔡叔也可以因為爭王權而叛離王室。作為小邦的周族不能不考慮大邦殷商的經驗教訓,更何況周公對夏朝和殷朝的曆史了如指掌。殷商在傳位上,是傳弟和傳子並存的,曾經導致了延續百年的九世之亂。把王位傳給兒子或者兄弟,本身就有傳給長,傳給幼,還是傳給賢者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導致了王室的糾紛,繼續久了最終導致的是王權的衰落。

殷代從康丁以後,經曆了武乙、文丁、帝乙、帝辛,明顯地廢除了傳弟製而確立了傳子製。周代在周公之前也沒有確立嫡長子繼承製,武王有兄長名為伯邑考,文王卻以武王姬發為太子。自從周公以後,曆經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了孝王之外,直到幽王,都是傳子的。這並不是偶然,這種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應該歸功於周公。嫡長子繼承製確立以後,隻有嫡長子有繼承權,這樣就在法律上免除了兄弟之間爭奪王位,起到了穩定和鞏固統治階級的作用。可以說,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製的核心內容。

周公把宗法製和政治製度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服務於奴隸製的上層建築。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的諸侯相對於周天子來說就是小宗。而這些諸侯在自己的封國是大宗,同姓的卿大夫又是小宗,這樣就組成了一個寶塔形狀的結構,它的頂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諸侯,目的之一就是要組成這樣一個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政權結構,它比殷代的聯盟形式又前進了一大步。

周天子能給諸侯疆土,但前提是土地必須是國有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是不允許買賣,恐怕也是出自周公。為了加強中央王朝對地方的統治,冊封、巡狩、朝覲、貢納等製度,也很有可能是周公在總結前代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周公的禮樂製度,一方麵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加以係統化,另一方麵也是周人具體實踐的總結。

下麵是《周禮》的目錄,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方便我們更好的學習《周禮》。

《天官塚宰》:敘官、大宰、小宰、宮正/外饔、亨人/獸醫、酒正/掌次、大府/職幣、司裘/內樹、九嬪/女史

《地官司徒》:敘官、大司徒、小司徒、鄉師/比長、封人/均人、師氏/媒氏、司市/掌節、遂人/土均、草人/羽人、掌葛/槁人

《春官宗伯》:敘官、大宗伯、小宗伯、肆師、鬱人/典瑞、典命/職喪、大司樂/小師、瞽蒙/司乾、大卜/詛祝、司巫/神仕

《夏官司馬》:敘官、大司馬、小司馬/司險、候人/司右、虎賁氏/道右、大馭/形方式、山師/都司馬

《秋官司寇》:敘官、大司寇、小司寇、士師/朝士、司民/掌戮、司隸/庭氏、銜枚氏/司儀、行夫/朝大夫

《冬官考工記》:總敘、輪人/輈人、築氏/玉人、磬氏/車人、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