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紅顏紅顏誰的錯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節 紅顏紅顏誰的錯,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株林》:紅顏!紅顏!誰的錯
根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陳國的陳靈公、大夫孔寧、儀行父,這三個人都和大夫夏禦叔的妻子夏姬亂為,經常一同去夏家亂混。他們竟然把夏姬的裡衣貼身穿著,而且在朝廷上互相戲虐。大臣泄冶進諫道:國君和眾位卿大夫宣揚亂事,對自己的名聲不好,況且這怎麼能讓百姓信服呢?君王您還是把那件汗衫收藏起來吧!陳靈公表麵上說知道改過了,轉身卻把這話告給了孔寧和儀行父兩個人。這兩個人請求陳靈公殺了泄冶,陳靈公沒有加以製止,就這樣,泄冶因為進諫被殺害。
第二年,陳靈公三人又去夏禦叔兒子夏徵舒的封邑飲酒作樂,陳靈公竟然當著夏徵舒的麵嘲弄儀行父,說夏姬之子長得像儀行父。儀行父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譏道:還是像君王您啊!這惹得夏徵舒羞怒難忍,最終設下埋伏,將陳靈公射殺,釀成了一場臭名遠揚的內亂。
夏姬,是鄭國國君鄭穆公與少妃姚子生下的女兒,她生得杏眼桃腮,是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夏姬妖亂成性,與多位諸侯、大夫亂為,引發了一連串的曆史事件。夏姬還未出嫁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庶兄公子蠻亂來,不到三年,公子蠻就死了。後來,夏姬遠嫁給陳國大夫夏禦叔為妻,夏姬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夏姬嫁給夏禦叔不到九個月,便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取名為夏徵舒。雖然夏禦叔有些懷疑,但他還是癡迷於夏姬的美貌,也沒有去深追究。在夏徵舒十二歲的時候,正直壯年的夏禦叔因病而亡。從此夏姬成為一位寡婦,獨守空房,隱居於株邑。曆史上記載,她三次成為王後,先後七次嫁給彆人成為夫人,共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是典型的紅顏禍水。
百姓們麵對陳靈公君臣如此混亂的生活,給予了無情地揭露和諷刺。
陳靈公和大臣孔寧、儀行父大概剛出行,轔轔的車馬正喜滋滋地向夏姬所居住的株林奔馳,路邊的百姓早已知道了陳靈公君臣的隱秘,卻故作不知地大聲問道:他們到株林乾什麼去?另外一些百姓立刻心領神會,卻又故作神秘地回應道:當然是為了找夏南了!問的人似乎裝作沒有領會其中的奧妙,又逼問了一句,回答的人態度很堅決,但又顯得很介意,回答道:隻是去找夏南!
百姓明明知道陳靈公君臣所乾的醜事,卻故意裝作不知道接連探問,問得似乎也太過仔細。明明知道他們此去是為了找夏姬,卻非得掩飾說找的是她兒子夏南,這答得也未免太欲蓋彌彰了。發問的人看起來真是不知好歹,表現出一種似信似疑的狡黠;應對的那個人又是極力肯定,做賊心虛的樣子表露無遺。這樣的諷刺,比義憤填膺的唾棄還要來得爽快;這樣的鋒芒,直接把這幫衣冠禽獸的靈魂穿透。
奔馳的車馬,終於甩開了這群路人無聊的問答,遙遙在望的株邑到了,陳靈公君臣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陳靈公把自己的四匹大馬停在株林,再也不用像剛才在路上那樣偽裝了,一想到馬上就有美貌的夏姬相陪,他立刻眉飛色舞起來。君臣三人心領神會,笑眯眯地開起了玩笑:現在到株邑之郊,正好趕上有早餐吃!
真是一幫無恥之徒:
為何去株邑之郊?隻為把夏南尋找。不是到株邑之郊?隻想把夏南尋找。
駕大車趕起四馬,停車在株邑之野。駕輕車趕起四駒,抵株邑早餐息歇。
《澤陂》:女子的單戀和思念
水澤邊,一位女子正深情地思念著一位男子。每當它看到池塘邊的蒲草、蘭草、蓮花時,便會想到那位戀慕已久的男子,她不禁心煩意亂,情迷神傷,甚至到了晚上,連覺都睡不著。
在春秋戰國時代,在愛情方麵,女性還是有很大自由空間的。在那個時候,封建儀式形態中的倫理觀念還沒有成為社會倫理的統治思想,特彆是在民間,男子喜歡女子,女子喜歡男子,感情都是真摯動人的。女子思戀男子,更是直率坦誠,清新自然。
蓬蓬勃勃的植物,波光粼粼的池水,呼喚著生命的旺盛發展。女子睹物生情,自然而然地想起所思戀的男子,而此時的女子,似乎已經強烈地愛上了那位男子。在她的心裡,男子身材高大健美,神態莊重威儀。愛情是感性的行為,這些可以捉摸的外形和品格,慢慢地成為了女子深愛的理由。可能,思念中的男子,和女子心目中的愛人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女子真誠坦然地讚美起男子來。不過,眼下女子似乎還沒有得到男子愛的允許,還不知道男子會不會以愛來回報。所以,她睡不寧,行不安,流淚傷心,希冀等待。
這是真摯的愛,這是發自內心的愛:
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荷。有位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沒奈何。睡不著啊沒辦法,心情激動淚流多。
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蘭。有位健美的青年,高大壯實頭發鬈。睡不著啊沒辦法,心中愁悶總悵然。
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蓮。有位健美的青年,高大壯實很威嚴。睡不著啊沒辦法,枕上翻覆難安眠。
鬈(quán)
*********
國風·檜風
周武王滅亡商朝之後,將火神吳回的孫子,陸終的第四個兒子求言封於鄶(kuài)地,鄶也可以寫成檜,大概是今天的河南新密,後來建立了檜國。到了春秋時期,公元前769年,鄶國被鄭武公滅掉。鄶國被鄭國吞並後,鄶國國君的後代中就有人用原國名鄶作為自己的姓氏,鄶在用作姓氏的時候讀guì。
鄶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大約在夏代的時候就正式立國,到了西周初年,鄶國又接受了重新的分封,於是成為東方為數不多的大國。但是在西周末年,鄶國國君變得非常貪財好利,驕橫腐敗,成了一個隻知道吃喝打扮、剝削民眾、無所作為的昏君。就在這時,身為周王室重臣的鄭桓公打起了鄶國的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