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節 許穆夫人,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蝃蝀》(dìdōng):一位私奔的女子

彩虹有七種顏色,是雨氣被太陽返照形成的。古人因為缺乏自然知識,以為彩虹的產生是由於陰陽不和,婚姻錯亂,因而將它視為邪亂之氣。彩虹在東方出現,自然是一件令人非常忌諱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沒人敢用手指它。

有一位女子,不由父母之命,不經媒妁之言,不惜離開父母兄弟遠嫁到意中人那裡。這是一種私奔行為,在當時的人眼裡,這種行為是遭人唾棄的,大家都把邪亂的彩虹象征這位出嫁的女子,強調這個女子的婚姻是錯亂的。大家甚至開始刻薄地斥罵:像這樣的女人啊,破壞了婚姻禮儀。他們認為,私奔者隻知道男女之歡,而不知道貞潔的重要性,這是背人道、逆天理的行為,這是讓人痛心疾首的。

但是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位不從母命的私奔女子,其實正是反抗禮教製度,爭取婚姻自由的勇敢女性。封建社會對婚喪嫁娶有著極其嚴格的禮儀規定,如婚事就得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事人無權自主擇偶。這位女子在得不到父母體諒的情況下,為追求愛情的幸福,義無反顧地私奔到意中人那裡自主結合。這種大膽的私奔行為無疑是封建禮教所不容的,所以一些所謂的正人君子便將她視作倫理敗壞的女人進行嚴厲地斥責。她的這種憤怒的抗爭不但不會得到人們的普遍同情,反而成了千夫所指。

會寫詩的文人就這樣寫道:

一條彩虹出東方,沒人膽敢將它指。一位女子出嫁了,遠離父母和兄弟。

朝虹出現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位女子出嫁了,遠離兄弟和父母。

這樣一位惡女子,破壞婚姻好禮儀!太沒貞信太無理!父母之命不知依!

《相鼠》:連老鼠都不如的貴族統治者

把統治者比作老鼠,既風趣又很好地表達了老百姓的深惡痛絕。統治者用虛偽的禮節欺騙百姓,甚至還不如老鼠。百姓在麵對無道的統治者時,一開始會遮遮掩掩地諷刺,實在忍無可忍,就隻得破口大罵。

把醜陋、狡猾、偷竊成性的老鼠和衛國的在位者作比較,可見在位者是何等的寡廉鮮恥。百姓們不但痛斥他們,而且希望他們早早地死去,以免玷汙了“人”這個崇高的字眼。衛國貴族的醜事太多了,如衛桓公的弟弟州籲弑殺桓公自立為衛君,衛宣公強娶太子伋的未婚妻宣薑做老婆,宣公與宣薑合謀殺害太子伋,衛惠公與哥哥黔牟為爭王位而開戰,衛懿公喜歡鶴奢侈無度,公子頑與後母宣薑亂為等等。父子反目,兄弟相爭,夫奪子妻,子娶父妾,沒有一件不是醜惡至極,無恥至極。鳥獸尚且愛群,這些在位者卻是連鳥獸都不如,讓百姓恨得咬牙切齒,甚至詛咒他們。

看老鼠都有張皮,人卻沒有了禮儀。人若沒有了禮儀,不去死還乾什麼?

看老鼠都有牙齒,人卻不知道廉恥。人若不知道廉恥,不去死還等什麼?

看老鼠都有肢體,人卻沒有了禮教。人若沒有了禮教,為何還不快去死?

《乾旄》(máo):不拘一格降人才

衛文公在位期間,減輕賦稅,慎用刑罰,發展農耕;重視手工業和文化教育事業;任用有能力的人為官;和中原的各諸侯國結交會盟;發展軍事實力,使戰車從三十輛增加到三百輛,並出兵滅掉了邢國。

衛國的大夫受文公之命,豎起招才納賢的旗子,帶著禮物到各地去訪問征聘賢才。根據人才的能力,分彆贈給他們4匹馬、5匹馬、6匹馬作為禮物,顯示出了衛文公求賢若渴的心情和衛國一片中興的大好氣象。

衛國大夫把求賢的旗幟插在馬車上,旗幟下麵垂著犛牛的尾巴和鳥的羽毛,旗子用白色的絲線鑲邊,旗子上麵畫著隼鳥(隼讀sǔn)。隼是食肉的鳥,在鳥類食物鏈中處於頂端位置,是白天活動的猛禽,多為單獨活動,它的飛翔能力極強,也是視力最好的動物之一。隼鳥被人們認為有勇猛剛毅的優良品質,受人尊重。衛文公在求賢的旗子上畫上隼鳥,表現出了他治國的決心與勇氣。

於是後人讚美衛文公:

高揚旗幟垂犛尾,駕車郊外行如飛。白色絲線鑲旗邊,好馬四匹後相隨。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送給?

高揚旗上畫隼鳥,駕車已經在近城。白色絲線織旗上,好馬五匹後麵跟。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相贈?

高揚旗上垂鳥羽,駕車已經到城區。白色絲線縫旗上,好馬六匹後馳驅。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訴與?

《載馳》:救國是我的心頭火

許穆夫人,是衛公子頑和後母宣薑的女兒,出生在春秋時期衛國的都城朝歌,長大後嫁給了當時許國的國君許穆公,所以稱為許穆夫人。許穆夫人是中國文學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愛國女詩人,她不但天性聰敏,非常有才華,而且貌美多姿,能歌善舞。她嫁給許穆公以後,時刻懷念著家鄉,常常登高遠望來抒發自己的憂國之情,並借詩詠誌,她的作品有《竹竿》《泉水》等,《詩經》中都有收錄。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略衛國,許穆夫人聞知衛國滅亡的消息,異常悲痛,她想讓許穆公幫忙收複國土,但許穆公怕引火燒身,不敢出兵。許穆夫人氣恨交加,得知衛國國君暫時棲居在漕邑,便毅然決然地親自快馬加鞭趕赴那裡。許國的大臣紛紛前去阻攔和斥責,許穆夫人堅信自己的決定是沒有什麼可指責的,她也絕不會返回,於是寫下《載馳》這首詩來表明自己堅強的意誌和歸國的決心。

許穆夫人回到衛國後,先卸下車上的物品來救濟難民,接著與衛國君臣一起商議複國之策。他們招來百姓四千餘人,一邊安家謀生,一邊整軍習武,進行訓練。同時,許穆夫人還建議向齊國求援。齊國國君齊桓公被許穆夫人的愛國之情所感動,於是派遣自己的兒子公子無虧率兵救援衛國,同時,宋、許等國也派人參戰,幫助衛國打退了狄軍,收複了失地。從此,衛國出現了轉機。兩年後,衛文公在楚丘重建都城,恢複了衛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又延續了四百年之久。

許穆夫人趕到去漕邑的半路,被許國的大夫追上,許國大夫出於對許穆夫人安危的考慮,勸她回去。她痛斥這些鼠目寸光的庸俗官吏,表達出了一位女子熱愛祖國、拯救國家的堅定信念。

許穆夫人寫道:

駕起輕車快馳騁,回去吊唁悼衛侯。揮鞭趕馬路遙遠,到達漕邑時未久。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讚同我,哪能返身回許地。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懷宗國思難棄。竟然沒有讚同我,無法渡河歸故裡。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戀宗國情不已。

登高來到那山岡,采摘貝母治憂鬱。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許國眾人責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繁。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憂怨。你們考慮上百次,不如我親自跑一遍。

*********

國風·衛風

《衛風》,是先秦時代衛地的民歌,一共10篇,它們分彆是《淇奧》《考槃》《碩人》《氓》《竹竿》《芄蘭》《河廣》《伯兮》《有狐》《木瓜》。

下麵,我們先來好好地了解一下衛國。

衛國是周朝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第一代國君是周文王的兒子康叔,它的轄地大致在現在的河南省濮陽市、河北省邯鄲市和邢台市的一部分、山東省聊城市西部一帶。衛武公時期,衛國的國力最為強盛,周平王東遷的時候,衛武公曾經出兵協助平王。衛國是生存時間最長的諸侯國之一,立國前後大概有800多年,共有44位國君。孔子也曾在衛國遊學;春秋時期的政治家季劄曾經讚賞道:衛國多君子,國家無禍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