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春秋多亂事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節 春秋多亂事,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靜女》:甜蜜的愛情真是讓人羨慕
在《詩經》的那個年代,年輕男女在愛情方麵是非常開放、直白和坦誠的。他們經常會約定好時間地點進行幽會,來增進對彼此的感情。下麵的這幅場景,就是男女約會在城牆角落的故事。
一位嫻雅而又美麗的女子,和男子約好在城牆角落見麵,男子早早地趕到了約會的地點,可是女子還沒有來。他急不可耐地四處張望,卻被樹木房屋之類的東西擋住了視線,急得他抓耳撓腮,一籌莫展,隻得在原地徘徊。從這位男子的外在動作來看,就知道他對女子已經是戀慕至深,如癡如醉了。
誰知,正在男子焦躁不安的時候,女子早已悄悄地站在了他的身後,想給他一個驚喜。男子終於等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心中也立刻釋然,趕緊好好地向她訴說自己的情懷。女子送給男子兩樣禮物,一樣是一根紅色的笛子,另一樣是一根茅荑草。笛子色澤鮮豔,做工非常精美。當男子看到這根茅荑草的時候,看起來似乎非常感動。那根茅荑草還是青綠著的,一定是女子跋涉郊野親手為他采來的,這對男子來說,實在是太珍貴了。
男子一往情深,女子愛意綿綿,沉浸在這樣的愛情裡,是多麼的幸福和滿足。這樣的愛情,又是多麼值得讚美: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旁。視線遮蔽看不見,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豔,送我新趣÷閣紅趣÷閣管。鮮紅趣÷閣管有光彩,愛她姑娘好容顏。
遠自郊野贈柔荑,誠然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新台》:滑稽的曆史鬨劇
衛宣公是個荒亂昏庸的國君,他曾經和父親衛莊公的姬妾夷薑私亂,並生下兒子公子伋。衛宣公很寵愛夷薑,因此將公子伋立為太子,還為他聘娶了齊國的公主宣薑。宣薑是齊僖公的女兒,齊襄公的妹妹,然而在還沒有成婚的時候,衛宣公看到宣薑長得漂亮,竟然自己把她娶了過來,而為太子伋娶了另外的女子。衛宣公得到宣薑後,宣薑生下兩個兒子,分彆為公子壽和公子朔。
夷薑因此失去了衛宣公的寵愛,上吊自殺。夷薑死後,宣薑和公子朔一同誹謗太子伋。衛宣公自從奪娶宣薑後,從心裡就開始厭惡太子伋,總想廢掉他。當衛宣公聽到太子伋的壞話時,非常生氣,於是派太子伋出使齊國,並指使強盜埋伏在衛國的邊境。衛宣公交給太子伋白色的旄節,轉而又告訴強盜,看到手拿白色旄節的人就殺掉。
太子伋將要動身的時候,公子壽知道公子朔仇恨太子伋,而衛宣公想要殺掉太子伋,於是對太子伋說:邊境上的強盜看見你手中的白色旄節,就會殺了你,你不要前去!並讓太子伋趕快逃走。太子伋不同意說:我不能違背父親的命令而求生,如果世界上有沒有父親的國家,那我就可以逃到那裡去。等到太子伋臨走的時候,公子壽用酒把太子伋灌醉,然後偷走了太子伋的白色旄節。公子壽把白色旄節插到車上並向衛國邊境奔馳,邊境的強盜看見真得有人手持白色旄節,於是就把他給殺了。
公子壽死後,太子伋趕到,看到公子壽的遺體,悲痛不已,對強盜說:應該殺掉的人是我,他有什麼罪?請把我也殺了吧!強盜一並殺掉了太子伋,然後報告給衛宣公。衛宣公一看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死了,隻好立公子朔為太子。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00年,衛宣公去世,太子朔即位為衛惠公。
衛惠公即位之後,地位非常不穩固。太子伋和公子壽也各有黨羽,他們時刻想著為兩位公子報仇。於是不久就發動了政變,趕走了衛惠公,立公子伋的弟弟黔牟為衛國國君。公子伋還有一個弟弟叫公子頑,衛惠公此時已經逃到齊國。齊襄公為了讓公子頑叛離黔牟,逐漸鞏固外甥衛惠公的地位,也為了保全自己的妹妹宣薑,於是就打算把宣薑嫁給公子頑,宣薑是齊襄公幾個妹妹當中最大的一個,衛惠公的親生母親,公子頑的庶母。
齊襄公派人到了衛國,命公子頑娶宣薑,公子頑說:宣薑是我的庶母,我怎麼能娶她做妻子呢?後來公子頑被灌醉,把他領入宣薑的臥室中。從此以後,公子頑和宣薑結為夫妻,並生下三子兩女。衛惠公在齊國逃亡了整整八年,齊襄公帶領各路諸侯攻打衛國,終於他再次回到衛國。衛惠公在位31年,他的兒子是衛懿公,就是前麵說的那個喜歡鶴,並且給鶴官職和俸祿的昏君。
其實,在整個故事中,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宣薑,她本來是一位美麗的少女,本應該嫁給一位好太子,卻嫁給了一個糟老頭子,駝背雞胸,本來該做她公公的人。更不幸的是,宣薑成為了徹頭徹尾的政治犧牲品。
以上就是關於衛宣公的一些軼事。衛人對宣公半路強娶宣薑,還為宣薑建造遊觀之台的所作所為非常看不慣,便編了這首歌來挖苦他:
新台倒影好鮮明,河水淌淌流不停。本想嫁個美少年,雞胸老公真不行。
新台倒影長又長,河水不停汪洋洋。本想嫁個美少年,雞胸老公真不祥。
撒下魚網落了空,一個蝦蟆掉網中。本想嫁個美少年,換得駝背醜老公。
《二子乘舟》:祝你一路順風
離彆的思緒,總是讓人剪不斷理還亂,不管是送彆親人,還是送彆朋友,隻要是我們牽掛的人,送彆都會是一種沉重的情愫。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離彆的情景應該是蕭冷的,因為離彆是讓人傷心的。
河邊,兩位年輕人終於拜彆了親友登上船,轉眼間化成一葉孤舟,在浩淼的河麵上飄飄遠去。我們再把畫麵轉換一下,一位送行者久立在河岸上,騁目遠望,情思悠長。他仿佛在祈禱:人生的旅途上,充滿了各種波浪和風險。遠去的人兒,你們一定要順利地渡過那驚濤駭浪,不要被意外的風險所吞沒。
你倆乘船走了,船兒飄飄遠去。多麼想念你們,心中戀意難除。
你倆乘船走了,船影漸遠漸沒。多麼想念你們,切莫遭遇災禍!
*********
國風·鄘(yōng)風
經前人考定,邶風、鄘風、衛風大概都是衛國的詩。《鄘風》一共有10首詩歌,分彆是《柏舟》《牆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鶉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乾旄》《載馳》。
下麵,我們來欣賞一下它們吧!
《柏舟》:母親,請成全女兒
一個比較現實的社會問題,就是在擇偶問題上,母親和女兒的意見往往是不能達成一致的。母親相中的,女兒不屑一顧;女兒中意的,母親又堅決不準帶他回家。這種事情今天有,就是在《詩經》的那個年代,竟然也有!
這位女子所處的年代,雖然年輕男女在政令許可的範圍內依舊可以享有一定的戀愛自由,原始的婚姻習俗有所傳承。但另一方麵,普遍的情況已經是結婚必須要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生效。這個時候,禮教就已經通過婚俗和輿論的方式來乾預生活了。女子在選擇自己喜歡的男子時,卻要受到母親的製約。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從這位女孩子的表述中,就可以看出她為了婚戀自由而產生的反抗意識。
女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她選中的對象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郎,因為他留著分頭,還沒有加冠。(《儀禮》上記載,男子的加冠禮是在二十歲。)女子的選擇沒有得到母親的同意,所以她滿腔怨恨,發誓要與母親對抗到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