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萬古兄妹情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節 萬古兄妹情,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燕燕》:萬古送彆詩之祖
陽春三月,群燕飛翔,上下翩躚,呢喃鳴唱,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春燕歡飛圖呀!可就是在這樣美麗的季節裡,一位國君打扮的男子心情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為什麼呢?因為他最親愛的妹妹要遠嫁了。同胞手足今日分彆,可謂是彆時容易見時難。此情此景,真是依依惜彆,相送一程又一程,這樣的離愁彆緒,再好的春日也黯然失色了。
送君千裡,終有一彆,遠嫁的妹妹最終還是消失在視線中。深情的兄長仍舊依依難舍,他登高遠望,雖然看不到車馬了,但後麵揚起的塵土,還是隱隱約約能看到。無奈,他隻得佇立哭泣,傷心思念。兄妹情深,依依惜彆,纏綿悱惻,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為什麼兄長對妹妹如此難舍難分?原來二妹非同一般,她特彆懂得體貼照顧人,性情溫和而恭順,為人謹慎又善良,正是自己治國安邦的好幫手。二妹離開時,還不忘叮囑他,不要忘了先王的囑咐,做一個百姓的好國君。這麼好的妹妹今天遠嫁他國了,怎麼能不讓兄長心裡感傷。
燕子飛翔天上,參差舒展翅膀。妹妹今日遠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見人影,淚流紛如雨降。
燕子飛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妹今日遠嫁,相送不嫌路長。瞻望不見人影,佇立滿麵淚淌。
燕子飛翔天上,鳴音呢喃低昂。妹妹今日遠嫁,相送遠去南方。瞻望不見人影,實在痛心悲傷。
二妹誠信穩當,思慮切實深長。溫和而又恭順,為人謹慎善良。常常想著父王,叮嚀響我耳旁。
《日月》:變心的男人真可惡
丈夫變心了,妻子除了抱怨,也基本上沒有彆的辦法。但是這位妻子在傾訴完被遺棄的幽憤後,依然非常懷念丈夫,希望他能回心轉意,希望丈夫依然愛她。
在太陽月亮光輝的照耀下,妻子在她的屋旁開始傾訴:日月能夠如常照耀大地,為什麼我的丈夫不能如以往一樣顧念我!日月出自東方,照耀大地,是有定所的,而結為連理的夫妻竟然能變心,這是為什麼呢?無可奈何,妻子隻能埋怨父母生她不逢其時。埋怨父母是極其無禮的,但情感卻是最真摯的。
婦人哀歎道:
太陽啊月亮,你們的光芒照耀著大地。我嫁的這個人啊,卻不再像過去那樣對待我了。事情怎麼變成這樣了呢?一點也不顧念我呀!
太陽啊月亮,大地披上了你們的光芒。我嫁的這個人啊,卻不再像過去那樣恩愛我了。事情怎麼變成這樣了呢?一點也不念夫妻之情呀!
太陽呀月亮,你們每天都從東方升起。我嫁的這個人啊,卻不再以好言好語安慰我了。事情怎麼變成這樣了呢?把那個無良之人忘了吧!
太陽呀月亮,你們每天都從東方升起。生我的父親,養我的母親,我真是生不逢時。事情怎麼變成這樣了呢?你自己也不會得到善終啊!
《終風》:雖然你拋棄了我,但我依然念著你
在那個時代,很多女子的命運是不幸的,這位女子同樣是被丈夫玩弄嘲笑後遺棄的。男人對她一直都不算尊重,每次見到她,都隻是肆意地調弄。女子看到男人這個樣子,心裡感到非常的悲淒和擔憂,因為她似乎預感到了什麼。
男人最終還是拋棄了她,女子一開始當然很恨,但她還是非常期盼,這種期盼慢慢地變成了深深的想念。她在設想,男子是否會無法入睡,整夜都在想著她呢?可是悲劇就是悲劇,屋外已經狂風疾走,塵土飛揚,雷聲隱隱了,這樣的畫麵,這樣的心境,表示著能看到圓滿結局的可能性不大了。
狂風迅疾猛吹到,見我他就嘻嘻笑。調弄放肆真胡鬨,心中驚懼好煩惱。
狂風席卷揚塵埃,是否他肯順心來。彆後不來難相聚,思緒悠悠令我哀。
狂風遮天又蔽地,不見太陽黑漆漆。長夜醒著難入睡,想他不住打噴嚏。
天色陰沉黯無光,雷聲轟隆開始響。長夜醒著難入睡,但願他能將我想。
《擊鼓》:久役士卒的控訴
士卒長期征戰,本來內心就已經非常壓抑了,不提則已,一提起來,就會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對於統治者來說,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他們就會發動百姓去打仗。可是打仗畢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長期的征戰,更讓士卒的內心悲痛不已。
這裡就有一位士卒,他呼喊出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看似是與主流意識相背離的,但其實他是在呼喚要尊重個體生命具體存在的意義,還有每個人都有幸福生活的權利。這種呼喚是真實的,是心靈深處最樸素的呐喊。
他一開始在國內築城做勞役,這已經很辛苦了,後來又被拉到南方,去救陳、宋兩國。說好的加入南行不久就可以回來,這也算可以,可是後來回去的消息卻遙遙無期了。恐怕這次都要馬革裹屍,客死他鄉了。真正的好馬是不受羈絆束縛、喜歡自由馳騁的;而征人也不願長期服役,他是想家的。
可是他現在已經身在戰場,就不得不怒喊廝殺,隻能和與他同生共死的戰士相依為命,一同立誓,握住對方的手,生死不離。可是,戰爭會輕易衝散這樣的情誼,他們被敵軍衝開後,還能再有相見的可能嗎?甚至連生死都不同命了。
他很怨恨,怨恨戰爭的降臨,怨恨征役沒有歸期,怨恨戰爭讓他失去了幸福生活的權利,怨恨自己的戰友一個個離他而去。雖然國家戰事是義舉,可是就在這樣殘酷的顛簸中,他流露出了一份發自心底的厭戰情緒。他好希望個體生命能夠得到尊重,每個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
擊起戰鼓咚咚響,士兵踴躍練武忙。有的修路築城牆,我獨從軍到南方。
跟隨統領孫子仲,聯合盟國陳與宋。不願讓我回衛國,致使我心憂忡忡。
何處可歇何處停?跑了戰馬何處尋?一路追蹤何處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
隻怕你我此分離,沒有緣分再相會。隻怕你我此分離,無法堅定守信約。
《凱風》:母愛,永恒的主題
母愛是無法磨滅和改變的親情,歌頌、讚美母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唱出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心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今天的這位母親,由於長年操勞,身軀已經和酸棗樹枝條一樣弱不經風了,腰也彎了,背也駝了。到了老年,雖然她有七個兒女,卻沒有人儘孝。這種反常的情況和悲慘的命運,不禁讓人對這位母親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還有對不孝兒女的譴責和鄙視。黃鶯啼聲婉轉動聽,就像這些兒女們嘴上說得好聽。可是一看母親的滿臉愁容,就知道他們言行並非一致,隻是互相推諉而沒有一個人真正為母親儘孝。導致老母親在晚年時,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母愛就像南方吹來的和暖春風,把嫩枝條吹變成粗樹枝,母親把子女從幼年撫養到長大成人實在不容易,做兒女的,真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了。
兒女們該做點什麼了,來寬慰一下老母親的內心:
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小樹心。樹心還細太嬌嫩,母親實在很辛勤。
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粗枝條。母親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難回報。
寒泉寒泉水清涼,源頭就在那浚土。兒子縱然有七個,母親仍是很勞苦。
小小黃雀宛轉鳴,聲音悠揚真動聽。兒子縱然有七個,不能寬慰慈母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