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節 可以被影響但不可以被改變,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孔子的朋友死了,沒有親屬負責死者的斂埋,孔子知道情況後說道:喪事由我來辦吧!朋友饋贈孔子物品,即使是車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也是不拜的。孔子睡覺時,不像死屍一樣挺著,很是輕鬆自然;他平日在家裡呆著的時候,也不像做客或接待客人時那樣莊重嚴肅。上車時,他一定要先直立站好,然後拉著扶手上車;在車上,他不回頭,不高聲說話,不用手指指點點。

孔子在坎坷曲折的山間小路上行走,看到一群野雞在前麵,孔子神色一動,野雞似乎察覺到了危險,都飛了起來,飛了一陣後落在了樹上。孔子看到這樣的情形說道:這些山梁上的野雞好啊,能夠自由飛翔、自由落下,得其時呀!子路向這群野雞拱了拱手,野雞叫了幾聲便飛走了。

孔子看到穿喪服的人,即使是關係非常親密的朋友,也一定把態度變得嚴肅起來;看到當官的和盲人,即使是經常在一起的,也一定非常有禮貌;在乘車時看到穿喪服的人,孔子便俯伏在車前的橫木上以表示同情;看到背負國家圖籍的人,他也這樣做以表示敬意;做客時,如果有豐盛的筵席,孔子會神色一變,並站起來致謝;遇到疾雷大風,他一定會改變神色,以表示對上天的敬畏。

以上就是《論語》前十篇的內容了,怎麼樣,讀起來還算通俗易懂吧?《論語》是由許多的小章組成的,每個小章的獨立性都非常強,前後兩章之間也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由於它的連貫性比較差,所以我們不容易給《論語》中的每一篇總結出一個合適的主題。在每一篇的開頭,我都安排了一段文字作為這一整篇的大概介紹,那是僅供參考的,這麼做的目的還是為了我們能更大程度地吸收《論語》中的營養。

《論語》是語錄體散文集,仔細品味就會知道,它確實是夠散的。但是《論語》的突出特點是哲理性強,加上它的每個小章都比較短,就像濃縮得不能再濃縮的精華一樣。根據《論語》的成書特點,我們在欣賞它的時候,可以把每一小章作為一句啟迪心靈的格言去對待,再加上適當地總結,其實我們會收獲很多的。畢竟,作為我們平日生活的參考書,《論語》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我們稍微休息一下,來欣賞一點其他的東西,然後再回歸正題。

*********

不知為什麼,腦子裡突然冒出了“武林精神”這個詞語,於是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武林精神。武林其實不是一個打打殺殺的世界,在武林中,我們看到眾多師兄弟彙聚一堂,一方麵是在練武,其實最重要的,是在修煉自己的內心。群體生活,展現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狀態,首先我們要學會愛惜自己,其次就是要學會為他人著想,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換來的是一個有滋有味的群體生活。

很多武學宗師都說,練武的目的不是為了打傷對方,因為打傷對方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得用武術。練武的目的,是為了化掉自己的暴戾之氣,浮躁之氣,以靜製動,終止爭鬥。習武,能更好地調控自己的氣息,讓氣息順暢的同時,不讓氣輕易地衝到頭頂,擾亂自己清醒的思維,從而不讓自己有衝動的舉動,長久地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不卑不亢,氣場融合,本身就是恪守中道的一種體現。

漂泊了這麼多年,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天之計在於晨的意義,所以我很少睡懶覺。早起一點,就感覺能多做不少事情,一切都顯得那麼輕鬆自如。浮沉之中,我最應該修煉的,還是自己的內心。適當地放慢自己的腳步,收獲的是生命的寬度和厚度,這樣的人生,反而變得長久了。我以前很浮躁,以至於一個人安靜的時候也要聽著歌,不能習慣於一點聲音都沒有的環境。這種躁動,現在想想,非但沒有讓自己實現目標,反而過度地消耗了自己的生命。

我嘗試著安靜下來,趴在河邊的欄杆上。回想以前,總是希望活在彆人的關注之中,無風也想弄起一點浪花,唯恐自己被彆人遺忘。我現在終於把自己安置在一個安靜的角落,可以踏踏實實地做一回觀眾,欣賞一下彆人的精彩,為彆人好好地喝彩了。

我的旁邊是一對老夫婦,老頭兒正坐在那裡修理著車軲轆,老太太在擇菜。河水靜靜地流淌著,河邊有很多老人在釣魚,不遠處,還有炊煙嫋嫋。原來,世界一直都是這樣的,是我的內心焦灼了,所以才感覺這個世界也很繁亂。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片熱土,曾經出現過多少英雄好漢和默默無聞的人?過客們在經過這裡的時候,都多多少少留下了自己的痕跡,有的流血,有的流汗,有的流淚,有的留下了無比的怨恨。而這些留下來的東西,慢慢地都變成了曆史長河中的一點浪花。

人這一生,過多地追求成功和失敗,過多地在乎是是非非,有用處嗎?擁有便會失去,放下方是擁有,愚人自愚,庸人自擾,作繭自縛。我們何曾想過,人活一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生命短暫,一切都如白駒過隙,我們何不看淡浮華,適當地把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欣賞一下造物者的偉大呢?浮躁的內心,是不是讓我們失去了發現美好事物的勇氣和洞察力,甚至我們連快樂的能力都將不能再擁有了!

其實,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講究一下自己的生活品質。生活的品質來源於對自己的忠誠熱愛,是發自內心的,其實是不需要過多的物質色彩來粉飾的。我們隻是意識到要快樂生活是遠遠不夠的,一旦學會了快樂生活,我們會對生活的一切都心存感激,會用樂觀的方式去評價生活。我們應該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學會快樂地生活!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儘在起點原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