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節 正知正覺才不會後知後覺,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就是遠離一切不慎之語、誹謗之語、傲慢之語、辱罵之語、刻薄之語、花言巧語和虛妄不實之語。因此,正語又叫正言、諦語。正語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話,所以又稱順理話,如佛陀的說法皆為真實語、如實語、不異語、不欺誑語,這就是正語。正語的內容有四種:真實語,真實不虛,無欺誑的話語;慈悲語,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話語;稱讚語,讚歎彆人,令人歡喜的話語;流利語,幫助彆人,有利於人的話語。

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身業,即行為舉止要正當,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生,遠離邪意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驕奢淫逸等。但這僅僅是消極的不做惡業,正業的積極意義應該是護生、慈悲、布施等。此外,平常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是正業。譬如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休息、工作,不但能增進個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

正命,就是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正當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的。正當的生活應該是:合理的經濟生活,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諧的社會生活,純淨的感情生活。

正勤,又稱正精進、正方便、正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標勇猛邁進。懈怠是一切惡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種子,世間的一切苦惱都由此而生。想要斷除生死的束縛,應當精進,舍離懈怠。精是不雜,進是不退,也就是努力為善,努力斷惡。佛教以四正勤為精進的目標,四正勤分彆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意思大概是:沒有正確的目標就馬上確定,已經有了正確的目標就朝它努力;沒有不好的念頭就不要再想有了,已經有了不好的念頭就馬上斷除。

正念,又稱諦意,就是清淨的意念,即不生邪念,心懷正道。學佛的人不要把念頭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敗、金錢名利、感情欲望上,應該時時心存正念。正念的內容就是四念處,分彆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不淨:一般人常因貪愛自身的美麗、健康,而產生執著妄想。實際上,我們的身體內充滿了糞尿、垃圾等汙穢物,可以說是眾穢之所集。(雖然佛家的這個說法讓我們聽起來有些不順耳,但佛陀教我們觀身不淨,是要破除我們對身體的執愛,借助佛法修煉自己,以求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觀受是苦:世間的種種苦樂感受其實都是苦,因為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的各種苦,縱使我們偶爾擁有快樂,但這些快樂也會隨著世間萬法的變幻無常、遷流不息、時空的改變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獄,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萬物終會散滅敗壞,沒有一樣東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在沒有我的情況下觀世間之法,才能從五欲塵勞中,找到自己的真如法性。我們把心時時放在無常、苦空、無我之上,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從而做到勇猛向道。

正定,是以正確的禪定集中意誌和精神,從而收斂散亂的身心,培養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禪定,不在於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於內心能源的開發。正當的禪定應該是:健康的禪定,能令身體獲得健康;安心的禪定,能令心意專注一境,從而輕鬆安心;開悟的禪定,能令思想豁然開通,由迷入悟;見性的禪定,能找回真正的佛性,尋回真實的自我。

*********

一個人有了正知正見,對於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出正確的思維判斷,體現出正確的行為、語言、心思,才能向正確的目標努力精進,長養善念慧命,安住清淨的禪定中。所以說,八正道是一體的,修煉好其中的任何一項,其餘的七項必須伴隨著同時圓滿完成。八正道中,正見居於首位。正見就是智慧,是修行的導師,如同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正見又像一部照相機,拍照時必須調好光圈、距離、速度,畫麵才能清晰漂亮,洗出來的照片才不會走樣。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至於產生錯誤和偏執的思想和行為。

佛法不是一種學說,不能隻是理論上的了解,尤其是八正道,它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導,因此我們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修煉、調整。比如,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難和迫害,都不要改變自己對佛教的信仰,這就是正見。平日所思所想,都與佛法真理契合,這就是正思。與人交談說話都是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希望,這就是正語。乃至平時的所行所做,都合於道德禮義,不為一己私欲而去侵犯和傷害他人,進而主動扶弱濟傾,好善樂施,努力行善去惡;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沉著、冷靜,運用智慧去判斷、解決事情,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八正道的方法。

學佛修行的人,為了實現解脫痛苦的目的,便不能不對無常無我等等的中道思想有所領悟與體會,不然,任由我們的迷情、顛倒、妄執的泛濫,誤把無常當常,無我當我,縱我無窮的欲望,引招無窮的苦果,這樣豈不是很可憐?所以修行者除去痛苦的根本欲望——我的觀念,誠為當務之急,把我欲不死,我欲不老,我欲不病,我欲發大財做大官,我欲……等等而又不能如願的種種苦因的欲望,從根鏟除,達到消滅愛欲的涅槃境界。愛欲的絕滅,就是涅槃的意義。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儘在起點原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