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送彆,科技大唐,第79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十一章送彆

所以有“多情自古傷離彆”的說法,儘管這聯還要段日子才能出現,也許再也不會出現。

武元慶接收了長孫澹的酒樓和造船廠,他的作用隻是一個人形圖章。長孫澹吩咐的是,你隻用管好錢就是了,至於造船這種技術活,連我都搞不定你就不要上去瞎參合了,這話讓武元慶很受傷。

麥子和油菜籽都收獲了,最多比以往高五成的產量讓都督府的一乾人等喝的酩酊大醉,農業、農村、農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統治者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這單產提高五成絕對是都督府和江陵縣最大的政績。

原本和長孫澹有些過節的江陵縣令陸新鴻主動過來向長孫澹套近乎,以彌補以往的種種。

長孫澹倒也不為己甚,不是他不想打擊報複回去,而是這屬於官場生存哲學的部分內容,你搞的過火了成為了異類,以後的日子就很難混了。雖然長孫澹已經有些異類了,可是再異類一些就可以送精神病院了。

像這種花花轎子人人抬的事情還是利益均沾的好些,免得吃相太難看。

終是到了離彆的時候,古時的離彆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這句話的現實意義是由於古代中國遼闊的疆域以及落後的交通條件,這離彆也許就相見無期。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再也回不去那片讓他魂牽夢縈的土地了。

所以,古人對於送彆有著近乎虔誠的態度。

每座城外五裡或十裡的地方總會有一座小小的亭子,這個亭子基本上承載了所有送彆的場景。

當長孫澹一大早起身趕到亭子的時候,太陽已是升的老高了。

六月份早晨的太陽已經頗具威力了。

一大群人靜靜的等在亭子的周圍,有官員,有工匠,也有白發蒼蒼的老農和垂髫稚子……

沒有一個人出聲,就那麼靜靜的等著。

長孫澹的眼角有些濕潤了。

“哎,蛋蛋啊,你這一走,哥們可就再也找不到好玩伴了。”這是武元慶,今天一早被自己老爹攆過來送行,武士彠當然是不會親自前來的,但是有武元慶來意思卻是一致的。

“謝謝了。”長孫澹沒有什麼更好的言辭,這可以算是第一次麵對這種場景。

“喏,看見那輛馬車了嗎?”長孫澹沿著武元慶的目光望了過去,馬車上的簾子剛剛被拉了下來,卻是沒能看見馬車裡的人,不過武元慶這麼一提示,長孫澹也就明白馬車裡坐的肯定是武柔武順兩姐妹了。

“替我向他們道彆。”長孫澹收回了視線。

“你自己不會去啊。”

“有些事你是不會明白的,謝了。”武元慶罕見的沒有吱聲,誰心裡沒有點故事呢?

武元慶讓開了,前來送彆的人按照身份依次上前,第二個居然是陸新鴻。

“前麵的事有些……”陸新鴻先開口,不過被打斷了。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當時你我立場不同,所以難免的,不必掛懷!”處理傷疤有兩種方法,一是讓傷疤慢慢的好,這是大多數人的做法;二是將傷疤不停的揭開,疼啊疼的習慣了也就好了,當然這屬於非正常人乾的。

“到是我的心胸有些小了,來乾了此杯。”看來這陸新鴻早有準備,一大碗酒遞給了長孫澹。長孫澹要是將這碗酒喝下去的話,估計得暈了。

“好,多謝!”長孫澹端過酒來,撒了三遍,一次敬天,一次敬地,一次祈福,這碗酒也就基本見了底。

“哈哈,好氣魄。”陸新鴻卻是端起另一碗,一飲而儘。

兩人相視一笑,恩仇都順著酒業進了肚子,一笑泯恩仇,不外如是。

待得各位大大小小的官員或者官員代表送完,劉家鎮上的羅裡正也來了,這裡正的氣色卻是好了很多。

裡正先是一揖,長孫澹趕忙還禮。

“公子這就要回去了,我們鎮子聽說公子要走,特意派老夫帶了幾個後生過來給公子送行。”長孫澹對劉家鎮的貢獻可謂很大。

“老伯客氣了,些微小事,不足掛齒。”

“對你來說是小事,可是對我們來說就是大事了。”長孫澹不僅將瘟疫控製在了一個較小的範圍,更重要的是建立的很多的水泥窯,讓鎮上過上了好日子,如果現在再去的話,劉家鎮早就換了模樣。

“老伯,彆的我不說了,但是回去後你一定要吩咐他們將窯建在下風的方向,而且工人們上工時一定要戴上口罩,切記。”長孫澹再次叮嚀到,這是會出人命的,他知道環境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對於自己身邊的人或熟悉的人還是不要嘗試了。

“這個老夫記下了,我會想辦法的。”裡正現在還是這水泥協會的會長。

“公子要走了,也不知道還會不會再來我們劉家鎮,我們也沒有什麼好送給公子的,鎮子上的各家各戶都出了些布,給公子做了幾雙鞋,還有王壯士也有。”裡正已經有些開始哽咽了。

百姓是善良的,他們會記得你的一點一滴的好處,也許沒有能力給你什麼,但會記在心上。

送行還在繼續,有些長孫澹記得,有些長孫澹記不起來了,不是彆的原因,而是長孫澹有輕微的臉盲症,一個人如果沒有深刻的印象,需要記很多次才能記住,所以長孫澹也就有些輕微的社交障礙,這麼些年了,熟識的人卻是不多。

很多年後,當長孫澹回想起今天的場景的時候,都會唏噓感歎一番。

一輩子乾了很多的大事,和荊州城的事情相比,每一件的重要性都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可是隻有在荊州和江陵城的這段日子卻是最快樂的事情,不需要勾心鬥角,隻需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即可。

牽涉的利益少了,收獲的感情就會增多,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無緣無故的事情。

送君千裡終須一彆,再不舍,終須是要離開的。

長孫澹和王鐵膽二人上了馬,對著送行的人群揮揮手,一陣清風拂動了路邊的柳條,仿佛也在和他揮手……

(第三卷終了,長孫澹也開始要踏入長安城的漩渦了,各方豪強、大佬粉墨登場的時候到了,且看長孫澹如何應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