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毅力,九重嬌,斑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未央宮前殿是舉行大朝會的地方,莊嚴肅穆。

阿嬌本不想去,但實在是拗不過劉徹,隻得和他一起抱了兩個孩子往前殿去。

暮秋的下午時分,天光還大盛,卻是失了正午的耀眼璀璨,柔和澄清的叫人迷醉。

未央宮前殿宮門早已大開,宮中禁衛披掛執戟,威嚴莊重地從宮門口一直列隊到殿門口,望之即令人生畏。

阿嬌坐在輦內,耳聽得金鐘響玉聲聲沉重的聲音,眼角閃過衛士們盔甲在秋陽下折射出清冷的光輝。

從前記不起自己便是陳阿嬌時,便感慨自己正在恢弘的曆史中經遊。

如今這份感慨更甚,因為從前的她還隻是經曆曆史,而如今的她卻是改變曆史,甚至創造曆史。

這其間差彆,不可同日而語。

又感歎起張騫來,其人心性委實叫人敬畏。

整整十三年的苦熬啊,始終不改其誌,該是怎樣大的毅力才能叫他撐下去?

張騫出西域,在漢武一朝,乃至在其後兩千年的史書上都合該濃墨重彩的描寫。

伴著春陀的長聲唱喝,前殿終於到了。

劉徹牽著暠兒先行下去,阿嬌深吸了口氣,牽穩了手中的元暶跟上。

步到殿內,被急召來的文武百官已然是列的整整齊齊。

見了帝後,自然又是一遍山呼般的行禮問好。

待帝後落座後,執笏而立的百官中到底有對皇後如此隆寵竊竊私語起來的。

太皇太後涉政雖還猶在昨日,但諸呂之禍也還不太遠。

皇後也實在太受寵了,陛下將她日日帶到宣室殿也就罷了,如今竟帶到了未央宮前殿。

朝中為之擔心的臣子也不少,但好在皇後性子恬淡,並不如呂後般醉心權勢。

現下的後宮中更沒有能和皇後爭鋒之人,太子地位穩固。

想來,他日是沒有可能重蹈舊轍的。

是以,小聲感歎了幾句也就作罷了。

說到底,還是昔年呂後殺伐的威風到了今日還沒有徹底消散,隱隱地壓在人心頭,叫人談虎色變。

弄得朝臣們心生忐忑下,隻能時常互相安慰說皇後即便對政事偶有見解,也還稱得上見解不俗。

處事立場也是不偏不倚,半點沒有提攜後戚的意思。

這也便夠了。

“咚咚咚……”

金鐘響玉的聲音愈來愈急,這是張騫到了。

禦座上的劉徹牽著暠兒站起來,大臣們也都朝殿外引頸望去。

兩個模模糊糊的人影越走越快,越走越快。

到了殿門口,終於瞧清是兩個蓬頭垢麵、須發老長的人。

打頭的那個手舉著漢室符節,顯然是張騫。

朝中也不是沒有和他相識結好的,但此時都認不出這人是張騫。

這人身上哪還有半點昔日長安城中翩翩公子的模樣了,渾如一個野人。

也就隻有那份昂首闊步、大大方方的氣度,還是沒變。

張騫沐浴著一片沉默讚歎的目光大步到了禦座下的丹陛前,雙手高舉著漢室符節霍然下跪,哽咽著大聲道:“臣受命……為漢使出使西域……今歸來……向陛下複命……”

甘父亦在其後跪下,他深埋著頭,不叫滿麵縱橫的淚被人看去。

劉徹說不出話來,喉結滾動了好幾次,眼看淚就要湧了出來。

他忍住淚,揮手示意叫張騫起身,半響才微顫著聲音問道:“十三年了吧?”

張騫的淚頓時冒出來,他泣不成聲地點頭道:“回……陛……下……是……是……”

劉徹臉上滿是感慨,“十三年間,你音信全無,朕閒下來總想你到底是去哪了,總想啊,朕總想啊……”

話到這裡,他也終於落下了淚。

阿嬌在旁邊瞧的分明,忍不住跟著一塊心酸。

張騫撲通一聲又跪下了,嚎啕大哭道:“陛下!臣……臣……回來……晚……”

他也不知為何,今日的淚會如此磅礴。

在西域的十三年間,隻要記著自己是漢使,再多的血淚他都能生吞。

但一旦回到長安,回到他魂牽夢繞的地方,他的心便瞬間柔軟敏感,經不起一點觸動。

劉徹搖頭,含淚道:“不晚……不晚……”

君臣二人說到這裡,已然是哭的再不能成言。

便是殿內的百官間也是隱隱有低泣之聲,彆管他們平日裡是如何汲汲營營、各有所謀,但究竟心底都有家國榮辱。

當下見得國之使者,能有如此堅韌不拔、矢誌不渝的毅力,如何不為之感動?

阿嬌見劉徹哭,也忍不住跟著一塊心酸感慨。

元暶並不解為何滿殿上下哭成一片,但她也同阿嬌一樣,見著她父皇落淚,也跟著落淚。

在元暶小小的世界裡,父皇幾乎就是那無所不能的神明般,她還是頭一回見父皇落淚,想必是極大極大的事吧。

被劉徹緊緊牽在手中的暠兒忽地開口了,他的聲音稚嫩清脆,輕輕地劃破殿中感慨的氣氛。

“你就是張騫嗎?”

張騫伏在地上,聽了這一問仰起頭來。

他並不認得暠兒,但這大半年在的跋涉中他已經知曉了立太子之事。

太子是中宮於元朔元年所出,論年歲正是兩歲多,再加上被陛下緊緊牽著,其地位呼之欲出。

張騫不由心下一歎,才兩歲多的孩子見了這等大場麵半點不慌張,當真是天生的儲君之選啊。

他畢恭畢敬地點頭道:“回太子殿下的話,臣正是。”

暠兒也跟著點點頭,奶聲奶氣地道:“我父皇說張騫是個有大毅力的人,原來就是你啊。”

此話一出,滿殿人嘴角都忍不住微微上揚。

心下同張騫是一個想法,兩歲多的孩子能如此鎮得住場麵,不慌不忙問話的,實在不多。

劉徹心生驕傲,牽著暠兒慢慢走下丹陛,走到張騫麵前。

他鬆開暠兒,親手扶起張騫,感慨地道:“是啊,十三年!非心誌堅強、毅力驚人之人,怎能生生苦熬過來?”

張騫的淚又滾落下來了,暠兒有些不解地想到既然是有大毅力之人為何會哭個不停?

便是妹妹如今挨父皇的打,也從來不哭。

但他沒有再問,他看著父皇的淚又滾了下來,嘴唇囁嚅了半響道:“張騫!十三年啊!朕總算把你盼回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