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七章 驚詫,九重嬌,斑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要是他沒記錯的話,皇後比陛下大上一歲,越過年可就三十了。
雖說如今皇後風頭在後宮中無人可擋,又保養得當。瞧著那樣子至多也就二十出頭,但到底過了那最好的幾年,漸漸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就算皇後能永葆青春,這和陛下成婚了十多年。再蜜裡調油,也比不得剛大婚時的如膠似漆吧?
陛下還不能偶爾愛愛新鮮?
哪能永遠有皇後這後宮三千都是擺設,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日子?
說句要人命的話,當年太皇太後不也是獨寵於後宮,以嬪妃而為皇後,但年紀漸大後又患了眼疾,便開始失寵。
文帝後寵愛的年輕貌美的慎夫人,幾乎有要壓住太皇太後一頭的勢頭。
聽說有次宮宴,文帝執意要讓慎夫人坐皇後之席,為禮官所阻,憤而離席。
隻是,這嬪妃再受寵再得意,把皇後頂不下去又能如何?
這文帝去了,慎夫人在哪?倒是太皇太後風光了幾朝。
如今伴著文帝葬在霸陵受後人香火祭拜的,不還是太皇太後這個中宮皇後嗎?
是以,湯泉宮主事認為若是皇後真有失寵趨勢,反而是他獻好的時機。
正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這巴上了皇後,還怕以後沒有好日子?
湯泉宮主事越思慮越覺得,那女官就是憑著幾分姿色和年輕爬上了龍床,才惹怒了皇後。
人往高處走,水才往低處流。誰還沒個攀高枝的心呢?隻是也不想想自己有沒有那兩下子。
春陀喝了口湯,終於慢騰騰地開口。“是了,你還不知道呢。雪舞前一陣被許給了安內侯,早就出宮備嫁了——”
湯泉宮主事是怎麼都沒有想到竟然是這個原因,他瞪大了眼睛聽著春陀說下去。
“說起她,人家現在也不是女官了——這昨日安內侯的捷報傳回來,陛下大喜,問了館陶大長公主的意思後。由大長公主認為義女,追冊為翁主。唉,說到她,這滿宮上下誰不豔羨?這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春陀歎息完,望著湯泉宮主事滿臉不可置信的吃驚模樣,又有些好笑,“這也不是你消息不靈通,就是長安城中的王公貴族,此刻隻怕也才得到安內侯大勝還師的消息。”
湯泉宮主事身處離宮,消息閉塞。怎麼有地方去打聽皇後身邊近身女官的動向?誰又敢讓他打聽?
這是隨隨便便是誰都能打聽到消息的嗎?
也就是帝後昨天臨時起意要來湯泉宮,才有人急馬來報,讓他做好迎駕準備。
但他高興之餘,哪想的起打聽這些?
是以,雪舞雖是數月前就許給了安內侯。他卻是如今才在春陀嘴裡聽著準信,更是才知道安內侯又領兵打了勝仗。
春陀還在興高采烈地說著,湯泉宮主事卻隻覺得暈暈乎乎,恍如置身雲端,有種聽天書的不真切感覺。
“安內侯這一仗打的漂亮,斬獲了四千多匈奴。陛下高興的很呢,這不昨日先往霸陵和陽陵去祭告了祖宗,就順道來湯泉宮歇上一些日子,等安內侯快到長安再回宮。陛下這一陣,是實實在在心都快操碎了。好在,咱們大漢國運昌盛,勝了!”
匈奴人,在湯泉宮主事及眾多漢人的心裡。他們麵目可憎,嗜血如命。燒殺劫掠,無惡不作。他們既代表著野蠻,代表著凶悍,還代表著自立漢以來就深刻存在於每個漢人心中的屈辱。
年年送來的邊關軍報上麵那一連串冰冷卻又觸目驚心的死傷人數,是漸漸習慣了和平安逸的漢人心中最不願觸及的傷疤。
誰都不願意去想,為什麼泱泱大漢要靠宗室貴女和親來換取短暫的和平?
大漢的男兒,究竟在乾什麼?
他們的脊梁是不是彎下去了?
他們是不是忘了血性兩個字怎麼寫的?
即便去年衛青火燒龍城被封為關內侯,但漢民高興之餘又都不免有些隱隱擔憂:匈奴人吃了一次虧,該如何凶狠的報複?
這李廣將軍都敗了,衛青一個毛頭小子真的行嗎?
他這次是不是撿了匈奴人的空漏?
以後還能不能有這樣的捷報?
而無比期待勝利來洗涮恥辱的漢人,將會陸陸續續知道衛青大勝的消息,將會知道真正的將星是不以年齡資曆來界定!
大漢的滾滾鐵騎,終於越過長城深入匈奴,打了次痛痛快快的大勝仗!
湯泉宮主事滿懷激蕩下,又情不自禁地感概自己的愚蠢:皇後失寵之日,恐怕還遠著呢!
第二日,衛青大勝的消息一陣風傳遍了長安城時。全長安立時就陷入了狂歡,無數人為之歡呼雀躍呼,呼朋喚友去酒館裡慶賀,劈裡啪啦的爆竹聲更是不絕於耳。
朝臣們不管是主和派還是主站派,也都情不自禁地咧開了嘴。
政見縱便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利益思量。
但說起來,誰又願意年年聽那邊關死了多少大漢子民?誰不願意揚眉吐氣,昂首挺胸地站著?倒願意跪在匈奴人腳下,任憑淩辱?
是以,即便是最頑固的主和派,滿心想著戰亂一起禍國殃民。聽著這等捷報,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揚了幾分。
而隨之傳遍長安城的還有皇後身邊的女官雪舞被追冊為翁主的消息,市井中還隻讚歎天子對功臣的厚賞。有些深謀遠慮的朝臣們卻不得不仔細思量與之帶來的深刻影響:衛青徹底站在了皇後身後,成為了實打實的後戚!
而更讓他們深思的是:皇後會不會是下一個太皇太後?甚至——呂後——?
畢竟,衛青這顆將星有衝天而起的趨勢。
而陛下時常把皇後帶在身邊理事,皇後所出嫡子又被立為了太子,丞相亦是皇後一派。
這再過十年,太子站住了。皇後即便失寵,一旦起了弄權之心,也不是可以輕易廢之的了。
許多事,都需要防患於未然。
不然將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時,後悔就遲了。
隻是,話雖這麼說,到底卻也是隱然於各人心底的暗憂。
皇後尊貴榮寵,天經地義。何況皇後如今種種表現,都是賢後風範,哪能挑出毛病來?
朝臣們也不過是被諸呂之亂弄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心下想過也就罷了,轉而又為大勝高興起來。
丞相府中。
竇嬰抿了口酒,才對門口立著的家人子道:“叫他們回去,今兒概不見客。”
家人子躬身去後,下首的門口籍福道:“丞相,這是知道了帝後出宮,轉而來向您示好賀喜了。”
竇嬰捋了捋胡須,搖頭歎道:“會鑽營的,消息就是這麼靈通的可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