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兩百三十五章 錯過,九重嬌,斑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就在衛青直入匈奴祭天聖地龍城聖地的喜訊還在小範圍傳播,尚未在天下掀起狂潮時,匈奴王庭中軍臣單於卻早已為了這事大發雷霆。

“本單於還是第一次聽說草原上的雄鷹會被兔子戲弄了呢!祖宗聖地,就叫人一把火燒了!誰給你們的臉回來見我!“

軍臣的聲音一點點拔高,到了最後幾乎是吼出來的。滿麵通紅,額頭上青筋氣的一跳一跳。

“老上單於在時西擊月氏,殺月氏王,以月氏王的頭顱骨作為酒杯,西域莫不臣服!南下襲漢,曾經十四萬鐵騎直抵彭陽,先鋒人馬火焚漢國回中宮,遠哨鐵騎逼近長安!何等威風!結果父王傳到手裡後,就叫漢國的綿羊們把祖宗聖地給火燒了!”

王帳內靜極了,沒有人敢說話。

從龍城僥幸得活的匈奴騎兵更是把頭深深地低下去,不敢看人。

軍臣顯然是氣極了,胸膛起伏不停。眸子裡浸滿了駭人的火焰,他怒目四顧,像極了草原上的狼王伺機咬噬反抗者。

忽然,帳篷被撩開。

而後一個風輕雲淡的聲音響起來了,“單於說錯了,能火燒龍城的隻怕不會是綿羊,而是即將振翅飛翔的雄鷹,如若單於還這樣想,那這樣的失敗還會一次又一次!”

他迎著軍臣吃人的目光和群情激蕩的打量緩步上前,一字一頓毫無畏懼地說完這番話。

是中行說,老上單於在是最為信賴的謀臣。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單於去世後新單於即位,自然有自己的心腹要用。

但更重要的是,中行說是漢人!名副其實的漢人!

是老上單於同漢和親時作為公主陪嫁而帶來的黃門,他本身堅持不肯來,但擰不過朝廷。

心生怨恨下便到匈奴後即刻歸降,屢次獻計而成功後得到了軍臣父王老單於的信任。

其後中行說極力勸說匈奴不能沉湎於漢人送來的絲綢器物而縱情享受,又教單於左右疏記,以計課其人眾畜物。更是在匈奴對漢的國書中建議老單於倨傲其辭說“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敬問漢皇帝無恙”,慫恿老單於威脅漢廷加倍給予金銀財物,如若不從就在秋收時發兵入漢境中踐踏劫掠。

這些種種行徑倒也叫匈奴人放下了心防信任他,不少匈奴貴族進言說應該繼續用他。因為漢人才最了解漢人,但是軍臣始終對中行說不冷不熱,不複從前老單於在時的重用賞識。

軍臣始終不會相信能有人背棄自己的國家,縱然有恨也不該這樣全心與之為敵。

如果中行說真的是這樣的人,軍臣隻覺得惡心。

是以,他不肯用他。

但是現在被氣的七竅生煙之時,軍臣卻忽然有了些興趣聽中行說說說話。

他重重一拳砸在案上,濃眉一挑。

中行說會意,大踏步上前在地圖上比量著,“單於請看,衛青是從上穀出發而直入龍城,這中間有四百裡之遠,一個來回就有八百裡了!八百裡啊!單於,如入無人之鏡!從容而來,瀟灑而去。單於如果認為這還是僥幸還是偶然,那便錯了,這絕對是一隻正在茁壯成長的雄鷹!”

軍臣緘默下來,血紅漸漸從他臉上褪去。

中行說知道單於被說服了,而他也將再次啟用。

他臉上有了些淡淡的笑容,無根之人本就無依無靠如浮萍一般漂蕩在這世上。劉啟竟然還強製勒令他遠離故土,到這茹毛飲血蠻荒未開的匈奴國中。

有生之年,他絕不會善罷甘休!

良久後,軍臣單於終於冷靜下來環顧著匈奴貴族們沉聲道:“從今後,衛青也勉強算是我匈奴能看上眼的對手了!”

匈奴貴族們點頭中一名少年站出來,是軍臣單於的兒子於單王子,左屠耆王。

匈奴謂賢曰‘屠耆’,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是以,於單乃是匈奴人眼中理所應當的未來單於。

於單沮喪地站在軍臣麵前,當著一帳網工貴族承認自己的錯誤。“漢將李廣的逃脫全在兒子身上,還請父王予以責罰!”

說起李廣逃脫,還是在於單的親自看守下逃脫,更彆說派了幾百騎兵去追也是無功而返。軍臣剛剛緩和下去的臉色重新繃緊,他眸光寒冷,什麼話也沒有說。

於單能感受到父王的失望,再次望前站了一步。“兒子知錯!願受責罰!”

短暫的氣氛凝固後,中行說站出來說話。“還請單於恕王子無罪,王子畢竟還年少,也不是有心之過。”

他心中明白,護子是人之天性,更何況於單主動認錯軍臣心中怕是已經心軟了,隻是苦於沒有台階。

他說完後果見軍臣微微揮手示意於單退下不予追究,中行說微微一笑,繼續道:“大單於不夠了解漢人,不知道漢人對麵子的重視!臣可說李廣留在這裡和回去之後差彆不大,縱使李廣自己不羞恥自殺,漢朝皇帝也會給他一個痛快!”

軍臣終於笑了,“漢人真是奇怪,能在幾倍敵人中得以生還,實在有勇有謀。這樣的英雄,不該殺。”他側頭向左手邊的匈奴將軍,“既如此,那便不要襲擊雁門。讓李廣帶著自己戰敗被俘的消息去見要麵子的漢朝皇帝吧!”

這一天隻是普通的一天,於軍臣也不過是放棄了襲擊雁門重新把李廣俘虜回來的決定而已。

雖說有點可惜,但想想這樣一個名將被俘後逃回去漢皇帝會怎麼處置他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他不知道,命運就是這樣弄人。

等他垂老時,回憶起一生,會驚訝而追悔不已地發現這樣一個簡單的決定,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匈奴的命運。

因為,彼時漢朝皇後在雁門,而漢朝皇帝更是幾十騎便出了長安城去親迎。

他如果能知道這個消息,急軍南下,幸運的話能活捉漢帝,最差也能引起漢國激烈的動蕩。

但很可惜,永遠也沒有這個如果。

遠在雁門的李廣還不知道自己誤打誤撞中逃過了一次襲擊,而且在軍報送出去後略作休整他們便揮師回京了。

縱然傷還沒有好透,但想著軍中有皇後,一刻也不敢耽誤。

路上走了三四天後,終於到了太原,便在此歇上一夜。

皇後到底是女子,又是玉葉金柯的出身,哪受得了日夜不停的行軍。

李廣安頓好了皇後,剛鬆了口氣。回到營中準備去看看兒郎們,李椒卻是一臉凝重如臨大敵地把他拉住,低聲說:“阿爹!陛下來了!”

李廣大驚,乏意儘去。(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