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不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134章 雍王府,娛弄天下,獨不憂,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十三皇子李鯤碩,住在城東雍王府,雍王府算是眾多皇子府中,最奇葩的一個。
其他皇子府,大多有重兵把守,而雍王府,卻幾乎是對所有人開放的。
除了看門的幾個兵將之外,隻有一個門子,把守著皇子府的門戶。
原本的武賢,和十三皇子隻能算是泛泛之交,這還是得益於十三皇子為人敦厚,從沒有的罪過任何人。
故而對原本的武賢那樣的紈絝子弟,也相當的包容。
在武賢的記憶中,十三皇子的雍王府,他其實頂多也就來過那麼兩三次而已。
今天,武賢就是希望能根據記憶中的線索,對十三皇子進行一次初步的判斷,看十三皇子到底是不是可堪大用的王者之才。
守門的將士,當然知道武賢其人,見這位稀客到雍王府求見十三皇子,各個都很驚訝,但是按照十三皇子的交代,他們也沒有阻攔。
是的,十三皇子說過,沒有極其重要的原因,不準閉門謝客,武賢算是抄著了。
“誒,那不是武臣家的敗家子嗎?怎麼來十三爺這兒了?不怕被罵個狗血淋頭嗎?”
“什麼敗家子?你說的那都是以前的事兒了,沒聽說嗎?江南一行,這位公子哥,可是大展拳腳啊,立刻鹹魚翻身,全天下都在傳說他的威名!”
“真的假的?敗家子還能有啥威名?不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就是好的了!”
“你不知道,來來啦,我告訴你啊……”
……
武賢剛進了雍王府,這守門的就開始議論紛紛,有知情者,將他在江南的所作所為說了出來,讓其他人都大吃一驚,有些懷疑,也有些讚賞。
“若真是如此,那算他還有點兒良心!”
“切,道聽途說,我還說武臣不貪了呢!”
“你還不信,咱們打個賭,以咱們十三爺的脾氣,如果這武賢真的還是那個敗家子,肯定用不了盞茶功夫,就要被趕出來。
如果我說這事兒是真的,那十三爺肯定會禮遇有加,怎麼樣,賭不賭?”
“賭就賭,我就不信,十三爺這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主,會容得下這麼個紈絝子弟,在他府上,多做逗留!”
“行,你說的,二兩銀子,誰輸了,誰請一頓花酒!”
……
他們的話,武賢當然沒有聽到,他正沉浸在雍王府的景致中,深深地被震撼著。
這裡沒有奇石險水,但是假山小池的設計,卻又那麼的深邃。
表麵上看來,似乎山勢平緩,但仔細看,卻發現山勢連綿不絕,層巒疊翠,幽幽暗暗之處,必能曲徑通幽。
看完山則觀水,小溪潺潺泉水涓涓,並無半分異樣。
但見落紅一瓣,瑩瑩墜落,怎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剛一接觸水麵,連個旋兒都沒打完,就沉了下去。
如此平靜的水麵,卻暗藏如此凶險的殺機,真是令人驚詫!
觀山識人股,觀水知人魂,看來十三皇子果然是深藏不漏啊!
這一番走下來,武賢心中大概有譜了,由人引著,踏進中廳的第一刻,武賢又納悶了。
這樣一個有城府的皇子,怎麼會喜歡這麼爛俗的布置?
進了中廳,抬眼見得是副自然風光圖,雖然水墨畫顏色單調,但武賢還是在其中看出了濃濃的“春意”。
一副對聯高掛,左書“花鳥魚蟲天然趣”,右和“兒女情長彆有意”,好嘛,簡直趕上青樓了都!
左邊廳裡掛的都是西廂、金瓶的手繪,右邊廂裡張的都是紙醉金迷的詩,前麵堂裡列的都是五彩斑斕的瓷器,後麵室中陳的都是坦胸漏乳的陶塑……
這哪裡堂堂皇子府,這根本就是鶯歌燕舞的煙花地啊!
武賢腦子有點兒亂,到底十三皇子的真麵目是什麼樣的?
一直發著呆,連下人奉茶進來都沒察覺,武賢看著堂內掛著的那副花鳥蟲魚圖,雖然不大懂得欣賞水墨畫,可是這幅畫總是讓他覺得有點兒不一般。
正這個時候,忽然聽到內堂十三皇子的聲音,“原來是武賢兄弟啊,快,快坐,剛才有點兒要緊事,千萬擔待些!”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從這聲音中,武賢多少分辨些,至少十三皇子是個平易近人的主兒。
正想著這空,從後堂轉出一個年輕人,甩著泥腿子,擦著滿是泥的手。
這……
這是什麼要緊事啊?
“冒昧來訪,耽誤了十三皇子的事兒,多有攪擾,望十三皇子見諒!”
武賢說的自己都有點兒惡心了,然而,為了長久之計,先忍一時吧。
“哪裡的話,快,快坐!”十三皇子格外的熱情,讓武賢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既來之則安之,武賢也沒多話,大咧咧坐下。
坐下的過程中,武賢發現,十三皇子並沒有坐到主位上。
而是緊挨著武賢,在客座上坐了下來,僅僅是這麼一個小動作,已經讓武賢覺得十三皇子親切了許多。
“兄弟你江南一案,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本王聽聞此事,也是倍感欽佩,沒想到啊,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兄弟你真是讓本王吃驚啊!”
十三皇子一通吹捧,武賢並沒有覺得他半分做作,相反還覺得有一絲驕傲,但旋即心裡一緊,沒想到,就這麼不知不覺間,被十三皇子鑽了空子。
人的心裡總是很奇妙的有種防備姿態,而十三皇子在不知不覺間,讓武賢卸下放手,不得不說手段之高超,讓人膽顫。
不過提起江南案,武賢的確對十三皇子有些顧忌,其中緣由,說來話長。
江南案,各級主從案犯,共計七十五名,其中,隻有三名官員僥幸逃脫。
第一便是武臣,仰仗的是正德帝的偏愛,借籌備皇太後大壽的名頭。
第二個是元縣知縣陳有大,靠的是不起眼,且見風使舵的速度夠快,而且敢接了武賢狀告整個江寧地區大半官員的狀子,這才讓正德帝法外開恩。
第三個,正是江南案江寧地區的罪魁禍首,江寧副都統衙門副統領鄭澤鐸。
他算是最幸運的一人,也不為過。
彆人都是戴罪立功、暫時降級留用,以觀後效,而鄭澤鐸呢?
他簡直都要逆天了,官職雖然降了,可是從地方給拉到了京城,這可是多少官員夢寐以求的。
而且,暫歸禁軍編製,這更是個美差。
人家靠得是什麼?還不就是姻親?
沒錯,鄭澤鐸本是十三皇子生母,令妃娘娘的表哥。
母憑子貴,令妃娘娘又因十三皇子的緣故,頗受正德帝的寵愛。
今天,武賢來到十三皇子的雍王府,大部分原因,還就是衝著鄭澤鐸的事兒來的。
“草民怎敢居功?上有皇上聖明,中有紀大人從中指點,草民隻是個跑腿送狀子的,還做的戰戰兢兢,幸好鄭大人並未受到牽連,不然草民實在不敢再見十三皇子的麵啊!”
武賢這是主動求和了,雖然他本心並不想如此,可是形勢逼人,為了長久考慮,做些讓步也是值得的,尤其是十三皇子態度尚且曖昧不明。
直接說出來,或許正好可以探聽下十三皇子的意思,武賢說完,偷眼去瞧,果然,十三皇子臉色驟然一變。
武賢心裡一緊,不好,該來的總是躲不掉。
看來,今天雍王府一行,總要說出個四五倒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