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三十九章:扶桑行省、新商法,黃天之世,羅小明,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邪馬台的使臣遇到遼州艦隊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和公孫康待一起。 通過交談,他們也明白了那個曾經和他們隔海相望名為“漢”的龐大帝國如今已經覆滅。 而將其取而代之的國家正是“明”國。 而明國如今的君主,則是許安,尊稱是道君,而非是皇帝。 邪馬台的使者在聽了公孫康講述的關於許安事情之後,直接是將許安認為和他們的君主卑彌呼一樣都擁有神力,都是神靈。 邪馬台的使者麵對著許安無比尊敬,上百艘戰船給與他們的衝擊實在有些過大。 而港口之上,當時許安帶來的一眾全副武裝的甲兵更是讓邪馬台的眾人瞠目結舌。 軍港督府之中許安在督府內會見他們的時候。 難升米和都市牛利兩人坐在坐椅之上,顯得極為不安,難升米坐的很不舒服。 一是因為許安的威勢,二便是因為他們習慣了席地而坐,對於坐在這麼高的椅子之上一下卻是難以習慣,這坐椅怎麼坐都不舒服。 督府之中那些身穿著鐵甲,按配著腰刀的武士更難升米們感到畏懼。 他們從港口走到督府的距離,所遇到的軍卒若是到了他們的國家,都可以輕而易舉將他們國家給消滅。 許安記得邪馬台國之所以滅亡不是因為內亂,而是因為外患。 而最大的外患就是與之一直對對立的狗奴國。 狗奴國與邪馬台國素來不和,兩國之間一直發生衝突。 原本的時空中,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於正始八年派遣載斯、烏越出使曹魏,陳述兩國交戰情況,請求魏國派兵援助。 許安從這一情況做為切入點,在交談的時候提了出來。 邪馬台的使者隻以為許安能通鬼神,跪地下拜,請求許安派兵援助他們對抗狗奴國的戰事。 許安順口便應了下來。 區區狗奴國,覆手可滅。 甚至連親自派兵都不需要,就可以擊敗狗奴國。 當許安表示將會派出大軍剿滅狗奴國之時,難升米感激涕零,伏首下拜。 不過許安隻肯封邪馬台為侯國,其國主封為歸義侯。 難升米對於的稱號提出了一些異議,邪馬台之所以派遣難升米前來作為使臣,便是因為難升米精通漢文化。 漢文化在邪馬台國也算是貴族的一門必修課。 許安直截了當說,對於藩屬國、附庸國,現在隻能封侯,不會封王之後,難升米還是沒有繼續堅持。 這位道君可不像書上記載的那些漢帝國的皇帝一樣不太喜歡擴張自己的勢力。 他在公孫康旁邊的時候,每次聽到的都是關於各地交戰的消息。 似乎明軍剛剛又擊敗了北方的國家,並將其消滅,將其土地也占據了下來。 之前邪馬台國和其隔海相望的三韓國有所交流,但是就在前幾年的時間,三韓國卻是被一支自稱為“明軍”的軍隊給擊敗,國家因此覆滅。 明帝國的這為道君,似乎極為熱衷於擴張帝國的疆域…… 這一次卑彌呼之所以派他們前來覲見朝貢,就是想要知道一下他們這個新鄰居的想法。 本來因為和狗奴國的戰事,一直沒有怎麼和外界交流。 但是明軍已經開始在對馬島修築軍港,甚至有時候在海麵之上,都能看到明軍的高大軍艦,更是讓邪馬台國的眾人感到惶恐不安。 說實話,邪馬台的眾人都感到十分恐懼。 他們害怕有朝一日,那些自稱為“明人”的人會駕馭高大的戰船,渡過大海對他們發動戰爭,攻破他們的國都,覆滅他們的國家。 無論如何都是贏不了,難升米不是蠢人。 所以他隻是提出異議,但是卻並沒有堅持,生怕觸怒了許安。 對於許安開出的條件,也是幾乎全部答應,除了少數的幾點,難升米說要上報他們的國主,許安也沒有太過於難為難升米。 不過大致敲定了幾點協定。 其一,邪馬台每年都要定期上貢。 上貢不需要美人、武士,而是需要上交一定量的金銀、倭錦和海珠。 其二,邪馬台的國主要上表表示臣服,並奉明國為主。 其三,邪馬台國的國主繼承人繼位,需要明庭的冊封才能合法繼承國家,繼承人的人選,明庭保證絕不乾涉。 若是有人篡奪國主之位,明庭也有義務出兵為原本的法定繼承人重新奪取國主之位。 其四,明庭將會派兵協助邪馬台國進兵,剿滅狗奴國之後,明庭有處理狗奴國全部戰俘的自由權限。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許安簡單的了解了一下邪馬台國現在所占據的疆域,隨後便發現,邪馬台國對於東夷島的認知都不完全。 於是許安命人拿出了輿圖,指著東夷島的地圖,要在邪馬台現在沒有占據的地方設立新的行省,名為扶桑行省。 這一要求,自然是得到了難升米的反對。 難升米雖然是第一次看到輿圖,但是他也明白若是這些地方被明廷收走了會如何,這些土地在他想來應該都是他們國主卑彌呼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占。 許安並沒有在意難升米的反對,他隻是讓難生米去好好和他們的國主卑彌呼商議一番,給了難升米一定的時間。 但是許安話裡話外毫不掩飾威脅之意,並且表示,扶桑行省一定設立,無論是誰都不能改變他的看法。 若是這條協定不能簽訂,那麼之前的約定全部作廢。 到時候和邪馬台談的就不是他本人,而是明軍的戰船。 再者說,那些沒有土地本就無主。 之所以告知他們,隻是邪馬台是作為附庸國,才知會一聲,是通知,而不是征詢許可。 難升米反複權衡之後最後還是應了下來。 整個邪馬台能夠用於海戰的戰船不過三四十餘艘,戰船矮小,根本無法遠航。 這次來使,為了充當牌麵,已經是將國內能夠拿得出手的戰船儘數拿了出來,但是仍舊想去甚遠。 其實這藩屬國他們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他們沒有選擇。 難升米並不認為許安所說的派戰船和他們交談是許安的空口威脅。 那對馬島上駐紮的明軍,還有港口之中停靠的那些大型戰船可不像是空架子啊…… 隨後許安命隨軍工匠立時鑄金印一枚,帶紫授,授予卑彌呼為大明歸義侯,又授難升米為率善中郎將。 難升米領旨謝恩之後,此事也算是告了一段落。 不過許安想了一想,讓難升米不要急於回去,讓難升米跟隨著自己南下進攻漢軍。 說實話,東夷島在這個時代還是太遠了。 海上的風浪阻止了東夷島和大陸的交流,也是其一道天然的屏障。 若是整個島上的原住民反抗的話,那麼也是一件不小的麻煩事。 畢竟東夷島山區眾多,海岸線漫長。 往山區一鑽,成為了流寇,或則是往無人的海島一鑽,成為了海盜,到時候東夷島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無人島,或許就將會成為消耗明軍軍費的無底洞。 確實是有著這一可能,既然如此,那就彰顯一波武力,讓邪馬台國徹底的心服口服。 有邪馬台的支持,明庭可以用一場代理人戰爭將整個東夷島全部吞並,建立新的行省。 代理人戰爭也比自己親自參戰要消耗的錢財少得多,己方也沒有什麼傷亡。 所以許安準備讓難升米等人見識一下明軍是如何作戰,讓他們清楚的明白差距所在。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如今明國國內人數太少,連年的戰亂,還有各種各樣的騷動、災荒使得漢帝國的人口不斷的減少。 許安占據的漢地七州一共也不過兩千多萬人,距離三千萬都還有不少的人數,得算上新設置的行省和附庸國的人數,全部加在一起才堪堪有三千萬的數量。 這其中包括北地、西域、遼東、南疆四地。 漢帝國的精華如今其實都在中原五州,冀、兗、青、徐、豫,荊州還不是後世的魚米之鄉,隻有荊北的南陽郡開發的較好,原先統計之時就有三百萬人左右。 如果算是世家豪強家中隱匿的家奴,還有沒有人權的奴仆,隻會更多。 漢帝國現在納稅的人口有一千多萬,但是實際上算上隱匿的人口,奴仆等等隻怕也要逼近兩千萬這個大關。 不過,漢帝國對於這些人力不可能全部使用,世家豪強很難在這一方麵鬆口和讓步。 而就算是劉協再如何的有魄力,再如何果決。 他都沒有辦法革自己的命。 如果現在中國之地有一億人,兩億人甚至是四億人,就算是將疆域擴張到亞洲許安都敢去想想。 這個時代,人口就是衡量一個國家的重要數據。 國家的人多,才能占據更多的疆域,才能將這些疆域真正的掌控自己的手中。 疆域多了,資源便也越多。 依靠著絲綢之路,如今明庭靠著這條路的貿易大賺特賺。 絲綢之路、還有北地的交易,各地公共設施的修建,低廉的田稅,工坊的興建,使得大量的錢財流入民間,也使得民國國內的商業越發的繁榮昌盛。 正因此,明國國內的法律也得到了相應的改革。 法部主官魏律親自主持了法律,召集國學院的學生,與戶部、工部聯合一起編修了一本新的法律。 法律的內容是保護工人的合法的權益,以及商業之上各項條條框框。 雖然許安在國內鼓勵經商,但是也不能讓那些商人沒有任何的束縛,徹底的放飛自我。 生產廢弛,商品短缺,於是囤積居奇,坐地起價成了賺錢的不二法門。 沒有任何調控的市場經濟,必定會滋生這樣的怪相,這是曾經在漢武帝時期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史記·平準書》中記載有一段話。 “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 《史記·貨殖列傳》之中也有描述:“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 背本趨末,國家因此而陷入混亂。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若是大家都去經商,而不想去種田,那麼必然會引起國家的動蕩。 所以許安才用法律去保障勞工的權益,同時對大商人施加重稅,不允許其苛刻對待勞工。 許安不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他很清楚一開始的就應該做什麼。 也清楚若是不去做的話,會引發什麼樣的混亂的後果。 有些危險就要扼殺於萌芽之中,否則將來若是危險發展壯大,嚴重甚至可以動搖國本。 現在的大明正在飛速的發展之中,各項的問題也因此層次不窮。 明庭的戶部如今大部分其實是依靠礦業和貿易以及商稅,田稅大部分都是收取的實物,沒有兌換成銀錢。 從另一方麵也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同時規定了市場價,商人不得低於市場價收購糧食,官府也設了專門的糧行收購糧食。 沒有了苛捐雜稅,當民眾的生活富足了之後。 明庭的人口也因此迎來了極大的增長,短短的數年的時間,新生兒的降生的數量便如同井噴一樣上升。 而華佗開辦的醫院學院,就在這個時候起了作用。 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在各地教授穩婆應當如何接生,極大提高了順產的待遇,減少了生育的死亡率。 雖然之前法律禁止棄嬰,溺嬰,但是考慮到地方上的問題,不可能全部麵麵俱到,很多家庭誕生了女嬰可能仍然會拋棄和溺死。 本來許安一直在考慮這一問題,但是邪馬台的使者到來,卻是讓許安得到了破解的辦法。 破解的辦法其實很簡單,許安心中也早就有了腹稿,隻是這一切都需要一樣東西——錢。 而邪馬台的使者此次前來,東夷島上的金山銀山便指日可待。 而挖礦自然也有足夠的勞工,剿滅狗奴國,正好可以讓狗奴國的人前去挖礦。 於是許安發布了一條政令,凡家中生下女嬰者可以獲取一定的免稅,並且根據女嬰的年齡,在八歲和十六歲之時提高免稅的額度。 而如果是女嬰誕生後不久便夭折,那麼便取消免稅,以防止有人逃稅漏稅。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仿佛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裡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彆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麵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麵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黃天之世更新,第八百三十九章:扶桑行省、新商法免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