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天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再見貂蟬,回到三國去種菜,夜色天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平六年四月戊午。
何進在控製西園及兩宮禁衛後率百官入朝拜祭靈帝,並強行立皇子辯為帝,年十七。尊皇後曰皇太後,太後臨朝。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渤海王。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
衛尉蔡邕遷光祿勳,袁紹兼任上軍校尉總管西園兵馬,同時將許攸、朱靈等人儘數調走,劉備重掌執金吾府。
何進看似掌控朝廷實則波濤暗湧,關西士族不甘失三公之位,黨人對朝政權利有更大的斥求,十常侍不甘心就此落幕。
蹇碩最終還是成為十常侍的替罪羊,十常侍在何後麵前一陣痛哭流涕成為打消何後的疑慮。
“那本宮就問爾等一句話,爾等可要實話實說。”
“太後請說,奴婢等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哼!那劉備可曾與蹇碩一起同謀?”
“這……?”
丟卒保車乃是常態,十常侍已丟了蹇碩,再丟劉備無疑是把所有兵權都推讓給何進,可若要保住劉備,誰知道何後是不是要成心惹事。
“在宮中時奴婢不曾見劉備與蹇碩密謀,二人離去則不知。”
郭勝出言,劉備跟他無親無故,他自然犯不上為劉備說話。
這廝在挑事,張讓跟趙忠心中頗不舒服:“是也!”
何後輕笑一聲道:“既然沒有便好。”
劉備在新帝繼位後一直蹲在執金吾府整頓金吾衛,借口還京師一個穩定的局麵,實則不願入宮,免得碰到劉瀅。
“執金吾,太後有請。”
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劉備不想入宮,太後卻請他入宮,真是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啊!
“黃門,容我換身衣服。”
劉備跟黃門入宮,一邊想著該怎麼跟董太後說,劉備雖未入宮,可宮內傳來消息:十常侍死灰複燃,董太後與何後已有彆苗頭的意思。
二人各自垂簾聽政,大肆拉攏朝臣,鬨得京師烏煙瘴氣一片,宦官一黨又氣焰高漲。
想想曆史上董太後的結局,劉備覺得應該提醒董太後收斂一些,何必成為十常侍的棋子跟何進鬥呢?應該反過來,指示十常侍這幫牆頭草去對付何進才是。
劉備想著對策,入宮後卻覺得越走越不對勁,忙問道:“黃門,這是去哪?”
“去見太後啊!”
那小黃門收了劉備的玉飾,理所應然的說道。
太後,董太後住的宮殿不在這邊吧!
劉備突然驚醒,不會又是一陰謀吧!腦子裡現出許多小說裡的情節,陌生的宦官、陌生的道路,這分明是走在陰謀的路上嗎?
“哎呀!哎呀!”
劉備突然抱肚大叫。
那小黃門忙道:“劉侯,劉侯,您怎麼啦?”
“肚子突然疼痛難忍,啊呀!痛煞我也!”
劉備一個勁的喊痛,你要陷害我,我裝病不跳坑就是。
“啊?”
那小黃門一臉驚呆的模樣:“劉侯,太後還在等您呐!您看看您還能走嗎?”
“腹痛難忍,走不成路也!”
劉備一邊說著,一邊滿頭大汗,看情形真的是肚痛難忍,而且臭屁連連。
劉備道:“黃門呐!你看吾腹痛難忍又惡氣難止,去見太後豈不是玷汙了太後的宮殿?”
“那這該怎麼辦?”
那小黃門急得直轉圈。
“要不,黃門替某向太後告個假,代某病情好轉些再去覲見太後。”
劉備說著將手慢慢挪向刀柄,以防那小黃門狗急跳牆刺殺自己。
“這,要不,劉執金吾在此稍待,某去稟告太後再作處置。”
“也好,不過某腹痛的緊,黃門與太後細說,想必太後能理解。”
“那劉侯稍待。”
那小黃門說著,便大步朝外奔去。
劉備看著那小黃門走遠才裝著站起,好一會才舒口氣往外走。
剛轉身就碰到一宮裝侍女,劉備還沒來得及道歉,便聽那侍女冷嘲道:“劉侯的病好的真快。”
劉備頓時明白這宮女看到了剛才的一切,正像解釋一二,忽然瞅到那侍女的容貌頓時驚呆。
劉備自認見過不少美女,大家閨秀如蔡琰、甄宓、甄脫,小家碧玉如簡淽,英姿颯爽如嚴若兒跟黃蝶舞,雍容華貴如何後。
從沒見過仙氣如此女這般的人物,一時看的驚呆。
那侍女被劉備看的臉紅,薄嗔道:“劉侯,請自重。”
“呃!”
劉備一陣尷尬,從轉生以來自己還沒失態過,今天這是怎麼了?
“姑涼如何稱呼?”
“哼!奴婢乃太後女官貂蟬,劉侯既然無事就跟奴婢去見太後吧!”
那侍女怒道。
劉備從來不知道一個女子發怒也怒的這般好看,頓時點頭:“好,貂蟬,貂蟬!”
劉備突然一驚,貂蟬,美人計裡的貂蟬,離間董卓與呂布的三國第一美人兒貂蟬。
貂蟬,皇後身前的女官名,專司官員帽子上的貂尾。
貂蟬並非人名。
劉備聞聽貂蟬之名,心中警惕之心大增,這可是位禍國殃民的主。
“劉侯,請吧!”
貂蟬輕輕一指,在前引路。
“好吧!”
劉備看著貂蟬曼妙的身軀遐思紛飛。
“劉侯,請自重。”
劉備的注目禮讓貂蟬極為不自在,都說劉備乃仁義君子,沒想到卻是道貌岸然之輩。
第一次見他夥同宦官滅了呂公(呂強)一家。
第二次見他,喝點大醉跟張寧發生關係。
第三次見他,竟然裝病,而且還這般色眯眯的模樣。
貂蟬心中對劉備的恨意直線上升。
劉備頓然察覺自己的失態,視線移開不久又被貂蟬曼妙的身姿給吸引過來。
貂蟬幾次嗔怒不見效果,隨即裝作不在意的模樣。
“臣備參見太後。”
劉備隨貂蟬走,到地點後才發現是何後詔見,虛驚一場。
劉備想到劉辯繼位,何後自然就是皇太後,董太後就成了太皇太後。
漢朝的太皇太後曆來有弄權的先例,遠如漢武帝時竇太黃太後,近如靈帝時竇太皇太後,與竇武一起把持朝政。
“劉執金吾不是腹痛難忍嗎?”
何後明顯得到劉備不能來的消息,冷著臉道。
劉備道:“臣乃舊疾,來的快去的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