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月將圓,重生帶隻嚶嚶怪,劉少衝,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他人對葫蘆長勢的懷疑,林牧絲毫也不擔心。
農家的奇事多了,尤其涉及到莊稼,幾十斤的大西瓜、大半米長的冬瓜,偶爾也能見到,其他人頂多羨慕一下自家的好福氣。
五個葫蘆,林牧摘了那隻,其他的正好給四小一人一個,夏天來了,當水壺正好。
林牧也不著急,將葫蘆掛在外麵,等著其慢慢脫去水氣,到時候就能用了。
“哼哼哼,者行孫!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林婷婷拿著自己的葫蘆,神氣異常地對著林歡問道。
林歡配合無比:“爺爺在此!”
“我打死你!”
小院裡登時鬨成一片,幾個小孩,因為一隻尋常的葫蘆,開心地能玩一下午。
或許多年之後,這些小孩會完全遺忘今天的經曆,就像從來沒有發生一樣。
但林牧卻永遠記得,如今陪伴家人時的點點滴滴……
……
“唉!兒女難養啊!”
長兄如父的林牧歎了口氣,從樹下取下葫蘆。
這些天來,他一直沒有空閒,且不說照顧小弟小妹,單隻是麥收將至,就耗費林牧絕大部分精力,跟著二大娘,認真學習農事的知識。
在這樣的勞累下,靈氣葫蘆,倒是給了林牧一個驚喜。
許是因為《靈氣葫蘆》的特殊,自己這個葫蘆不僅成長快,連著風乾速度,也是大異尋常,遠遠超過四小的葫蘆,隻不過一個多星期,裡麵的瓤就已經鬆乾一片,明顯已經陰乾透了。
在葫蘆頭上畫了個圈,小心地切開一圈,摘掉開口後,林牧就是一奇。
這麼久的陰乾,葫蘆裡本該悶燥一片,但此時其透出的氣息,卻是清涼異常,仿佛裡麵放著幾塊冰一樣。
從二大爺家拿的軟木,被林牧做成葫蘆塞,裝滿水後,塞住掛牆上!
其產生效果,正好是12個小時,傍晚掛上,第二天就能用。
清亮的井水,似乎變得更加剔透,在陽光下濺起明亮的水花,澆落在院子裡的黃瓜根上。
風吹著菜葉,旁邊一隻母雞“咯咯”了兩聲,對著濕潤的泥土一啄,一粒小石子就被它咽了下去,也沒見它對這水有特彆的喜愛。
林牧有些失望。
“驚蟄十二變”,被肉蛋用來“野雞變”也就罷了,自己培育出的這個小葫蘆,難道也就是弄來玩玩,夏天能喝上一口冷水??
失望的情緒,到了第二天,變成了訝異。
一群雞鴨,圍在菜地邊上,地麵飄落的零散菜葉,已經被它們啄搶個乾淨,
如果不是肉蛋下了嚴令,以及林牧平日的引導,讓院裡的雞鴨不敢禍害菜園,林牧估計自家的菜就完蛋了!
一葫蘆水,隻夠澆幾個黃瓜,林牧仔細觀察,果然發現了一絲異常。
那些長大了的黃瓜,原本已經脫離幼生期,整個黃瓜身體都不複緊繃,顯得有些疲軟,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現在,林牧卻明顯感覺到其異常的變化,上麵的嫩刺,已經又長了出來,雖然小,但卻頗為紮手,讓人一碰就有種觸電般的感覺,不像成年黃瓜那樣習以為常。
林牧沒管它,把葫蘆裡的水澆向了旁邊的蕃茄。
接下來的幾天,林牧將菜園澆了一遍,再回頭看時,變化就已經很明顯了!
最早澆水的黃瓜,一個個並沒有再長大,林牧摘下一根放清涼的井水裡,稍一猶豫,就有些擔心,也有點期待地把右手往黃瓜上一擼,從頭至尾!
浸過水後,黃瓜上的毛刺已經不再那麼紮人,但依舊給手心帶來一種麻不麻、癢不癢、疼不疼的感覺,如果非要形容,就像是給手掌做了一次深度按摩,極是舒服。
這種感覺,城市裡菜市場上的黃瓜,是根本體會不到的。
將黃瓜尖上的黃瓜花抹掉,林牧輕輕咬了一口,牙齒剛剛咬破黃瓜尖,一聲清脆的“咯哢”聲,就已經順著口腔肌肉的震動,傳進了腦海裡,帶來一種最簡單的幸福感。
肉質更緊脆了!
最美味的黃瓜尖吃掉後,林牧“哢哢”幾口,又咬了兩三下,幾乎是牙齒才一碰到黃瓜,那黃瓜就順勢裂了開來,嚼起來“咯吱咯吱”的。
“唔,這可比大部分水果都好吃了……”林牧極為滿意,“雖然隻是味道上的提升,但這還隻是澆了一次,如果從小開始培養的話,長久食用這些蔬菜,起碼身體康健、延年益壽吧?”
林牧的想法,得到了驗證。
在農村,蔬菜就是小孩的水果,不要說黃瓜蕃茄,就是剛剛長大的茄子,清脆多汁的蘿卜,飽滿緊繃的豆角,生吃起來都極為美味。
小弟小妹同樣如此,半下午摘了根黃瓜吃時,就是眼前一亮,對菜園裡的其他蔬菜,同樣垂涎三尺。
林牧不樂意了:“吃飯時不好好吃,整天淨吃這些零嘴!婷婷你看看你一個小姑娘家,‘啃吃嘴’都吃出來了,真要是吃成小胖妞,以後可彆再讓我背你!”
不訓不行,兩個皮孩子就沒一個省心的,要是不訓,林牧敢保證自己這些青菜,幾天就能被他們禍禍完。
“啃吃嘴”,是當地的方言,形容一個人貪吃,如同一些動物在腮裡存食物,以致雙腮都有些撐起,在小孩身上倒是很可愛。
小妹扁著嘴不說話,嗬她兩下癢癢這才又活潑起來,又去跟一群小孩玩去了。
瞧著他們無憂無慮的樣子,林牧臉上泛起一絲期待:“眼看快要收麥,媽也該回來了吧?這些菜多澆點水,到時候正好給媽養養身體,她在外麵,整天背鐵,又不舍得花錢,老了可就一身的病痛了……”
這就是林牧對“靈氣葫蘆”無比滿意的原因了,自己的母親,正好需要這些東西來養身體裡的暗傷。
如今是1997年,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許多年,許多村裡人出去打工,就不再僅僅局限於工廠做工,但凡掙錢,都會去做。
賣菜、賣小吃、房屋裝修、收廢鐵、收破爛,采海貨……
一個人出去安定了下來,村裡其他的人,往往就會跟著他去做同樣的工作,久而久之,一個城市裡的某一行業,往往就被一個鄉鎮的人全部占據。
這也算是那個時代的一張照片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