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3章 接連出招,我才不是大文豪,李惟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片喧囂聲中,九月三十日悄然過去。

網上謾罵如一場鬨劇,大家都當笑話看了。入夜,各人忙各人的,也就沒在關注。

李豹便是,吹完流弊之後,就施施然碼字去了。

倒是華車依舊活躍,在龍空繼續吹,和一群撲街講些大神的故事,或者錢浩的崛起細節。

這一次,楊大誌似吸收了教訓,並沒有輕易放鬆,仍舊叫人認真關注網上消息。奈何除了安浮生,其他人都不當回事,覺得作協也就那麼回事。

“真是的,老大也太警惕了,錢大那麼厲害,作協能怎麼辦?”

好些編輯在楊大誌麵前沒說什麼,楊大誌離開之後,卻都抱怨起來。不過,抱怨之後,他們就眉飛色舞的討論起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這本書更新一個月,已經更了大半,精彩紛呈,早就讓讀者欲罷不能。

其中人物,劉備、曹操、關羽等等,全都獲得巨大的名聲。毫不誇張,大勢之下,關羽都有登上神壇的趨勢了。

按理說三國這麼火,作協不可能逆流伐錢浩,否則不是自找苦吃?

很多人都這麼想的,而且覺得理所當然。正是因此,便是網上詆毀一事,他們也沒聯想到作協。

沒錯,沒有聯想到。

除了個彆人猜測之外,甚少有人覺得這是作協的手趣÷閣。

作協,沒那麼蠢吧?

和旁人不同,詆毀一事,楚仁很嚴肅的對待。以他對作協的了解,覺得作協認真起來,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不凡。

“作協肯定不會罷休,這個時候大家都覺得它不會出手,它剛好可以出其不意……”

心裡這般想著,他頗為著急,生怕錢浩沒有看出來。

這倒也是,錢浩畢竟年輕,年少氣盛,驕傲之下沒有察覺也正常。想到這一點,他二話不說,當即打電話給錢浩。

“小錢老師,目前的情況,你千萬不能大意。作協不簡單,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苦口婆心的說了一堆,倒也真是難為他了。

錢浩不急不慢,待他說完,這才和聲解釋道:“楚老你放心,我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嘛,怎麼可能為這點小事驕傲自滿。”

聽到這話,楚仁苦笑一聲。

小事?彆人聽見還不抓狂,聲滿天下,和作協為敵,這還是小事?

“也是,對彆人來說是大事,對他來說倒也不算大。”

楚仁喃喃說了一句,隨即便放心的掛了電話,繼續關注媒體。

錢浩則又接了幾個電話,然後才空閒下來,把新聞又瞧了一遍。媒體新聞,已經有不少報道今天的事,不過全是網上新聞。

這情況,似乎沒什麼不對。

可錢浩還是神色一凝,翻著新聞,喃喃自語:“媒體,媒體,難道又是那招……”

那招,也就是資本控製輿論。

想到這一點,他也不由變得緊張。不過轉而一想,他又覺得不可能,前車之鑒,那些媒體恐怕不敢了吧。

“嗬嗬,多想無意,看他有什麼招。”錢浩同樣怡然不懼,悠悠然休息去了。

而就在十月一日,一個普通的節假日,震撼人心的事接踵而來。

先是媒體的刻意宣傳,貌似中立的立場,把詆毀一事鬨得人儘皆知。當然,這個時候還不算驚人,隻是吸引更多人參與論戰。

可是,情況急劇變化。

這事才火,一大堆知名人士紛紛冒出來,各處發言詆毀三國演義。而且,他們不是言之無物,反倒是言之鑿鑿。

“三國演義宣揚封建思想,其中忠義可笑至極。”

“單從文本來說,這書刻畫人物一般,人物性格幾乎一塵不變,並不多麼優秀。”

“劇情也有點假,寫劉備仁義卻更像偽善……”

……

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即使很著名,可無論什麼時候都有缺點。而現在,作協那些人就把這些缺點放大。

這抹黑的效果,可比隨便詆毀好多了。

如果隻是這樣,那也不算什麼,偏偏這些缺點都是權威人士說的。更可怕的是,這些權威人士不是主動挑事,而是這事火起來才參與其中。

其中一些權威人士,更是在彆人三番五次邀請之下,這才不情不願的站出來說了幾句。

如此一來,一般人怎麼可能懷疑,反倒很信服這些人。

然而,這就完了?

不,這隻是第二步。

在此之後,作協剩勇追窮寇,又讓偶像青少年作家出手。

這些作家的作品,廣泛分布在各種刊物,影響著廣大的青少年。於是乎,在他們的文章之下,三國名聲漸漸變臭。

說來不可思議,可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假如王莽早早死去,誰敢說他不是忠臣?王莽起初名聲多好,誰想後來人人謾罵?

這三套組合拳下來,三國演義沒有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但也名聲大減,再不複之前的隆盛。吳學光等人見此,全都暢快的大笑起來。

至於楊大誌、安浮生這些人,早就目瞪口呆了。

這些招數太快,致使局麵變化太紛亂,他們都沒有反應過來。區區三五天啊,一個國慶都沒過完,局勢居然再次反轉!

他們不敢相信,他們傻眼了。

楊大誌就是,愣是呆坐三分鐘,這才不敢相信的反應過來。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怎麼……”

他沒辦法相信,局麵變化太快,他都還沒反應過來。喃喃自語好一會,他才悚然驚醒,連忙召開會議。

“不好,這下不妙了!”

確實如他所料,彆人怎麼樣,他還不知道。可手底下的人,他一眼望去,卻是看的分明――

一個個無精打采,好似霜打的茄子。還有一些人,眼中精光閃爍,好似算計著什麼。

肯定不是應對計謀!

楊大誌心裡明了,這些人恐怕動了彆樣心思。莫說那些下屬,就是他自己都猶豫了片刻。

不過,想到之前自己的所為,他也就絕了二心的想法。那般力挺錢浩,他不覺得自己還有第二條路。

隻是,沒有第二條路,他又該怎麼辦呢?

繼續全力支持錢浩,還是暫時退避,免得被波及?(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