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4章 大為震動,我才不是大文豪,李惟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管讀者如何抵製,錢浩還是決心開更《三國演義》。

不僅開更,還要很高調。

他在書的開頭,寫了一個單章,內容就兩點。一點是開書的緣由,以及和鄭童的賭鬥;另一點則是評論鄭童的書。

確切的說,是批判鄭童的書,所有的書。

不,不止鄭童一個人,而是涵蓋現代大半名作家。所有的書,他沒有一一點評,卻辛辣的指出其共通的缺點。

這單章一出,根本不需要錢浩傳到微博,就有其他人主動擴散。

講真,這單章不亞於一道驚雷。

李豹、安浮生、總管等人乍一看到,都有種膽戰心驚的感覺。其實,不止他們,所有看到的人都震驚不已。

楊大誌最誇張,蹭地一下站起來,滿臉都是驚悚。

“這是做什麼,錢浩這是做什麼?”

聲音很大,他以為是喃喃自語,其實已經接近怒吼。

不怪他如此失態,實在是錢浩這舉動太驚人。炮轟文壇,責難所有作家!

這,不是想死嗎?

楊大誌急了,眼睛都紅了,在辦公室走個不停。如果對方不是錢浩,他恐怕都把那單章封了。

不,書都封了。

不不,連作者號也一起封了。

可對方是錢浩,他不敢這麼做,也不願這麼做。他立即打電話,錢浩一接通,就歇斯底裡的說:

“錢浩,你到底搞什麼!你不爽鄭童,你可以搞他,你乾嘛批判整個文壇!”

他很暴躁,彈滅沒抽兩口的煙。

“刪了,快刪了。”

大約因為心情,他的語氣很生硬,就和吵架差不多。

錢浩沒有生氣,淡然一笑。

這單章的影響,他也想到一些,卻沒想到這麼驚人。便是楊大誌,都變得如此暴躁。

暴躁隻是表現,實質是恐懼。

須知傳統作家瞧不起網文,網文從業者也大多不待見傳統作家。可楊大誌這位網文先行者,居然如此畏懼文壇!

由此可見,國內的文化“****”有多嚴重。

精準的說不是****,而是權力對文學的乾預。

不過,那又如何?

錢浩的信念沒有動搖,一點也沒有。革新迫在眉睫,他必須高舉大旗。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他不是多麼偉大的人,隻是擁有偉人們的作品,怎麼能碌碌庸庸?

他能平庸,那些作品卻不能!

想到這一點,他的心裡湧起高尚的情懷,有種“天下為任”的崇高責任感。

為此,他前去鹿戰家,走在路上都覺得腰板趣÷閣直。

一個上午,單章風波終於傳開,波及了整個文學的江湖。網文作者和讀者,大多看熱鬨不嫌事大,對錢浩的舉措佩服不已。

“作者我隻服錢大,太特喵厲害了,居然罵了半個文壇。”

“半個?嗬嗬,明明是所有人!沒看到那句話嗎?當代作家大多毫無骨氣,隻知模仿外國,偏偏還模仿的四不像!”

“這位真是叼,臥槽,居然朝文壇開炮。”

“我算是看出來了,錢大這是鬥士啊!媽蛋,到哪都攪動風雲,不翻天動地絕不罷休!”

……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些看熱鬨的毫不擔心錢浩,要麼幸災樂禍,要麼佩服錢浩的膽氣。

總而言之,他們在等事情的進一步發展。

相比這些人,錢浩的朋友,像劉一坤就頗為擔憂。不過,他也驚歎不已。

“好個錢浩,怪不得,怪不得啊,原來早就計劃好了。”

對於錢浩的計謀,他隱隱有點看出來,心裡直覺驚悚。這也不奇怪,其實不止是他,不少人都看出點苗頭。

楚仁就是,饒是見慣風雨,也有些心驚膽戰。

“欲革新文壇嗎?”

他瞧著錢浩的單章,眼鏡推了四五次,仍然不敢相信。過後,他才長歎一聲。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呐。隻是這革新,不是那麼容易的……”

確實不容易,文壇之弊六十餘年,哪有那麼容易革除?

昔日也有豪邁之人,欲以一己之力革文壇之弊。

結果呢?

人家李秋雲,號稱百年未有之天才,獲得國內外諸多大獎,可還不是失敗了。

到如今,因為這事,他的作品都被禁了。圈外人,大多不知其名。

如此人物都失敗了,錢浩憑什麼成功?

更何況,不止這一個人失敗了。二十年前,上麵一人,想自上而下革新文壇,結果……

丟官的丟官,坐牢的坐牢,流亡國外的流亡國外。

唉,不提也罷。

想到這些往事,楚仁擔憂不已。

不可否認,錢浩也是天才,甚至不比李秋雲差。可有這前車之鑒,他真的能成功?

楚仁持悲觀態度,完全不看好,即使現在錢浩名聲在外。

相反,他很想勸錢浩,勸錢浩放棄這種愚蠢的行為。不是害怕連累自己,是怕錢浩因此毀掉。

文壇天才不多,大師不多,真材實料的不多,他不想錢浩就這麼“犧牲”。

他怕這個,他怕漢家文化無人繼承,無人發揚。

隻是,想到錢浩以前的話,他的這個心思就徹底破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儒如此,繼真儒大道,我又如何能勸?”

不能勸!

真正的儒生,不是滿嘴謊言,不是滿嘴三綱五常,甚至不是君權神授。

真正的儒者,是為民請命,是道在人在,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楚仁畢竟真儒士,心思通透之後,一改往日和藹,傲然道:“人間正道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雖則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抱有如此剛烈想法的人,雖然不多,但還是有不少的。

如王習,察覺錢浩意圖,當即撫掌大笑:“快哉,真我漢家好男兒。我雖衰,亦當儘力。”

察覺錢浩意圖的,除了錢浩的朋友,還有其仇視者,以及不相關者。

仇視者,如吳學光,乍一看到單章內容勃然大怒。可隨後,他就猛地一驚,覺察情況不對。

這錢浩再狂,再沒腦子,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得罪整個文壇。除非,除非……

想到這裡,他心裡一驚,不禁睜大眼睛。

莫非,真是如此?

不待深想,他迫不及待的找其他人,想把自己的猜想傾吐。(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