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89章 招攬蔡邕(下),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劉鑫招攬蔡邕的殺手鐧,便是那些古書了,畢竟劉鑫已經打定了蔡邕是一個愛書之人,是不可能抗拒劉鑫這樣的誘惑。

事實也的確如此,蔡邕在聽說劉鑫準備在成都學堂建立一個圖書館,並且會收藏大量的古書時,蔡邕已經是動了心準備跟著劉鑫混了,畢竟正如劉鑫所說的那樣,自己隻不過是在成都學堂掛一個名字罷了,如果劉鑫有需要的話那麼自己就去幫下忙,沒事的話自己就可以安心在圖書館研究古書了,這豈不是美滋滋。

而且蔡邕也相信劉鑫在到了益州成都之後,肯定是不會虧待自己的,畢竟劉鑫如此主動的招攬自己,總不可能是為了逗自己開心,把自己騙到益州成都去吧,所以劉鑫肯定會給自己一個不錯的待遇,至少會讓自己與家人們好好的生活在益州成都。

不過蔡邕也不是一個傻子,到現在蔡邕已經看透了劉鑫的真實想法,為了招攬自己還真是廢了一番功夫,竟然連欲擒故縱這樣的套路都用出來了,蔡邕不得不感歎劉鑫真是有些太看重自己了,自己不過是一個單純的讀書人罷了,又不是像盧植那樣的內政型人才,蔡邕都覺得自己幫不上劉鑫什麼忙。。。

不過看透不說透,畢竟雖然劉鑫是用套路來招攬自己,但是如果蔡邕知道後世這麼一句話的話,蔡邕一定會這麼說,那就是“自古真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

沒錯,劉鑫的這一連串的套路非常成功,讓蔡邕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個套路,或者說是接受了劉鑫的招攬,畢竟蔡邕是一個能做到“士為知己者死”的文士,這從曆史上那個不畏強權,為董卓報喪的蔡邕身上就能夠看出來,雖然蔡邕與董卓政見不和,甚至處於絕對的對立狀態,但是蔡邕依舊因為董卓對自己的看重,而選擇回報董卓,而且是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報答董卓的知遇之恩。。。

所以,蔡邕被劉鑫給說服了,決定接受劉鑫的招攬,不過蔡邕還是用開玩笑的口吻對劉鑫說道:“王爺,沒想到你最後還是給在下挖好了一個大坑,而且還把在下的後路給堵住了,現在在下就不得不閉著眼睛往這坑裡跳咯。”

劉鑫作為一個擅長察言觀色的醫生,自然是知道蔡邕這是在開玩笑,並且聽蔡邕這麼說,應該是已經決定接受自己的招攬了,所以劉鑫的心情一下子就美麗了起來,看來自己這一趟來的十分劃算,沒想到一來就招攬到了蔡邕,這下成都學堂的未來就算是穩了。

不過劉鑫也不可能傻乎乎的順著蔡邕的話往下說,這就有些太傻了,所以劉鑫也是嗬嗬一笑,然後裝出一副很認真的樣子對蔡邕說道:“伯喈兄,你這可就是錯怪本王了,本王可不是在挖了一個大坑來坑害伯喈兄你啊,本王這可是在把伯喈兄你拉出來洛陽這個大坑啊,如果伯喈兄你的記性還不錯的話,應該還記得本王在前兩天,楊賜六十大壽的那場宴會上,本王曾經給伯喈兄你說過的那個預言吧。”

蔡邕眉頭一皺,作為一個文士,而且還是一個大漢數一數二的文士,蔡邕他的記憶力自然是不用多說,蔡邕現在還記得在前兩天,那場楊賜六十大壽的宴會上,劉鑫說過的每一個字,尤其是劉鑫告訴自己的那個預言,蔡邕在這兩天裡更是逐字逐句的反複推敲,試圖得到更多的線索,畢竟這可是關乎自己的性命,還有自己家人的安危,在這個世界上,可沒有人會莫名其妙的自尋死路吧,尤其是在得知自己會怎麼死,死在何許人也手上的時候,正常人都會選擇找機會逆天改命,而不是接受現實。

因此,蔡邕都開始思考起來自己該怎樣做,才能夠改變這一切,改變自己必死的未來,其中蔡邕覺得最靠譜的一個選擇,那自然便是離開洛陽城內,前往其他地方定居了,但是這也被蔡邕給否決了,原因很簡單,蔡邕覺得這麼做的弊端有兩個,第一個便是需要大量的金錢來支持自己搬家,畢竟蔡邕可不會放棄自己收藏的那些古書,而這些古書大都是竹簡材質,因此重量無需多言,總而言之就是會耗費大量的金錢來雇傭工人來搬家,這對於剛剛花了大價錢購置如今的府邸,已經定居洛陽的蔡邕來說,這趣÷閣錢蔡邕是拿不出來的,至於出售如今的的府邸,肯定是要麼會被購買者砍價,拿不到一個合適的數目,畢竟自己是急著出手這套府邸;要麼就是沒有人來買,畢竟洛陽城內的格局基本上都定下來了,那些有錢購買這座府邸的人,基本上都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府邸,所以不會花閒錢來買這座府邸,畢竟這年頭可沒有什麼炒房團,雖然洛陽城內的府邸價格很高,但是基本上已經沒有上漲的餘地,所以蔡邕想要把這座府邸賣上一個合適的價錢的話,那麼就必須等上一段很長的時間,說不定劉鑫的預言就會在這段時間裡生了?

至於第二點,便是蔡邕曾經聽人說過一句話,那就是“該是你的那就是你的”,不論是獲得好處還是遭遇壞處,命裡注定會在你身上生的事情,終究會在你身上生的,你肯定是跑不掉的,而且蔡邕還記得劉鑫給自己說過,那個想要致自己於死地的人,可是如今的大漢三公之一,那麼蔡邕隻要還在大漢的管轄地區之內,都會有可能受到那個人的追殺,甚至是蔡邕離開了大漢,也有可能會被窮追不舍,蔡邕隻能表示自己遭不住。。。

所以,蔡邕還在苦惱著這件事情,不過現在劉鑫的招攬讓蔡邕看到了希望,畢竟劉鑫可是“仙師”,自然是知道該如何幫助自己逆天改命,逃過一劫的,而且自己如果跟隨劉鑫離開洛陽前往益州成都,那麼肯定是劉鑫會派人負責自己的搬家工作,到時候劉鑫肯定是不會收自己錢的吧。。。另外,劉鑫現在的身份與地位都已經與現在的大漢三公差不多了,所以劉鑫根本不會在意與如今的大漢三公作對,而且那個想要殺死自己的大漢三公也不可能在劉鑫的地盤上來殺死自己,一來是劉鑫根本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殺,二來那個想要殺死自己的人,也沒有勇氣徹底與劉鑫鬨掰吧。

因此,想通了蔡邕這才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原來如此,王爺你這是在救在下於水火之中啊,是在下錯怪王爺你的良苦用心了,在下先在這裡謝過王爺你的救命之恩了。”

劉鑫見此情形,也算是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也算是把蔡邕給忽悠瘸了,不過劉鑫表麵上還是一副笑嗬嗬的樣子,點了點頭說道:“伯喈兄,這就對了嘛,本王覺得像伯喈兄你這樣的人才,不能就那樣不明不白的死去了,所以本王在昨天夜裡再次計算了天機,現伯喈兄你身上附著的災星已經越來越近了,而且洛陽城內已經是風起雲湧,暗流湧動,很快就會醞釀出一場大事故,一場可能會影響到大漢根基的大事件,洛陽城內的所有人都會或多或少的遭遇變故,因此本王才決定招攬伯喈兄你前往益州成都的,畢竟那裡遠離洛陽,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也算是大漢最後的樂土了,這也是本王為什麼會選擇成為益州刺史的原因了。”

蔡邕一聽劉鑫這麼說,自然是心裡一驚,畢竟蔡邕可是認定了劉鑫不可能說謊。。。事實上劉鑫也沒有說謊,如今這也算是劉鑫對蔡邕實話實說了,畢竟漢靈帝即將提前駕崩,而且黃巾起義也會馬上生了,這就代表著大漢會迎來一場巨變,一場以洛陽城為中心的巨變!

到時候就算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以及弘農楊家,都會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抉擇,劉鑫覺得按照曆史的慣性,袁家十有還是可能會遭到滅頂之災,到時候整個大漢都會被卷入戰亂之中。

而那個時候的益州,自然會成為大漢最後的樂土,畢竟偏安一隅的益州有著劉鑫的坐鎮,怕是沒有幾個人敢來找益州的麻煩。

不過對於蔡邕來說,現在蔡邕最關心的便是劉鑫口中的那場災禍到底有多可怕,不過蔡邕也從劉鑫的話語中聽出來,就算是劉鑫這樣的“仙師”,在麵對這場災禍的時候,也隻能選擇到益州去避難,而不是出麵化解這場災禍,所以蔡邕也明白,這場災禍恐怕是連劉鑫都不敢正麵對抗的,所以白粽子也就決定不討論這件事情了,畢竟再怎麼說下去劉鑫可能會很尷尬,而現在自己也算是接受了劉鑫的招攬,成為了劉鑫的手下,所以作為劉鑫的手下,蔡邕自然是不可能隨便來揭劉鑫的老底吧。

劉鑫當然也不願意在這些方麵做過多的糾纏,畢竟話多必有失,而且劉鑫一開始也隻是打算給蔡邕透一個底罷了,讓蔡邕知道接下來洛陽可能生的巨大變故,打消蔡邕繼續留在洛陽城內的可能性,畢竟劉鑫記得在曆史上漢靈帝駕鶴西去之後,洛陽城內也生了過多場的戰鬥,所以這個世界肯定是好不哪去的,說不定宦官勢力會提前帶領宮中的護衛與宦官殺出宮中呢?

因此,劉鑫都算不出漢靈帝提前駕崩的洛陽會生怎樣的事情,所以劉鑫覺得有必要先把蔡邕給帶走了,以免蔡邕提前死在了這場混亂之中。

結果自然還是不錯的,現在蔡邕已經答應了自己的招攬,於是乎,劉鑫也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開始與蔡邕討論起了蔡家的搬家事宜,正如蔡邕之前所想的那樣,搬家最大的麻煩就在於蔡邕府邸裡珍藏的那些竹簡材質的古書了,劉鑫估摸著至少需要三四十輛馬車才能夠將這些古書拉回益州成都。。。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因為劉鑫的車隊人數已經非常多了,而且如今的馬車數量也有一些吃緊,簡單的來說就是劉鑫現在已經沒有了足夠的馬車,一時半會兒還真弄不出來那麼多馬車,劉鑫覺得自己十有得去找弘農楊家幫忙了,畢竟像弘農楊家這樣的世家大族,一般也隻會準備五六十輛馬車而已。

當然了,劉鑫也得知了蔡邕在被流放到大漢南部去的時候,蔡邕便把原本的那些古書都放在了盧植的家中,結果蔡邕在被流放的路上,也算是一路走一路買,結果在結束流放,回到洛陽城內的時候,又帶回來了大量的古書,因此到了現在,蔡邕手中的古書已經放滿了好幾個房間。

不過這對於劉鑫來說倒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劉鑫也還算是有解決的辦法,但是另一個問題就出來,那就是劉鑫可以讓蘇佳將這些竹簡材質的古書都掃描一遍,然後到了成都之後就可以直接打印成線裝書,這樣省時也省力,這些竹簡材質的古書就可以告彆曆史的舞台,亦或是直接送到盧植哪裡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這樣做的話,也是有利有弊的,劉鑫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先好處便是便是方便快捷了,但是劉鑫現在糾結的是這些竹簡材質的古書文物價值有多少了,畢竟根據蔡邕的說法,這些古書中大部分都有上百年的曆史,所以都算是文物了,劉鑫也不想因為自己造成這些文物的損失。

所以,劉鑫還是覺得像這種竹簡材質的古書完全可以作為成都學堂的圖書館的重頭戲,所以,劉鑫最後還是決定去找弘農楊家購置一批馬車,用來運輸這些竹簡材質的古書。

就在劉鑫與蔡邕討論好了相關細節的時候,客廳門外傳來一個下人的聲音,“王爺,河東衛家的人來了。”

劉鑫一聽是河東衛家,立馬就想起來了一個名字——衛仲道!

沒錯,就是那個曆史上,蔡文姬的第一任夫君,也是一個不到二十歲就早逝的病懨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