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34章 下定決心的鐘繇,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對於鐘繇這個已經無比相信劉鑫,或者說是相信算命的人來說,鐘繇在劉鑫將當年發生的事情簡單複述出來的時候,鐘繇已經開始相信劉鑫的話了,畢竟劉鑫所說的這件事情,可是鐘繇這麼多年裡,從未給任何人說過的,鐘繇可以肯定這件事情除了自己與叔父兩個人知道之外,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而劉鑫的來曆,如今的大漢百姓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畢竟劉鑫可是大漢如今最炙手可熱的人物,誰都知道劉鑫可是從西域歸來的“仙師”,大漢新一任的王爺。

因此,鐘繇覺得劉鑫能夠一語道破自己深藏多年的那件事情,也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畢竟劉鑫可是周公的弟子,而周公的易經算法可是整個華夏文明中最有名的卜算書籍,因此劉鑫能夠算出自己當年遇到的那些事情,鐘繇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說,當鐘繇得知如今的劉鑫又給自己道出了一個暗示——如果自己選擇投靠劉鑫,為劉鑫效力,那麼日後自己就有可能位列大漢三公,並且還能被封侯,鐘繇則是毫不猶豫的相信了,原因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鐘繇和蔡邕與盧植所想的差不多,以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劉鑫這種大人物是沒有可能莫名其妙的來算計自己的,或者說是來為了調侃自己,有事沒事的來拿自己尋開心。

而且鐘繇知道自己的確是比一般人要聰明的多,但是鐘繇也知道整個大漢人才濟濟,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走太多太多了,比如自己身邊的盧植與蔡邕,鐘繇可是知道盧植二人的能力有多麼出色,和自己根本不是一個級彆的,所以鐘繇也從劉鑫剛剛和盧植二人的對話中能夠得到這麼一個信息——劉鑫並沒有招攬過盧植與蔡邕。

而現在劉鑫這雖然沒有直說,但是鐘繇也知道劉鑫已經是在暗示自己,希望自己能夠主動投靠他了,畢竟劉鑫現在也是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王爺,總不可能有事沒事就親自下場來正大光明的招攬人才吧,偶爾有這麼一兩次,劉鑫或許會被說成是禮賢下士,但是這樣做的次數如果多了的話,鐘繇都會覺得劉鑫的“檔次”不夠高了,沒有將自己擺正位置。

所以簡單的來說,鐘繇明白劉鑫這樣做的想法,而且鐘繇也相信劉鑫不是在逗自己玩,所以鐘繇也開始順理成章的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要不要去投靠劉鑫,為劉鑫效力呢?

首先,如今劉鑫給自己開出的“條件”是無比誘人的,畢竟封侯什麼的倒不重要,畢竟封侯的事情還是在如今的大漢時有發生的,而且封侯的條件也是非常簡單的,畢竟最低的爵位就是一個虛銜而已,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很多時候,皇帝封賞一些官員的時候,順帶給發出來的爵位,而這樣的爵位也就是為了好看罷了,一來沒有任何封地,二來也沒有任何實權,三來則是沒有任何俸祿,這樣的“三無”封侯,在鐘繇看來就並沒有什麼卵用,畢竟像外戚勢力的新一任領導者——何進,光是靠著自己的妹妹在漢靈帝麵前得寵,便在成為大將軍的同時,也得到了這麼一個爵位,所以鐘繇覺得,自己日後隻要多加努力,封侯什麼的事情還是應該能夠遇到的。

不過大漢三公職位可就不一樣了,畢竟前文也提到過了,大漢三公之位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尤其是對於鐘繇這樣出身不佳的來說,想要成為大漢三公無疑是癡人說夢,而且鐘繇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可能成為大漢三公之一,因為鐘繇也有自知之明。。。或者說是鐘繇認清了現實,如今大漢三公之位的爭奪已經可以用“神仙打架”來形容了,都是大漢最頂尖的那些世家大族的族長在進行爭奪,而且像袁家與弘農楊家這兩個大漢的超級家族來說,可是直接把持著一個大漢三公之位,基本上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大漢三公之位一定會被袁家家主與弘農楊家的家主占據兩個席位,畢竟袁家與弘農楊家在現在的大漢太過於強勢了,沒有人,或者說是沒有那個家族能夠撼動這兩個大漢超級家族的地位。

所以這就剩下最後一個大漢三公之位了,因此剩下的那些大漢頂尖的世家大族,隻能如同鯉魚躍龍門一般,所有人都想要爭奪這最後一個大漢三公之位,因此可以想象在這一方麵的爭奪有多麼的可怕,鐘繇知道如果自己想要入場參與著最後一個大漢三公之位的爭奪時,那麼就算是自己的能力再出色的,也難免會遇到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家族麵臨著滅頂之災!

對於大漢的那些世家大族而言,可不存在著什麼公平競爭的說法,畢竟大漢三公之位不僅是個人與家族榮譽的象征,而且也能給自己與自己所在的家族帶來數之不儘的好處,因此沒有人會放棄成為大漢三公的,所以簡單的來說,像鐘繇所在的這樣檔次不夠的家族,剛剛進入爭奪大漢三公之位,就會被那些頂尖世家大族的族長給直接“情場”了,而且這些頂尖的世家大族的族長,可不會直接正大光明的對付鐘繇,而是直接做到“斬草除根”,非常簡單的憑借家族實力來碾壓鐘繇所在的家族,因此讓鐘繇直接離場,放棄對大漢三公之位的爭奪。

畢竟鐘繇可是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當年有一個和如今王允各方麵都差不多的地方世家大族的族長,也是涼州當地數一數二的世家大族的族長,因此想要來爭奪當年的大漢三公之位,而且如果正大光明的進行大漢三公之位的評選的話,那麼這個地方世家大族的族長,很有可能能夠當上當年的大漢三公,結果卻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那些頂尖的世家大族的族長都知道自己不會是這個族長的對手,因此這些頂尖的世家大族的族長就非常“默契”的開始合作,通過在家族的層麵上聯合打擊了那個出身涼州地方的家族,導致那個家族直接淪落成為了大漢三流世家大族,而哪位原本誌得意滿,以為自己有機會能夠當上大漢三公之位的族長則是當時就懵逼,然後不得不選擇了“因病辭官”,回到了家族隱居起來。。。

因此鐘繇明白,如果方麵的那個族長是自己的話,那麼自己所在的鐘家就會成為一個炮灰,隨便拉出來一個競爭者,就能夠直接讓自己的家族走向破落,甚至可以說是直接走向滅亡,而且彆人看了自己的家族,也隻會說一句“不自量力,自尋死路”。

所以,鐘繇早就絕了自己能夠當上大漢三公之位的想法,畢竟這太不現實了,鐘繇也不是那種喜歡白日做夢的人。

但是,鐘繇難道不想成為大漢三公嗎?

當然不是。

如果自己能夠登上大漢三公之位的話,哪怕隻有一年的時間,就算是減壽十年,鐘繇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同意的,原因很簡單,其實也是那句話,能夠作為大漢三公,不僅是個人與家族的榮譽象征,也能夠給自己所在的家族帶來數之不儘的好處,就拿鐘繇所在的家族而言,現在不過是潁川當地的豪強世家,在整個大漢的世家大族而言,也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三流水平的世家大族,但是如果鐘繇能夠當上大漢三公,然後隻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鐘繇所在的家族就可以直接晉升為大漢一流水平的世家大族,也就是一州名門,如果鐘繇能夠在大漢三公之位再待更多的時間,那麼鐘繇所在的家族就能夠躋身洛陽世家勢力中來,成為大漢頂尖的世家大族!

簡單的來說,在大漢三公之位上待的越久,能夠獲得的好處就越多,對於鐘繇所在的家族來說,這可是一趣÷閣不敢想象的財富,也是一個一飛衝天的機會!

而現在,對於鐘繇來說,這個機會已經擺在了自己的麵前——劉鑫對自己的暗示,或者可以直接說是保證了,這讓鐘繇是無法抗拒的,畢竟鐘繇也知道這麼一個道理,那就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自己如果在今天拒絕了劉鑫的好意的話,恐怕就會像劉鑫所說的那樣“誤入歧途”了,因此鐘繇現在已經想要立刻投靠劉鑫了。

不過又在另外一方麵,鐘繇現在剛剛來到尚書台任職,而劉鑫馬上就要趕赴益州就任益州刺史了,那麼這就說明如果自己玩投靠劉鑫,為劉鑫效力的話,那麼現在自己就得收拾行李,準備跟隨劉鑫去益州為官了,而且也算是變相的“降職”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劉鑫沒有提出這麼多條件的話,直接開口來詢問自己能不能投靠劉鑫的話,那麼鐘繇還有可能會直接同意,而像現在這樣的情況,鐘繇覺得自己如果答應劉鑫的話,就有一種是奔著劉鑫給自己開出的條件而去的,鐘繇就有一點不太好的感覺,因此鐘繇在一時之間,開始不斷的糾結起來自己該怎麼辦。。。

劉鑫現在則是悠然自得的看著冥思苦想中的鐘繇,也沒有催促鐘繇做出什麼選擇,畢竟劉鑫這次招攬鐘繇,也隻能算是臨時起意,隨便編出了一個不算理由的理由,然後就來把鐘繇忽悠了一通,所以劉鑫也不覺得鐘繇就會這樣隨隨便便的答應自己,畢竟劉鑫知道這可不是什麼某點小說,作為主角的自己可以“虎軀一震”,鐘繇就會“納頭便拜”,這太不現實了,因此劉鑫已經做好了被鐘繇拒絕的準備,因為劉鑫覺得以自己開出的暗示而言,自己都覺得有些“假大空”了,不過這也算是劉鑫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話語對於鐘繇,或者說是對於整個大漢原住民的“蠱惑”作用了。

而在鐘繇身旁的盧植與蔡邕兩人都是沉思了一會兒,都明白劉鑫這是在招攬鐘繇了,因此盧植與蔡邕都為鐘繇所慶幸,能夠遇到劉鑫這樣的貴人。

毫無疑問,盧植與蔡邕也都相信了劉鑫所說的這些話,認為正如劉鑫所說的那樣,如果鐘繇能夠在劉鑫手下效力的話,日後絕對有機會在劉鑫的扶持下成為大漢三公的!

而且說一句實話,盧植與蔡邕都有一些羨慕鐘繇了,畢竟誰不想成為大漢三公呢,就算是盧植與蔡邕這樣並不醉心於名利場的人,也對於大漢三公之位沒有任何抵抗力,而且蔡邕與盧植二人都在心裡默默的吐槽道,如果是自己受到了劉鑫這樣的邀請,恐怕是會毫不猶豫的發型劉鑫,投靠劉鑫,為劉鑫效力了。

不過盧植與蔡邕也不會因此對鐘繇產生嫉妒的心裡,畢竟蔡邕與盧植都知道自己現在的年紀也有些大了各方麵的能力也已經基本上定型了,而且在某些方麵的能力都開始出現退化了,比如盧植就覺得這段時間裡,自己的思維速度就下降了許多。

因此,蔡邕與盧植相互對視了一眼,作為已經相識相知十多年的一對好朋友來說,蔡邕與盧植都已經知道了對方的想法,那就是幫助鐘繇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那就是接受劉鑫的招攬!

於是乎,蔡邕便笑嗬嗬的看向劉鑫,笑著說道:“王爺,在下覺得元常老弟真的是與王爺你非常有緣分,因為剛剛在下和子乾都準備離開這裡,各回各家了,結果就遇上了元常老弟,然後在下與子乾就和元常老弟在這兒聊了一會天,然後就看到王爺你出來了,接下來王爺你與元常老弟就算是認識了,所以在下覺得,王爺你和元常老弟是真的太有緣分了!”

蔡邕因為在這幾年裡被流放到洛陽之外,也算是見識了很多風土人情,結識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因此蔡邕的交際能力可謂是如今大漢文士勢力中數一數二的存在,也沒有一般文士那麼多的架子,所以蔡邕也會像這樣半開玩笑的說道。

至於盧植,那就是典型的大漢文士了,這時的盧植也是言簡意賅的符合著蔡邕,“伯喈說的對,元常與王爺你的確是很有緣分,否則今天也就不會遇見了。”

蔡邕與盧植的這一番話,對於劉鑫來說倒是沒有什麼感覺,不過對於現在處於糾結狀態的鐘繇來說,卻是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讓鐘繇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投靠在劉鑫手下,為劉鑫效力!

首先,鐘繇本來就已經動心了,如今再被盧植與蔡邕這麼“順勢一推”,鐘繇也覺得自己是真的和劉鑫非常有緣分,所以自己日後真的有機會在劉鑫的幫助下,當上大漢三公之位,所以鐘繇覺得自己投靠劉鑫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鐘繇也知道現在尚書台方麵的情況,因為本來在剛剛成為尚書的時候,鐘繇也算是誌得意滿,畢竟尚書台可是一個真正的實權部門,而且還能夠接觸到當今陛下。

不過,當鐘繇真正進入尚書台任職的時候,才發現如今的尚書台是怎麼一個情況了,這才知道了尚書台早已經被宦官勢力給架空了權利,因此尚書台的存在已經是名存實亡了,而自己這個新人尚書,也就隻能整天在尚書台混吃等死了,畢竟鐘繇除了在尚書台裡看看書,也就找不到其他能做的事情了。

所以說,鐘繇其實也在想找個機會離開尚書台了,畢竟鐘繇覺得自己再這樣在尚書台待下去,恐怕就要成為一個廢人了,一天到晚無所事事的生活,讓鐘繇覺得自己已經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但是鐘繇這也隻能想想罷了,畢竟說到底這尚書台也不是自己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因為鐘繇所在的家族可不像袁家那般有能力,可以隨意的平級調動自己的職位,除非鐘繇決定“因病辭官”,否則在短時間裡是沒有任何機會離開尚書台的,但是如果鐘繇選擇“因病辭官”的話,那麼鐘繇這麼多年在大漢官場中打拚的結果,也算是付之一炬了,畢竟還是那句話,以鐘繇所在的家族實力而言,是沒有辦法保證鐘繇能夠在“因病辭官”之後,有機會複出在同一級彆的官職上,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鐘繇在“因病辭官”之後,想要重新出仕為官,那麼最多隻能去當一個縣令之類的官職,然後重新一點點的往上爬,而尚書與縣令之間的區彆,那就不言而喻了,這兩個職位中間的差距簡直不能再大了。

所以,這也是鐘繇一直在猶豫的問題,自己到底要不要離開尚書台,或者說是能不能離開尚書台,畢竟自己雖然是在大漢官場中順風順水,平步青雲,但是鐘繇再怎麼說也是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走到了如今尚書這個位置,鐘繇覺得現在放棄尚書一職的話,那麼自己這十幾年來的努力就白費了,因此鐘繇在這件事情上可謂是糾結萬分,最近這些天來都是睡不好覺,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夜不能寐。。。

不過現在好了,雖然鐘繇知道,如果自己選擇投靠劉鑫,為劉鑫效力的話,在短時間內肯定是隻能在益州擔任縣令或者是劉鑫這個益州刺史的從官,與如今的尚書一職也有著極大的差距,但是鐘繇認為劉鑫的潛力是無比巨大的,而且一定能和劉鑫的“祖先”——淮南王劉安一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到時候自己真的說不定能夠當上大漢三公呢?

PS:還有一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