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九四章 談論中,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劉鑫與蘇佳盤算著能夠如何開源,雖然白酒,水晶飾品以及地圖畫冊都是不錯的拍賣品,但是物以稀為貴,這些拍賣品的種類必須要多,所以數量就不能太多了。
所以,劉鑫與蘇佳盤算了半天,最後發現除非毫無節操的用白酒湊數,否則這場洛陽拍賣會的拍賣品至少還有三成左右的缺口,這對於劉鑫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不過蘇佳思索了片刻之後,突然笑著說道:“主人,我們好像走入了思維的誤區了,我們舉行拍賣會的目標你已經忘記了嗎?”
蘇佳這一提醒,劉鑫突然恍然大悟,蘇佳不怎麼一說的話,劉鑫還意識不到自己已經走入了誤區,而且也快忘記自己當初是為什麼想要舉行拍賣會的原因。
劉鑫當初舉行拍賣會的原因,首先是為了打開局麵,提升自己在大漢的名氣,二來則是為了獲取自己在大漢的第一桶金,為以後的發展儲存更多的資源,至於最後,則是為了促進大漢商業的發展與物品流通,畢竟有很多古代的珍貴寶物都是因為缺乏流通性,或者說是一直被某個家族保存著,導致最後莫名其妙的就遺失在戰火中了。
所以劉鑫舉行拍賣會的初心之一,就是先用自己的現代物品打開局麵,為大漢本土人士們灌輸進拍賣的理念,拋磚引玉,然後將那些流傳民間或是被收藏在某些家族的奇珍異寶“引出來”,然後劉鑫也打算以物換物,將這些寶物都“保管”在自己的手下,等到日後統一天下,再建立一個博物館進行展覽,劉鑫覺得自己真是一個好人啊。
所以,劉鑫現在也明白蘇佳想要說什麼了,所以笑著點了點頭,開口說道:“蘇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們現在完全可以,或者說已經不需要由我們提供全部的拍賣品了。”
蘇佳也跟著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主人你說的對,我們現在完全沒有必要提供洛陽拍賣會所有的拍賣品了,我們完全可以這麼來改變洛陽拍賣會的規矩,隻要提供合適的拍賣品的賣家參與者就可以獲得洛陽拍賣會的準入資格,並且我們還會提供更好的拍賣會座位作為福利,這樣想必就能夠讓那些世家大族拿出一兩樣好東西來參加這次洛陽拍賣會了,而洛陽拍賣會的拍賣品數量也不需要擔心了。”
劉鑫同意的點了點頭,正如蘇佳說的那樣,隻要給夠福利,那些世家大族肯定會選擇提供拍賣品以提前獲得洛陽拍賣會的準入資格,畢竟劉鑫可以讓何進配合宣傳,先傳出一個小道消息,就說洛陽拍賣會因為場地限製隻有五百個準入資格的話,想必會讓那些中小型規模的世家大族選擇提供拍賣品以提前獲得洛陽拍賣會的準入資格,等到拍賣品收集的差不多的時候,然後就可以在改口說洛陽拍賣會的舉辦場地進行了改造,又可以多添加一些準入資格了。。。
饑餓營銷,可不是隻能在現代使用的。
不過這一招也就能夠對那些中小型的世家大族參與者使用,畢竟對於袁家與弘農楊家這些世家大族中的領頭羊來說,根本就不擔心所謂的準入資格,畢竟劉鑫再怎麼說也會給他們一個麵子,在洛陽拍賣會上給他們留下一席之地。
所以,劉鑫也就想到了更多的“福利”,來吸引這些洛陽拍賣會的大型世家參與者們提供拍賣品,而劉鑫的“福利”也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能夠讓所有為洛陽拍賣會提供了拍賣品的參與者,能夠提前一天進入拍賣會對拍賣品進行檢查,說白了就是讓這些為洛陽拍賣會提供了拍賣品的參與者提前知曉拍賣品的情況,從而提前準備好自己的報價,這樣劉鑫覺得像那些大型的世家參與者也一定會選擇提供拍賣品來獲取這種“福利”,而且像袁家和弘農楊家這樣的參與者,怎麼可能隨便拿一件東西來充當拍賣品呢,畢竟不符合他們的身份與地位,所以劉鑫很期待袁家和弘農楊家會拿出怎樣的寶物來,劉鑫都已經準備好提前以物換物,拿下那些自己看順眼的寶物了。
劉鑫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蘇佳,蘇佳也表示劉鑫的想法非常不錯,值得嘗試。
最後,劉鑫與蘇佳經過商量,又把這次洛陽拍賣會的傭金給取消了,也就是所以拍賣品都不需要給劉鑫付傭金了。
於是乎,劉鑫也算是和蘇佳解決了洛陽拍賣會的拍賣品問題了,所以劉鑫開始說起了另外一件事,也就是那一千名禦林軍的精銳的事情了。
首先,蘇佳也是對此表示非常高興,畢竟這可是一千名禦林軍中的精銳,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讓蘇佳非常滿意,而且蘇佳也表示如果按照自己的訓練標準,蘇佳有信心在半年之內就以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作為基礎,打造出一支戰鬥力過硬,萬人左右的益州常備軍!
蘇佳口中的益州常備軍,當然也是屬於職業軍人的範疇之內,因此兵不在多而在於精,一萬人左右的益州常備軍就足夠應付益州境內的各種軍事問題了,無論是剿滅山賊還是鎮壓叛亂,都是錯錯有餘的了。
當然了,如果真要和益州南部的那些蠻族開戰的話,這一萬名益州常備軍還是有些壓力的,不過到時候還可以征召益州各地的官軍與私兵參戰,劉鑫與蘇佳都覺得這益州常備軍的編製就在一萬名最好,等到日後天下大亂的時候,劉鑫再次征兵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益州軍隊的主體已經打造完畢了。
至於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的待遇條件,劉鑫與蘇佳商量了片刻,準備給到這些精銳禦林軍原本待遇的兩倍,這樣既能顯示自己的誠意,畢竟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還要跟隨自己背井離鄉,跋山涉水的前往益州成都,再怎麼說自己也得提供給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更好的待遇吧。
不過劉鑫也不想當冤大頭,一次性就直接給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五倍十倍於現在的待遇,畢竟起點這麼高,日後想要再給這些精銳禦林軍們“漲工資”的話就麻煩了。
畢竟在曆史上可是有這種情況的,一些國之重臣因為功高蓋主,或者直接說是皇帝對於這些國家的功臣已經賞無可賞,畢竟皇帝也不可能選擇退位讓賢吧,所以到了最後也就隻能找個機會那麼來上一刀,一了百了。。。
所以賞賜與“漲工資”也是一個技術活,畢竟要達到一種平衡,否則就會有大麻煩了。
至於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及其家人的安置問題,劉鑫也很快與蘇佳商量出了一個結果,或者說蘇佳也同意了劉鑫之前的想法,首先是將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的家人都安置在樂至城,並且由劉鑫代表益州政府出資為這些精銳禦林軍的家人翻修房屋並且提供全套的家具與一年份的生活物資,至於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則是被分為兩班各五百人,一個月輪換一次,並且劉鑫也會在成都城郊外建造一座專門提供給精銳禦林軍駐紮的軍營,畢竟特殊部隊特殊待遇嘛。
於是乎,劉鑫很快就和蘇佳確定好了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的待遇與其的安置方式後,便開始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與其家屬該怎麼離開洛陽返回益州成都去。
畢竟按照現在的情況而言,也就是劉鑫認為的一比十的比例而言,光是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的家屬就已經有上萬人了,這對於大漢來說已經算是極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了。
所以蘇佳的想法也是劉鑫一樣的,那就是提前讓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帶著他們的家屬,順便押運著劉鑫這些日子來獲得的禮物,以及益州拍賣會後獲得的利潤一起先行離開洛陽返回益州成都。
不過因為要舉行洛陽拍賣會,所以也隻有等到洛陽拍賣會結束之後,這支隊伍才能離開洛陽返回益州成都的。
當然了,這也是需要有人負責帶隊的,所以劉鑫與蘇佳最後確定的人選除了王雙與鐘會之外,還加上了黃權與張鬆二人,如果淳於瓊與逢紀也在這支隊伍離開洛陽之前回來了,那淳於瓊與逢紀二人也會加入這支先行隊伍中去。
之所以如此安排人手,劉鑫也是和蘇佳好好的討論了一番,首先劉鑫覺得王雙與鐘會這對組合是必須得有的,因為王雙已經算是一名當世猛將,而鐘會則是一名各個的帥才,由他們兩人負責帶領這一千名精銳禦林軍也算是人儘其才,並且也能讓鐘會與王雙提前感受帶兵的感覺,萬一遇上什麼意外的話,比如土匪劫道(當然了,這並不現實,再智障的土匪也不會去搶劫一支萬人左右,並且還有一千名士兵護送的車隊吧),地方叛亂(這個倒是有可能,不過這個時期的叛亂基本上就是幾百號農民起義軍罷了,根本不堪一擊,實戰效果有待研究),以及可能出現的異族襲擊(這個變數就比較大了,畢竟遇上的襲擊有可能是異族的主力部隊,或者是一支普通的異族盜匪都有可能,不過勝利的機會還是挺大的),還能讓鐘會與王雙獲得實戰的機會。
而黃權則是作為學徒,跟隨在鐘會身邊學習如何帶兵,畢竟黃權在曆史上可是益州本土最強的領兵人才,不過黃權現在還年輕,需要跟在鐘會身後學習,順帶增加閱曆。
而張鬆則是作為這支部隊中的軍事角色而存在的,順帶也能作為向導帶領這支龐大的隊伍返回益州,畢竟王雙與鐘會是“外來戶口”,而黃權也是第一次離開益州,所以能找得到路的也就張鬆一個人了。
至於淳於瓊與逢紀兩人,就算是添頭了,劉鑫的手下中普遍缺乏實戰經驗,而淳於瓊與逢紀好歹都是領過兵的老手了,所以淳於瓊與逢紀也可以輔助王雙與鐘會。
所以,劉鑫與蘇佳做出了決定,明天就讓王雙等人做好準備。
至於袁成的請求,劉鑫倒是給蘇佳提了一下,蘇佳的意見也很簡單,和劉鑫做出的選擇一模一樣,那就是不要趟這趟渾水,畢竟袁成無論是在身份地位,還是自身實力方麵,都是不如他的那兩位兄弟——袁逢與袁槐的,所以蘇佳認為袁成這個人並不值得劉鑫進行投資,何況說句不吉利的話,袁成可是已經死期將近了。。。
因此,劉鑫與蘇佳再次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無視袁成的合作請求。
然後,劉鑫便開始與蘇佳談論起了今天的重頭戲,那就是招攬董扶的結果,確切的說是董扶能夠幫助劉鑫招攬到的那些人才。
畢竟董扶的能力雖然是有的,但是董扶再怎麼說現在都已經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了,自身的精力肯定是大不如從前了,所以董扶雖然被劉鑫任命為了蜀郡屬國都尉,但是劉鑫也不指望董扶能夠做出什麼成績來,所以劉鑫都已經打算讓秦宓去作為董扶的副手,幫助董扶處理政務,反正秦宓也是廣漢綿竹人,是董扶的老鄉,所以劉鑫認為董扶應該能夠接受這樣的任命。
至於任安的存在其實和董扶一樣,屬於吉祥物一般的存在,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千金市馬骨”,幫助劉鑫招攬益州的其他人才。
當然了,任安與董扶一樣在益州開辦了私塾學堂,所以任安與董扶的學生還是很多的,劉鑫與蘇佳已經把主意打到了這些學生身上,畢竟這些可都是益州基層官吏的人選啊。
而被劉鑫視為“益州陳琳”的祝龜,蘇佳也是給予了高度的認可,畢竟有些事情是需要專業人士出馬的,雖然蘇佳也能夠寫檄文,但是蘇佳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寫的檄文容易跑題,而且不具有大漢的“時代特色”,所以蘇佳也是非常看好祝龜的。
最後,劉鑫自然是提起了那個亂入益州的陳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