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半饅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蠻的生活,獸降三國,七個半饅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覺睡到天亮,外麵早已響起了部隊的訓練聲,張野暗叫一聲要遭,似乎有些睡過點了,不過後來想想似乎昨天剛說了讓人家休息的,今天就過去打擾有些不合適。

索性今日就不去蔡邕的茅草屋了。

況且馬上就要過年了,張野的事情真的很多,卡紮菲還沒有能夠找到,聯係身毒人的事情還沒有確定下來。

這些都是張野要考慮的東西,跟收了蔡邕是一樣重要的。

出了屬於自己的洞穴,張野開始跟著將士們一起跑步,這些早操的模式都是他根據後世改過來的,後世的軍訓中學到的一些東西。

起床之後先跑步,然後大家練習協作配合,張野給分配的協作配合的時間比較多,因為蠻人的生活條件有限,他們所缺的也就是配合而已。

張野和自己的戰士們訓練在一起,做為一個主帥,他贏得大家的心,不隻是靠他自己的實力,更多的還是以身作則。

大清早,蔡邕早早的就起來了,他沒有嗜睡的習慣,並未叫醒蔡文姬,連番的折騰想必她也是累了。

看著屋內那用木頭做好的書架,蔡邕點點頭,他對張野的心思很滿意,竟然連書架都準備好了。

蔡邕做了這麼多年的官,你要說他多有錢,其實並不儘然,不過他的藏書倒是不少,居住的屋子基本上已經被這書占去了一大半,另外的地方也就是能擺放一張床。

在漢末,書可是有錢人的產物,這些東西又貴又難以買到。

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的產物,窮人就算是有錢也難以買到書本。

這些書可以說就是蔡邕的全部,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

出了門,小小的籬笆院裡已經擺滿了賈英送來的禮物,基本上占了半個院子,實在是因為送的東西太多了,根本就放不進屋裡去。

轉身看了看草堂上掛著的布畫,還有上麵的題字,蔡邕微微一笑。

他又想到了那個張野,此人的心思真是縝密,就這麼幾個題字就勝過屋外所有的東西。

他此刻應該選擇過來呀?

蔡邕的腦中矛盾的想著,既不想太早的就收他當徒弟,但是又想要見到他。

這種迫切的心情讓蔡邕本還古井不波的心顯得有些混亂,好多年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了,蔡邕竟然有些緊張的興奮感。

一徒難求啊!

遇到一個好的徒弟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既能夠把一生所學傾囊相授,又能夠把自己的東西給繼承下去。

拿起自己的佩劍,蔡邕在籬笆院外麵練了一套劍法,等到覺得勞累之後,才停了下來。

山穀中這時候傳來了一陣的哄笑聲,方才起來的時候蔡邕大概看了一眼,發現這些蠻兵們在跑步。

他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不過彆人訓練已經涉及到軍事機密了,他也沒有多看。

此刻的哄笑聲徹底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於是他走到前方,向下望去。

原來是張野正在教大家拓展訓練,幾個蠻人由於緊張,把自己的戰友給摔了個狗啃泥。

張野不耐其煩的給士卒們講解著,這些東西本就沒有什麼難的,反而有些像小遊戲,還能夠引起大家的興趣。

非常有利於團隊協作,充分的讓你相信自己的戰友。

上一次的失利讓士卒們更加的緊張了,又一次失敗了,張野無奈,隻能把幾個軍團的頭領、副頭領叫到這裡。

他親自演示,猛牛、牛塘、冰羅等人親自來接住他,張野早在軍訓的時候就做過很多次了,一點也不緊張,一次性的就成功了。

然後才讓眾人依次訓練自己的士卒,猛牛和牛塘等都親自在自己的軍團試驗成功,這讓本沒有信心的蠻兵們士氣大振。

蔡邕在山頂不由的點點頭,雖然他不知道張野在乾什麼,但是他現在基本上理解了,為什麼張野說南蠻七十二洞他能夠占有二十八洞了。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必然是經過千辛萬苦的,彆人看到的都是此人風光的一麵,但是卻看不到他們辛苦的一麵。

“爹爹,您在看什麼呢?”

蔡邕轉過身,見是蔡文姬醒了,於是笑著回答道:“無他,隻是看看這群人的生活習慣而已。”

蔡文姬問道:“爹爹,人人都說蠻人蠻橫無理,野蠻直接,但是這幾日文姬所看到的蠻人也並非都是如此。”

雖然並沒有明說,但是蔡文姬還是在心裡補充了一句:至少她在這一路上見到的蠻人都不是這樣的,因為這些人是張野的手下。

蔡邕撫著自己的胡須道:“琰兒,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就是這個道理。耳聽為虛眼見則為實,如果不是親自來到南蠻,為父也很難想象,原來蠻人並不像傳聞中的那樣。”

“爹爹總算是不用理會朝堂上的那些紛爭,其實這樣也挺好的。”蔡琰道。

平日裡依著她的性格,絕不會說此話,不過此刻隻有他和蔡邕二人,說出來都是無妨。

蔡邕也長長的舒口氣,身為儒人誰不想治國齊家平天下,可惜他已經不能夠在回到朝堂之上,就如同自己的女兒所說的那樣,放下心上的壓力,就此寄情於山水也好。

“琰兒說的是,可惜的是你大好年華,卻要陪著爹爹在此受苦。”想到此事,蔡邕的臉色就會有些暗淡。

蔡琰卻向前兩步,望望山下道:“爹爹無需這樣想,琰兒倒是覺得在此地甚好,可以專心陪著爹爹。”

好像是又想到了什麼,蔡琰才繼續問道:“爹爹,我觀昨日那張野不錯,為何爹爹不收下他?莫非覺得那些東西都不是他所做?”

蔡邕道:“不,這些都是他所做,喬誌遠長於政務,並不擅長詩文,絕無可能做出此等文章,此人在南蠻真是可惜了,偏安於一隅,發展也會有限。如果能夠在中原...”

蔡邕還未說完,蔡琰就說道:“如果在中原,那麼豈不是要與爹爹失之交臂?”

蔡邕心中一想,也是,如果他生在中原,那麼絕不會碰到自己,如此璞玉讓彆人得了去,那麼心中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

於是蔡邕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正因為如此,為父才要考驗一下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