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淒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3章 向帝國主義演進,南明大丈夫,話淒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難民的營地裡,一群女人正在虞穀水兩岸,洗著衣物,孩童們則在帳篷間奔跑玩耍。

李岩騎馬駐立在高義歡身旁,他也聽同僚說過大王的事情,微微笑道:“大王今天又有感而發啊?”

高義歡一臉正色,“是有些感慨!”

“臣願意洗耳恭聽。”李岩很識時務的給領導一個說話的機會。

高義歡微微沉吟道:“先生,你覺得這天下怪不怪?”不待李岩說話,高義歡便接著道:“孤王覺得很怪,很邪乎,幾百年一亂,幾百年一輪回,百姓遭受了多少困苦。”

“天下大勢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亂輪回,數千年來都是如此。”李岩開口道:“這或許就是天意和大勢吧!”

高義歡搖了搖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現象,而不是必然的結果,也並非天意。”

“是現象?”李岩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沒想到魏王會與他討論這麼深刻,又有水平的話題。

高義歡微微頷首,“不錯,這隻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導致的現象,並非什麼天意使然。孤王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曆代王朝都沒有明確的目標和理想。”

“願聞大王高見!”李岩不禁來了興趣。

高義歡身後的李來亨等人,也豎起了耳朵,大王今天扯的淡有點不一樣。

高義歡沉聲道:“曆代王朝掃平天下後,對於接下來該乾什麼,基本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大多還是像前朝,不去主動的解決問,而是等問題來了再去解決,所以每個王朝走向滅亡的方式大多一樣。一個王朝在經曆前期的繁榮後,各種老問題,再次迎麵而來,因此在中後期會經曆一次改革,改革不成攻,加速滅亡,改革成攻,問題得打緩解,撐一段時間後,問題再爆發,再滅亡。”

李岩沉思著,魏王的話語,其實還可以直白一些,每個王朝初期,土地資源充沛,社會矛盾小,王朝欣欣向榮,到中後期,土地兼並,社會矛盾激化,王朝通常會進行一兩次改革,來抑製兼並,延續王朝的國祚,但抑製最後大多還是失敗,王朝再次滅亡,開啟下一個亂世。

“大王說的老問題,就是土地兼並吧!”李岩沉聲道:“這個問題臣也想過,百姓中有的勤奮,有的聰明,人之間存在差距,這就必然會導致一部分百姓成為士紳地主,土地必然會逐漸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雖說這其中有人利用巧取豪奪的手段,來完成土地的兼並,但大多數士紳地主,還是幾輩人積累所得。土地兼並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臣以為王朝可以抑製兼並,可以嚴懲非法兼並,但卻不能奪取富戶的土地再分配。因此兼並的大勢很難逆轉,王朝也避免不了滅亡。”

高義歡看了李岩一眼,幸虧他肚子裡也有些硬貨,“先生說的有一點道理,也看見了問題的所在,但是還是沒有真正的嘗試解決問題。曆代王朝也是如此,手段也隻是抑製兼並一種,君王在一統天下後,變沒了目標,或者說是滿足於一統天下,目標變成如何坐穩江山,甚至考慮的問題是怎麼壓製和奴化百姓,來統治天下,而不是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導致天下數千年來沒有實質上的演進?土地兼並是個問題,但是他並非沒有解決之法。”

“演進?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演進能解決這個問題?”李岩不禁問道。

高義歡笑了笑:“儒家和士大夫,或者說我們中原文化,曆來崇古,認為越往後退,才是越好的,但事實上,整個社會卻是不斷向前演進。從三皇五帝初始社會,到夏商周的封建社會,再到秦王朝的中央集權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而現在我們已經卡在這裡兩千多年了。向前演進並不能解決土地兼並這個矛盾,但是他能降低著個矛盾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使他不在成為主要的矛盾。”

高義歡不時嘣出的新詞,李岩早已經習慣,但是他這個社會向前的觀點,卻讓李岩有些震驚,而且有些話,他也還聽不明白。

儒家文化中,崇古尚古,一直以來的觀點都是三皇五帝,還有周公輔政的時代,才是最好的時代,往後那是一屆不如一屆。

“如果按著大王的意思,社會是向前發展,那曆代王朝還真是沒有目標了。”李岩沉思著,他一時間還難以接受高義歡的想法,但還是問道:“大王的理想與這個有關?”

高義歡點了點頭,“不錯,孤王的理想就是覺得我們西魏國,必須要完成進一步演進的使命!進入大帝國主義時代。”

高義歡看了看李岩一眼,知道他不明白,“曆代中原王朝滅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內部土地兼並,或者是內部傾軋,另一個原因就是來自外部的威脅,晉、唐、宋都因此滅亡。孤王理想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不過這並不容易,甚至孤這一輩子都解決不了,所以想將孤這個理想,附加在大魏國的身上,讓大魏國的成為一個有目標的大帝國,讓西魏的官員體係,有同樣的理想和信仰。”

說著,高義歡抬起馬鞭,指著營地中的難民,“李先生,你看這些難民,與我等樣貌一樣,但信仰卻完全不同了。這就是來自外部的威脅,並且關係後世,孤王希望大魏能將我中原的文化和信仰傳播出去,同化吐蕃人、蒙古人、葉爾羌人,甚至到更遠的區域,目光不要局限於中原,還要教化四方諸多夷狄,成為外向的帝國主義文明。對內則要進行改革,完成演化。”

“大王的想法,與儒家出入很大啊!”李岩卻開口道。

高義歡深邃的目光看向遠方,自信道:“如今的儒家,也並非先秦的儒家,儒家也是一直再變化。孤王需要一個董仲舒,來改一改儒家,需要大魏上下,都要有理想,有一個能將整個國家凝聚起來的信仰!”

李岩目瞪口呆,不得不承認,他被震驚了。

這次清軍肆掠雍涼,一方麵是地方上很難與清軍抗衡,另一方麵則是地方官抵抗意誌並不堅定,不少官員見清軍臨城,直接就掛印開溜,甚至還有幾個縣直接就降清了。

這種情況的出現,讓高義歡意識到,西魏國的官僚係統並沒有什麼理想或者說是信仰,連忠君愛國都不講,而是純粹為了自身的利益,大多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當然這與西魏國官員的構成有關,大多數人都是三易其主,甚至有不少人把明、順、清、魏乾了一個遍。

這樣的官員,讓他忠心於誰,顯然不太可能,他們更加的看中自身的利益。這就是缺失了理想,也沒有了儒家的信仰。

如果西魏所有的官員都是這樣,那西魏遲早要完蛋。

因為整個官僚集團都是利己主義者,他們首先是考慮自身的利益,最後必然會損害百姓的利益。

當然高義歡也是其中一員,畢竟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追求的也是權力的巔峰,本質上信奉金權,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爭霸天下。

他行為與曆史上的絕大多數梟雄一樣,並不具備什麼進步的意義,就算成事後,了不起成為秦皇漢武,但並未對整個天下的轉變,做出實質的貢獻。

這讓高義歡議事到,一個國家,一個官僚體係,沒有一個信仰,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一個能將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思想,讓官員不能隻認識銀錢和自身利益,否則就跟滿清沒多大的區彆了。

因此高義歡才想到要給西魏國上下,定一個目標出來。

這時高義歡正說著,一隊騎兵疾馳過來,翻身下馬,“大王緊急軍報!”

(感謝的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