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解沉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100章 文治武功 軟招八方風雨會中州,水不暖月,誰解沉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招“8方風雨”,我就是用繩子也能劃得出六個8字了,自己的六合之內,都可以確保不失。但在我自己的歸類中,卻沒有將之當成武功,而是種勞動的技巧,在打場脫粒翻曬和處理秸稈茅草方麵很用得著。
這些學長們,把好好的勞動技巧當雜耍,還那麼差。真不想看他們,我閉著眼睛,誰也沒有放進去。
他們以為我怕了,以為我想不到他們如此厲害,以為我嚇得不敢看了。
還是那個最胖最高大的學長最張狂,終於輪到他了,舞著棒子對著我倆越逼越近,我們隻好不停地退。
估摸著過了我自己劃出的底線,我睜開了眼睛,我的同學果然就在我身後,他再退兩步就有掉崖的危險。
唉,就是那一次,我沒有忍住,還是出了手。
出手。
就是因為出了手,所以還記得他們比珍的事。
我很確定那個最胖最高大的學長不是曉得輕重的人,他完全有可能把我的同學逼得滾下山去。
所以我伸出手,把那根還在揮舞的棒子握在了手裡。
睜開眼睛,棒子就落在我手裡,對於他們來說,這很神奇。
這很容易。對於我來說,不過是小小意思。
幾個學長雖然看不出門道,也完全不識貨,但都是快畢業的人了,智商還是有的,他們不敢想象在舞弄的棒子中插手的後果。
“太過分了!”我說。
隻說這幾個字顯然是有夠的,他們可能很認識我,我是經常在校會上登台的人,就是跟校長也走得很近,班主任就是副校長,是我當之無愧的保護神,他們肯定怕我告狀。
所以都圍了過來,都吃驚。
雖然吃驚,八個學長,還是圍住了我們。
他們最少大了兩歲,過大了四五歲的都有,因為他們中還的複讀生。
他們很強。
棒子卻在我手裡。
2★.
他們不是沒有武器,一個人提著那串玉米棒子,當著我們的麵,分出一個,遞給了另一個。另外兩人各自拿著一根紅薯,就是無數次在他們的基基上輪流掛過的那兩根,已經被啃了一小半,他們在生吃。
四件貨,握在四隻手裡,投擲過來,就是四枚不會爆炸的手雷,對我倆年少的身體都有殺傷力。
那個分出玉米的,正是早先出主意用比珍子來排名次的那位,他最為知機,趁雙方相持之機,快速移動了位置,這樣,四枚手雷就分彆位於了我們的四個方位。
威脅大增。
同學不僅幫不了我,可能還會成為負擔,他在身後拉著我的衣服,聲音打訥訥:“我喊、喊、喊人了。”他說。
“不要喊,激怒了他們,隻會壞事。彆擔心,一切有我。”
我先安穩住自已的同伴,用了比對那八個人還多五倍的字句。
接著我就沒有再說,再說隻會壞事。所以我不再出口,我出手。
再出手!
那不是施展了武功,我一直認為,我是不會武的,我連體育都所會很少。我隻會勞動,“8方風雨”就是勞動中用得到的一種結繩技巧,是種軟實力。
練這一招的人多如牛毛,單單是龍王鎮就找得出成千上萬,那招改版後的“八方風雨會中州”更是揚名中外。
隻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知道這是種軟功,他們都把“8方風雨”當成了硬功在練。
當硬功來練,那是風聲呼呼,棒如疾雨,看起來威風八麵,聽起來聞風喪膽,但說不定隻要一磕一絆,自身就會有危險,這就要上過當的人,才體會得具體了。
我是個學生,我沒有用武力。
我用的是文才,隻是用那根棒子,中規中舉地寫了四個8字。
8字,那時還沒有幼兒園,一年級的小朋友就都會寫。
3★.
但要用棒子同時之間合格地寫出來,我很笨,隻會寫六個。我寫了四個,四個而已。
四個,“8方風雨”,夠了。
因為四個8之後,那四枚不會爆炸的‘手雷’,全部炸開了。
四枚手雷,幾乎是同時,從他們手上,落向地上,就在低矮的空中,完全炸開,炸得粉碎——包括玉米芯!
四個8字,沒有一個人看得出來軌跡,卻傻了九個人,九個人全部嚇呆了,沒有一個人敢動。
這是文才能做得到的嗎?嘿嘿!沒聽說過文治——武功的嗎?
就是說文才,能把武功治罪。
“8方風雨”是軟功,練到了一定的水準,講出的就是硬道理。
手雷全毀了,八個學長,卻沒有傷到一絲一毫。
他們還不知道隻傷手雷不傷手,也不傷他們的身體髮膚有多難。
不明白原因,不曉得過程,他們隻有驚,不會怕。
沒有痛,他們還記不住這個教訓。
我推斷他們的記性不會都很好,不然也不會八個人中就占了一半的複讀生了。
他們不記得,我還是記得的,我已經打敗過他們不止一次,在情報力中,我還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當著全校師生的麵,率隊大敗過他們一次,他們通通忘記了,可見記憶之差。
為了加深他們的記憶,我再做了一件事。
那根他們不惜用比珍子來爭奪一輪使用權的棒子,被我雙手一拗,對折成了兩節。
這就是實力,這就是差距,他們就吃這一套。
這是一根篁竹棒子,天生滴頭重尾輕,所以才一直說是棒子。
8方風雨這一招,是槍棒棍鐧鞭戟錘索等等軟硬兵器都能施展得出來的大招,應用很廣泛。
要用硬功來把一根篁竹棒子折成這樣,真不知需要多深的功力。
一舉奏效。
他們全部嚇脲了,像篩糠一樣打了一陣子脲顫,再也站不穩樁子,九個人全都很沒出息地灘在地上。
4★.
我隻不過是用上軟功,把篁竹棒子當成一根繩子一樣,輕鬆來了個對折。
折棒子幾乎不可能,折繩子又何難之有?
這不是我有多厲害,是道理很厲害,道理不在多,在於想通了,真正通泰了,自然就厲害了。
沒有損壞他們的棒子,我鬆開一隻手,棒子還原。
他們嚇得更慘。
他們的身上,沒有幾個部位比這棒子更硬。我相信,這回他們都記得住了,相信他們再也不會來冒犯我這位同學了。
至於我,不介意。
可以勝利地走了,我卻沒有。
我還要善後。
善後比此前的過程都更重要,這道理沒有多少人真正明了。
上一章原來的章節名字是“我沒忍住,還是出了”。短短八個字,若有所指,卻是很不具體,就如同高級劍客已拔劍,未出劍,給予對手以無窮的想象力,是種誤導,也是種震懾,是語言所能形成的威力。
這,就是我身為一個學生,從學習中所總結出來的“語言的去真距”。這一句可以作為一個範例,比“8方風雨”更有價值,就是隻有訂閱了本章的人才看得到了。
太可惜了,誤解了的人還是太多,沉舟被迫改了章節名,我很不樂意,但沒有琺子。
選擇把這一段寫入正文,而不是歸入感言中,隻因以我判斷,絕對物超所值。而且正文更容易流傳。沉舟對自己的作品滿懷信心,即使在這個世紀默默無聞,就是到了下一個世紀,還是會廣為流傳滴。
善後的重要,簡單打個比喻,男女之間髮生了苟且之事,如果扯脫不認人,頭也不回就走了,不給對方留下任何念想。
那麼,他們之間就很難會有下一次,那使有了,也是冷趣巴淡,索然無味得很。
如果能在事後給對方好好安慰,哪怕是在過程中沒有令對方很滿意,那後約都還是會在滴。
善後要越簡單越有效越好,我要用一個學弟在學習上的能力,徹底打敗他們身為學長的尊嚴!
5★.
八個珍子上掛紅薯的學長,同時慘敗在比他們小了最少兩歲的我麵前,終於輪到我,來強勢要求他們不許說出去了。
“今天的事,今後都不許說出去半個字!今後要是聽到一點點關於我陳月平會武功的傳言,我就會一個個地收拾你們!我已經把你們每一個都記憶住了!”我這樣說。
我已經有了髮言權,他們不敢插嘴,隻好靜聽我的下文:“你們可能還不相信我已經記住了你們,這好辦,就讓你們測試一下我的記憶能力,就是你,個子最小的這位學長,你來出題,我試給你們看!”
“我已經看到了你們帶來的語文課本,你們可以立即找出你們課本上任意一篇不長不短的古文,我隻消讀上一遍,立即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以我這樣的記性,要記住你們一輩子,非常容易!”
那位學長隻有配合的份,他們是中考備考生了,初中階段的所有課程都在備考之列,帶來的語文書也不止中初三的。
他選了幾首古詩詞,全是我早就滾瓜爛熟的,我覺得欺負他們的力度不夠,要求換長一些滴,最後選中了《馬.說》。
眾人都知道這是我們初一還沒有學到的課程,也不算很短了。
在他們的注視下,我一目雙行,凝神讀了一遍。
彆的學友在沒有預習過的情形之下,可能要想讀得通順都很難,我卻真滴一字不差地背下來了。
我的記憶力是很強,可也不會強到這種地步。
原因隻有一個,這篇《馬.說》,我早就會背了。
小升初考試之後,沒有暑假作業,我就利用這一段時間,強行要求自己每天最少要背一首以上的古詩詞。
這不難,每天背上幾首、十首都不難。
難的是在於鞏固,在於能理解,在於常常回過頭到複習,難在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不忘,還難在能持續多久。(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