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真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武會副主持,明武道,明道真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承天景命皇帝敕曰:
朕獲承天序,欽若前訓,用建藩輔,以明親賢,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谘爾陸勝,孝忠勇智,溫文肅敬,行有枝葉,道無緇磷。宜分建茅土,衛我邦家,葉於展親,永固磐石。是用舉其成命,錫以徽章。可封晉陽郡王,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欽哉!”
“承天景命皇帝敕曰:
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武藏編纂,國之重典。今有武藏院正六品編修陸勝,燃薪達旦,破卷通經,授以文職理宜然也,特授爾為正三品編修。
欽哉!”
“承天景命皇帝敕曰:
朕惟治世之道,首重用人。武藏院正三品編修陸勝,武功深湛,見解高深,授爾為權同知武會。
欽哉!”
次日,封爵大典上,一係列繁雜的禮儀之後,陸勝終於迎來了自己封爵授官的聖旨。
三道封爵授官的旨意中,無論是晉陽郡王,還是正三品編修之職,都在陸勝的預料之內。
隻是,權同知武會,就完全出乎他的預料了。
“武會,指的是江湖中常說的中州武會。它的主持者,正式職務是權知武會。”
“‘權’的意思是暫代,‘知’的意思是主持,加個‘同’字,則通常是指副職——”
“也就是說,從現在起,我是武會的副主持了!”
明白了這個官位的含義,陸勝長出口氣,知道自己將迎來新的挑戰:
“段正非是天榜第一人,他出任武會主持者,自然無人不服。”
“隻是,我這個俊傑榜第八、地榜第八十一的年輕人,即使因編纂武功,晉升為正三品編修——”
“擔任權同知武會,也會有很多人不服氣。”
武會是渾天王陸征陽中興大景後舉辦的,最初是用來招攬人才。
因為當時大景朝廷的勢力主要局限在中州之地,其它勢力的人,通常稱之為中州武會。
由於參與武會的人大多是武師、大武師,和俊傑榜上的年輕俊傑修為相當。在經過數百年的演變後,武會也同時成為了年輕人揚名的盛會。
陸勝如今隻有十八歲,在俊傑榜上也不過排名第八,他出任權同知武會,可想會引來多大爭議。
“雖然擔任這個職務,多半是為了方便我招攬人才。”
“隻是,這種被人架著,放在火上烤的感覺——”
“真是很不爽啊!”
按照原本打算,陸勝是想要靜心修煉一段時間,把這段時間的積累,完全轉化為實力後,再尋求和他人交流。
但是,在成為權同知武會後,這種打算,顯然無法實現。
雖然知道自己擁有這樣的高位後,一定更便於培養班底,陸勝心中,卻仍舊有些不爽利。
“我的精力,主要是放在武道上。”
“需要招攬個謀士,為我處理雜事!”
想到自己成為皇帝繼承人後,必然要麵對的各種爭端,陸勝心中,已下了這個決定。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必須要有個人來解決,讓自己專心武道修行!
------------
“正三品編修、權同知武會,他怎麼得到這職位?”
另一邊,陸弘康在聽到陸勝官職的同時,臉色瞬間鐵青,似乎聯想到了什麼。
陸勝正三品編修的位子,他當然不太在意。隻是,權同知武會,卻是他為自己兒子陸安世謀劃多時的職位,怎麼就落在了陸勝身上?
“早知如此,就應該阻他一下,讓他晚一些得到爵位。”
“現在,旨意已下,做什麼也都晚了!”
臉色恢複過來,陸弘康心中想道。
陸勝封爵的事情,理由上其實並不太充分。作為宗正,陸弘康若想阻攔,有的是辦法拖延時日。
隻是,因為陸勝極為識趣,不但讓人和康國公府交換了龍肉,還一直閉關潛修,避過了和陸雲峰的交手。
這種情況下,陸弘康在有關陸勝封爵的事情上,就沒有多加阻攔。甚至在陸勝被皇帝加恩,在封地外又賜予府邸莊園時,他同樣沒有反對。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陸勝竟然很快被授予正三品編修職位。並且,同時擔任了權同知武會。
“世兒之所以挑戰地榜第一,為的就是要擔任這職位。”
“沒想到,這個位子,還是被人給搶了,而且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
“陛下他到底怎麼想的?”
想到煮熟的鴨子就這麼飛了,陸弘康心中惱怒道。
兩個多月前,在知道段正非投靠大景朝廷、並且會主持中州武會後,陸弘康就一直盤算著如何用這次武會為自己增加助力。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雖然他讓兒子陸安世挑戰地榜第一成功,成為了新的地榜第一人,卻仍舊沒有能爭下權同知武會。
“天榜第一、地榜第一,同時主持這次武會——”
“那會是多好的吸引人才機會!”
“陛下為何會放棄世兒,選擇這個陸勝呢?”
陸弘康心中想著,打算在回府後打探一下。
他覺得,這件事情裡麵,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
“武會的主持者,通常隻有一位是出身大景陸氏——”
“這個人,即便在以後不是皇帝,也必是朝廷重臣!”
“陛下讓這位新封的晉陽王擔任這職位,難道是想要培養這位?”
旁邊,其它聽到陸勝所得官爵的人,同樣是議論紛紛。
如同科舉的主考官一樣,中州武會的主持者,同樣能在武會時招攬人才、培養自己勢力。
所以,一些不知內情的,紛紛猜測陸弘昌是不是想栽培這位新崛起的陸氏俊傑,讓他在以後成為朝廷重臣。
“隻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即使被特授正三品編修,就能夠擔任起權同知武會?”
“他的武功,可不要比那些與會者還低!”
一些對陸勝不太了解的人,對此憂心忡忡道。
雖然武會的副主持不那麼引人注意,卻同樣不能隨便授人。如果武功比參加中州武會的人還低,那還有什麼資格主持武會?
所以,一些人已經打算勸諫,讓皇帝改變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