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0章 曆史定位上,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第八海,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話語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殿內激起無聲的漣漪。

秦思源的目光變得更加深邃,蘇明哲微微蹙眉,張倫則若有所思地撫須,編修們有的奮筆疾書,有的則交換著複雜的眼神。

還有不少人正偷偷的看著上首麵色平靜的夏王,心裡在衡量著這個老儒這樣說究竟是不是夏王的意思。

老儒那番關於朱元璋早期“貢獻有限”,劉福通、張士誠、陳友諒方為抗元主力的驚人之語,如同在滾油中潑入冷水,整個議事殿瞬間炸開了鍋!

“荒謬!一派胡言!” ,一聲斷喝如同驚雷,蓋過了殿中的嗡嗡議論。

隻見一位身著深緋官袍、麵容清臒的老者猛地站起身,須發皆張,正是曾在前明翰林院供職多年,後歸順夏朝、負責典章製度修訂的大儒,楊居和。

他臉色漲紅,眼中燃燒著被觸犯正統的怒火。

“爾等隻知翻檢故紙堆,妄議大明太祖功業,豈非數典忘祖?!” ,楊居和戟指那位發言的老儒,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明太祖實錄》、《國榷》乃至前朝正史《明史》,煌煌巨著,哪一部不載太祖起兵濠梁,克滁州、下和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步步為營,積蓄實力?”。

“至正十六年揮師渡江,一舉攻克集慶路(南京),改名應天府,以此為根基,方有後來驅逐胡元、恢複中華之偉業!”。

“劉福通雖勇,然其部眾四散,戰略失當,終為元軍所破,張士誠、陳友諒,不過割據一方的梟雄,其誌在爭霸,何曾真正以覆滅蒙元、光複漢家山河為己任?”。

“若非大明太祖剪滅群雄,整合南方之力,北伐大業何從談起?爾等輕言太祖無大功於抗元,置太祖開國之勳於何地?置我煌煌大明二百餘年國祚於何地?!”。

他這番話立刻引來一片附和之聲。

殿中不少出身明廷舊臣或深受明廷科舉恩養的文士紛紛起身,情緒激昂:

“楊公所言極是!太祖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功在千秋!豈容輕侮?”。

“史料?時間線?難道《明實錄》不是史料?難道太祖親曆者所書傳記不是史料?爾等所據,不過是些野史稗官、元末亂世流離失所之人的片麵之詞!焉能比肩國史之正?”。

“否定太祖抗元之功,即是動搖大明立國之基!我等身受大明三百年雨露恩澤,豈能坐視其開國偉業遭此汙蔑?”。

殿內頓時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

以楊廷和為首的“保明派”群情激憤,引經據典,扞衛著他們心中的正統與恩源。

而最初發言的老儒及其支持者——多為在明朝科舉中鬱鬱不得誌,或專研史料、持論相對客觀乃至批判的學者(姑且稱為“考據派”),則麵色冷峻,不為所動。

“楊公息怒!” 另一位“考據派”老儒,李贄緩緩站起,聲音不高,卻帶著穿透嘈雜的冷靜力量,“吾等非是要否定太祖開國定鼎之功,更非數典忘祖”。

“恰恰相反,正是為了理清史實,正本清源,才需直麵史冊記載的時間線與戰役規模!”。

他環視一周,目光銳利如刀:“諸位捫心自問,自大明太祖攻克應天至正式稱帝、建元洪武,這十二年裡,其主要兵鋒所指,是北方的蒙元主力,還是南方的陳友諒、張士誠?”。

“誠然,大明太祖遣徐達、常遇春等有北伐之舉,然其時元廷內鬥不休,察罕帖木兒、王保保等悍將或死或忙於內訌,北方元軍主力實已由劉福通的紅巾軍消耗殆儘!”。

“太祖北伐,更多是掃蕩元廷在北方的殘餘勢力及地方割據,此乃史實!時間線清晰可證!稱太祖在‘稱帝前’即已摧垮蒙元主力,確屬誇大!”。

李贄頓了頓,拋出了更具爆炸性的觀點:“再者,諸位言必稱‘驅逐韃虜’,然則,蒙元果真是被大明‘驅逐’乾淨了嗎?”。

“至正二十八年,徐達大軍逼近大都,元順帝是‘率三宮後妃、皇太子等’主動‘開健德門北奔’,退往上都!”。

“元廷並未覆滅,隻是北遁,史稱‘北元’!其後,北元勢力盤踞蒙古高原近百年,與明朝時戰時和”。

“土木堡之變(1449年),‘叫門天子’英宗皇帝更是被瓦剌也先俘虜,兵臨北京城下!若非於少保力挽狂瀾,大明幾有傾覆之危!此等‘韃虜’,大明終其一朝,可曾真正‘驅逐’乾淨、徹底消滅?”。

“叫門天子”四字一出,猶如在“保明派”傷口上撒鹽。

殿內一片嘩然!秦思源的眼神也微微一凝,蘇明哲眉頭緊鎖,張倫捋須的手停了下來。

“住口!李贄!爾安敢如此詆毀先帝!汙蔑國朝!” ,楊居和氣得渾身發抖,幾乎要撲過去。

“北遁即是驅逐!元帝棄都而逃,中原重歸漢家,此乃不世之功!北元殘部,疥癬之疾,豈能與正統相提並論?”。

“土木之變乃奸宦誤國,將士用命,終保社稷無虞!豈能因一時挫折,便否定大明二百餘年為華夏正統、守土安民之功績?爾等處處貶低大明,其心可誅!莫非欲動搖我夏國承繼華夏道統之根基?!”。

“非是貶低,而是求實!” ,另一位“考據派”學者也站了起來,聲音鏗鏘,“正統性非靠諱疾忌醫、粉飾太平而來!正視曆史,包括正視挫折與不足,方顯大國氣度!”。

“太祖之功在統一南方、終結亂世、重建秩序,其北伐更多是收拾殘局、完成形式上的統一”。

“而北元問題、邊患問題,貫穿明史,亦是事實!若《華夏通史》隻歌功頌德,諱言其失,與曲筆何異?如何取信於後世?如何擔當‘普世準則’之重任?!”。

“一派胡言!大明驅逐元寇,恢複衣冠,定鼎中原,即為正統!其文治武功,澤被後世,豈容爾等以偏概全,肆意抹黑?”。

“史料俱在!時間線清晰!北元存在是實!土木堡是實!難道記載下來就是抹黑?正視曆史方為對先人最大的尊重!”,一個大儒也站起來反駁。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