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長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2章 溫柔鄉,英雄塚,天龍後記,水滸彆傳,北鬥長明,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慕容複心中一震。他急忙舉起酒杯,遙敬章楶。

他麵色恭敬,朝著章楶說道:“章大人謬讚,晚輩愧不敢當。此番助守成都,乃見黎民塗炭,於心不忍,非為功名,更不敢居功。”

“章大人厚愛,晚輩心領,唯有謝過。”

“隻是江湖散漫,野鶴閒雲,早已慣了無拘無束。恐難以適應軍中法度。”

“且前番在雲峰禪院,已允諾群雄擔任武林盟主一職,未敢分心。”

章楶閱人無數,見慕容複眼神堅定,知其心意已決,絕非虛言推諉,心中惋惜更甚。

他仍舊溫言道:“如此也好。西夏一品堂高手如雲,行事狠辣。正需公子這般人物統領江湖群雄,與大宋軍民同心戮力,共禦外侮。”

待慕容複身影遠去,種師道複向章楶引薦二人。

“周侗大俠武功卓絕,魯達兄弟一身肝膽,此番守城更是功勳彪炳。西軍之中,正缺此等豪傑!”

種師道言罷,章楶便親見周侗、魯達。

周侗性情豪邁,感念章楶知遇之恩,又見種師道忠勇為國、愛兵如子,更兼目睹成都劫後慘狀,深知邊關將士浴血艱辛。

他抱拳當胸,聲如沉鐘:“章大人、種將軍抬愛,周某愧領!”

“江湖雖大,終是匹夫之勇。若能為國戍邊,護一方黎庶平安,周某與徒兒魯達,願執鞭墜鐙,效犬馬之勞!”

魯達亦甕聲應道:“灑家聽師父的!殺西夏狗,保家衛國,正是痛快!”

章楶雖未得慕容複,然得周侗師徒這般猛將,亦足慰心懷,微微頷首。

他不再強求慕容複,隻是依例將其功績及婉拒之意,連同那“赫連鐵樹被慕容複刺殺”之事一並詳細寫成奏章,飛馬送入汴京。

雖慕容複極力否認赫連鐵樹是自己所殺。但章楶綜合各方情報,尤其萬象邪王等人逃回西夏後的說法,仍將此作為重要"戰果"上報。

汴梁皇宮,龍榻之上。

病骨支離的宋帝趙煦,聞聽成都大捷,西夏數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龍顏大悅,連咳聲都輕快了幾分。

他當即下旨擢升宿元景,並欲重賞慕容複,甚至動了招其入宮覲見、委以重任的心思。

然而,當他垂詢於侍立榻前的老臣章惇、曾布及垂簾聽政的向太後時,朝堂的暗流瞬間湧動。

曾布麵色凝重,出列奏道:"陛下!慕容複此人,武功蓋世,智計超群,確是不世出的人才。”

“然而,慕容複乃前燕皇族後裔,''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姑蘇慕容氏!其誌豈在封賞?恐在故國!”

“若授以兵權,坐鎮西北,無異於縱虎歸山,養癰遺患!望陛下三思!"

珠簾之後,向太後的聲音清冷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慕容複確有大功,厚賜金銀田宅便是。”

“然其終究是江湖草莽,桀驁難馴,不諳朝廷法度。軍國重器,豈可輕付?”

“若使其恃功而驕,尾大不掉,反為朝廷之患。"

趙煦聞言,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滿腔熱情化為烏有。他雖為天子,奈何沉屙纏身,朝政多受掣肘。

權衡利弊,終究是皇權穩固更為緊要。

他隻得長歎一聲,放棄了招攬之念。

待到眾人散去之後,他親筆書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褒獎信,並解下腰間佩戴多年的一塊蟠龍羊脂白玉璧,命章楶轉交慕容複,以示"皇恩浩蕩,不負功臣"。

章楶將禦筆親書與價值連城的玉璧鄭重交予慕容複。

慕容複慌忙謝恩,雙手接過。

然而,他心思所係,早已飄向身邊那難以捉摸的佳人。

王語嫣對阿瑩的存在,厭惡之情溢於言表。

她本就清冷,如今更是如同萬載玄冰,周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寒氣。

即便阿碧小心翼翼地從中斡旋,柔聲勸解道:“阿瑩姑娘亦是助了公子”。

王語嫣也隻是冷冷一瞥,那目光中的寒意讓阿碧心頭一顫,再不敢多言。

阿瑩則獨自住在離慕容複院落頗遠的一處小院。

她看似悠然自得,卻如同潛伏的靈貓,目光時時留意著王語嫣的一舉一動。

她總覺得這位性情大變的“王姑娘”身上透著說不出的詭異。

她不由得想起來南海神尼對自己的囑咐。

一日午後,陽光正好。

王語嫣獨自在院中涼亭撫琴,琴聲清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躁意。

阿瑩悄然出現,倚在月洞門邊,仿佛不經意地笑道:"王姑娘琴藝超凡,隻是這琴音……似乎有些心神不寧?"

王語嫣指尖一頓,琴音戛然而止,抬眸冷冷看向阿瑩:"我的事,不勞你費心。"

阿瑩笑容不變,眼中卻閃過一絲狡黠與決然: "是嗎?那……這個呢?"

話音未落,她玉手一翻,掌心赫然多了一張非金非玉、薄如蟬翼、上麵用朱砂勾勒著玄奧紋路的符籙。

正是南海神尼所賜的秘寶"照影溯真符"!

她口中清叱一聲:“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天龍後記,水滸彆傳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龍後記,水滸彆傳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