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有點新發現,公寓裡的凶手!
一條閒木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3章 有點新發現,公寓裡的凶手!,神探係統?簽到案件現場就變強,一條閒木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女人?” 林逸說出的這兩個字,宛如一道驚雷,猝然在眾人耳畔爆響。 刹那間,所有人瞳孔驟縮,麵部肌肉瞬間凝固。 從那一雙雙失焦的瞳孔,毫無表情的臉上,便能清晰看出。 此刻,他們的大腦已徹底混亂,一片空白。 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在場之人,不是警察便是法醫。 除了趙高這種剛入行的新人,其餘哪一個不是見過大風大浪,經手過無數凶案現場? 倒不是他們輕視女性,或是抱有性彆偏見。 而是女性實施這種極端暴力,近乎扭曲變態的殺戮方式,實在罕見至極。 沒錯,就是暴力! 而且手段極其殘忍,近乎病態! 並非說女性就沒有暴力犯罪! 而是這種極致的行為,在女性犯罪中極少出現。 當然,也絕不能因此斷言,女性犯罪率低。 恰恰相反…… 過去十年間,男性囚犯數量僅增長10%,而女性囚犯則激增46%。 根據世界權威調查數據,全球範圍內的凶殺案件中。 受害者有79%為男性,僅有21%是女性,國內的數據也相近。 女性犯罪率正逐年上升,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全球性現象。 尤其在發達國家,這一趨勢尤為突出! “依據是什麼?” 江曉梅皺眉發問,語氣冷靜。 她並非替女性發聲,而是真的無法理解,林逸究竟憑什麼做出如此判斷。 “揮動凶器的動作軌跡,以及擊打方式。” 林逸抬起手臂,模擬了幾下揮擊動作,“男女因身體結構與生理本能的差異,在某些動作反應上,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模式。” “比如,當下體遭受攻擊時,男性的自然反應是雙腿夾緊,或迅速縮襠以減少傷害。” “而女性的本能反應,則多為分開雙腿下蹲,或用手臂遮擋防護,卻極少出現夾腿、縮襠這類動作。” “再比如……右手持刀向下劈砍的揮臂動作。” “男性通常從右上方起手,斜劈向左下方。” “女性則相反,慣常由左上方起手,劈向右下方。” “類似的性彆差異動作,在日常行為和犯罪現場中,不勝枚舉。” “就本案而言,兩具屍體上的鈍器傷痕,清晰地呈現出由左上至右下的擊打軌跡。” “此外,還有一個極為關鍵的線索……鞋印與鞋碼。” “39碼,在男性中屬於偏小尺碼,但在女性中卻是常見的大碼。” “從現場遺留的足跡來看,凶手所穿的是一雙中性風格的運動鞋。” “正因如此,我更加確定她是個女人,而且極可能曾長期習慣穿高跟鞋。” “長期穿高跟鞋的女性,腳踝和足部結構會因長期踮腳,而產生細微變形。” “行走時,會不自覺地以前腳掌發力為主,後腳跟觸地較輕。” “這種獨特的步態特征,在犯罪現場的鞋印中,清晰可辨。” “所以,綜合以上所有細節。” 林逸目光掃過,在場眾人驚愕的臉龐,“凶手……是女人!”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所有人都直勾勾地盯著林逸,眼中滿是震撼。 這份推理能力,簡直強得離譜! “不過,這些推理現在也沒多大用處。” 林逸聳了聳肩,“除了確認凶手性彆之外,我們依舊沒有任何實質線索。” “凶手為何殺人?動機何在?這些都還一無所知。” “接下來該怎麼辦,還需要進一步查證,這個不用我再強調了吧?” “明白!” 刑警們齊聲回應。 都是經驗老道的刑偵人員,如何展開調查,本就是最基本的功底。 …… 岩城市公安局,陳誌軍、李康明、林逸三人圍坐一桌。 如今,但凡隊裡遇上重大案件,基本都由林逸帶隊主查。 陳誌軍和李康明隻需坐鎮指揮即可,早已很少親自奔赴一線。 並非被架空,而是他們清楚,誰才是真正的核心戰力。 “案子挺棘手吧?” 李康明遞過來一支煙。 “還行。” 林逸接過點燃,深吸了一口,“但接下來,恐怕不會輕鬆。” “廳裡也是,現在但凡出點大案子,全都往咱們這兒推。” 陳誌軍抽著煙,低聲抱怨,“搞得咱們跟什麼重案組似的。” “得了吧。” 李康明斜了陳誌軍一眼,笑著打趣,“你以為廳裡是衝著你我,才把案子交過來的?” “現在有林逸在,咱們可是躺著就能立功,輕鬆得不像話。” “嘿嘿。” 陳誌軍低笑幾聲,隨即看向林逸,神情轉為嚴肅,“這次影響不小吧?” 林逸點頭,“嗯!” 影響肯定不小! 案發的那棟商務公寓,位於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 報警的是樓內住戶,消息根本封鎖不住。 兩條人命,外加極端殘忍的殺人手法,極易在市民中引發恐慌。 倘若凶手是個心理扭曲的連環殺手,而遲遲未能落網,誰還敢安心在這片區域生活? 說毫無線索,倒也不儘然。 第一個突破口,是公寓的監控係統。 電梯、樓道……所有錄像設備,為何全都恰好失靈了? 這真的隻是巧合? 其次,林逸正等待江曉梅那邊確認,死者的精確死亡時間。 一旦掌握時間節點,便能鎖定案發前後,所有可疑人員的行蹤。 眼下,刑警們隻能圍繞兩名被害人的,社會關係、日常接觸者展開排查。 至於殺人動機……是仇殺?情殺?激情犯罪?還是更深層的目的? 一切都得等調查逐步推進,才能得出結論。 回到辦公室,林逸閉目沉思,反複推演整起案件的每一個細節。 然而思緒如陷迷霧,始終找不到突破口。 直到,劉元亮的電話突然響起,“頭,有點新發現!” …… 下午,2點30分。 林逸重新回到案發現場所在的公寓樓,接著走進監控室。 四名保安和物業經理正站在他麵前,神情略顯緊張。 “頭,根據他們口述。” “四天前,公寓樓外的停車場,發生了一起事故。” 劉元亮語氣凝重,“一輛業主的車被人劃了。” “當時保安接到求助趕去查看,但監控室沒有人。” “不過,他們明確表示離開時門已上鎖,且現場沒有門鎖被破壞的痕跡。” 的確是個線索…… 林逸眉心微動,案件真的是四天前發生的嗎? 恰在此時,手機鈴聲響起。 江曉梅的聲音,從聽筒傳來,“死者的死亡時間,大約在四到五天之間,誤差不會太大。” 林逸掛斷電話,眼神微閃。 確認了。 被害人夫婦遇害的時間,正是四天前。 那麼……停車場的劃車事件,真的是巧合嗎? 林逸目光掃向那幾名保安,“詳細說說,那天停車場劃車的經過。” “那天我和小劉值班。” 一名中年保安開口,“接到業主投訴,說抓到一個劃車的孩子。” “我們趕到時,發現是個八歲左右的小孩,被劃的是一輛高檔轎車……” 林逸雙眉輕皺,專注傾聽,每一個字都不曾遺漏。 起初是有個孩子劃車,被準備開車的車主發現。 隨後孩子父母到場,協商維修賠償…… 表麵上看,一切都合情合理。 可偏偏,事情不該這麼順。 問題出在哪? 八歲的孩子或許頑皮,但已具備基本的是非認知。 正常情況下,不會無故破壞他人財物。 這個年紀的孩子清楚,這樣的行為會帶來責罰。 除非,有人用某種方式引誘他動手? 據保安描述,當時雙方都認為孩子年幼不懂事。 又同住一棟樓,便沒有深究,也沒問孩子為何劃車。 孩子劃車被發現,已屬巧合。 更巧的是,當天監控偏偏故障。 而就在同一天,凶案發生…… 二十分鐘後。 林逸、劉元亮與趙高三人抵達九樓,停在一間住戶門前。 門開,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皺眉探出頭來,“你們是?” 趙高立刻出示證件,“警察!” 三人皆著便衣,亮明身份以防誤會。 男子一怔,“啊?” “找你,是為了了解一起案件。” 林逸直入主題,“四天前,你的車在停車場被劃了?” 男子點頭,“是。” 林逸繼續追問,“當天是你下樓時發現的?” 男子想了想,搖頭道,“不是。” “是個鄰居打電話告訴我,說有人劃我車,我才下去查看的……” “不過你這麼一問,我也覺得有點奇怪,那鄰居怎麼知道我的號碼?” “當時還想打回去感謝,結果電話打不通。” 問題來了! 若這名鄰居有詐,那劃車的孩子,恐怕也是被操控的棋子。 還有一點…… 林逸眸光微冷,繼續問,“當時是你叫的保安?” “保安?” 男子再度愣住,“沒有!” “我本來想找孩子家長直接談,保安是自己來的,不是我通知的。” “謝謝配合。” 林逸淡然一笑,轉身離去。 隨後,三人步入電梯,臉上已無笑意。 “師傅,人應該就是她了。” 趙高低聲開口,“她給車主打電話,又通知保安離開監控室……典型的調虎離山。” 劉元亮點了點頭,神情凝重,認同這一推斷。 林逸語氣平靜,“先去問那孩子。” 孩子在上學,三人隨即聯係其父母。 孩子劃車,父母不可能不追問原因,更不可能不加以管教。 因此問父母,便已經足夠了! 孩子的父母坦言: 四天前,有位陌生女子給了孩子五百塊錢,孩子才去劃車。 事發之後,他們已向警方報案。 劉元亮立刻聯係當日接警的派出所,記錄確有其事! 再經保安確認,當日打電話求助的業主是個女性。 線索閉合了! 一個女人用五百元收買孩童劃車,隨後分彆致電車主與監控室。 可以斷定此人,極可能就是凶手! 目的明確……引開保安,趁機進入監控室,切斷錄像係統。 再潛入被害人家中,行凶殺人! 由此可推,有幾處疑點清晰浮現。 一,凶手對這棟公寓極為熟悉。 二,她掌握車主與保安室的聯係電話。 三,具備極強的反偵查意識。 最可疑的是……她極可能是公寓住戶! “全麵排查整棟樓業主信息。” 林逸下令後,靜等劃車孩子的放學。 下午5點10分。 “小朋友,還記得四天前,讓你去劃車的那個阿姨長什麼樣嗎?” 林逸蹲下身,語氣溫和,麵帶陽光般的微笑。 “不……不怎麼記得了。” 男孩略顯緊張,聲音微顫,“我隻記得,那位姐姐戴著墨鏡,還戴了帽子,個子很高,很瘦……” “比我媽媽高,差不多和我爸爸一樣高。” 個子很高? 對,39碼的鞋印…… 林逸轉頭看向孩子的父親,身高約一米七。 對女性而言,這樣的身高已屬出眾。 凶手的身高、體型輪廓逐漸清晰……年輕女性? 但這仍不足以鎖定目標! 然而有一點愈發明確,凶手對這棟公寓了如指掌。 她為何能輕易獲取業主電話? 為何能準確鎖定,那輛高檔轎車的車主? 為何進入被害人家中時,門鎖毫無破壞痕跡? 綜合以上幾點…… 林逸正欲繼續梳理線索,耳畔忽然響起一聲係統提示。 【叮,神探係統啟動,請問宿主是否簽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