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煙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2章 再等個專家,尋幽探異實錄,遍地煙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鼎羽壞笑著問道:“咋的?這回不提挖墳掘墓的事兒了?”
左冷將自己的證件甩出來,得意的說道:
“老子是持證上崗!”
“考古!考古懂不懂?不懂彆瞎嗶嗶!”
第二天一早,左冷叫醒了鼎羽準備出發。
誰知鼎羽卻不緊不慢的說道:
“彆急!還得等個‘專家’。”
“咱要去的地方現在可是已經‘關閉維護’的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你以為有個證件就能進去隨便開挖了?”
“必須得有專人跟文物部門打交道,還得有個好‘借口’,不然就算咱們能進去,也不能隨便動土。”
“靠,早知道我在家多待幾天再出來。”
知道事情不急在一時,四個人痛快的在銀川周邊玩了一圈。
爽了一星期後,才來到高鐵站接站。
丁瑞銘灰頭土臉的從高鐵站裡走出來,看見優哉悠哉靠坐在車頭上抽煙的鼎羽臉都綠了。
“我去你大爺的!”上來就給了鼎羽一拳。
“我說怎麼突然接到命令,讓我帶隊組織一次阿爾寨石窟深度考察呢!”
“一個人沒給配,還說有專家團隊在銀川等著。”
“原來是你小子搞的鬼。”
知道鼎羽有些“特殊”門路,丁瑞銘也沒多問。
狠狠地發了一通牢騷,開始訴苦:“你小子隨便動動嘴,老子差點跑斷腿。”
“在京城就開始忙前忙後的跑手續,又去鄂爾多斯的文物主管部門報備。”
“地方上的‘有關部門’這個效率實在是‘一言難儘’,愣是拖了我一個禮拜才把手續辦好。”
“你小子要是不給我個說得過去的交代,這事兒咱沒完。”
估計是想起自己實在沒什麼可以拿捏鼎羽的,又很沒底氣的補了一句:“回頭我讓丁鐺去找你算賬!”
鼎羽愣了一下隨口問道:
“前些日子回燕京,跟丁鐺在一起好幾天,她沒跟你說?”
丁瑞銘本來的綠臉直接黑了,眼瞅著要爆發:
“你跟丁鐺在一起?”
“你小子把丁鐺怎麼著了?”
“我早就覺得你倆有點不對勁兒!”
這次輪到鼎羽臉綠了,滿頭黑線趕緊解釋道:“合著您一句話就聽半截唄?!”
“我找李老和丁鐺幫忙辦了點事,哪兒有你想的那麼齷齪。”
“再說,您跟親閨女有啥磕磕絆絆,也彆找我出氣成麼?”
丁瑞銘被鼎羽擠兌的有點不好意思,搓了搓手道:
“丁鐺挺長時間沒理我了。”
“你要是能抽空幫我教育教育,這次哪怕是挖墳掘墓我也豁出去幫你。”
鼎羽從車機器蓋上跳下來,乾脆的說道:
“免了,你們父女倆的事兒少把我摻和進去。”
“這回咱乾的也不是偷偷摸摸的事兒。”
“我是給你送‘業績’來了,你愛乾不乾。”
“能弄到‘上麵’的批文,你覺得我還找不到人幫忙‘考古’?”
丁瑞銘大半輩子都撲在了“考古事業”上,一聽有“業績”可以拿,立馬把自己親閨女拋諸腦後。
滿臉興奮地問道:“說說什麼情況?”
“你小子是不是在阿爾寨石窟有什麼牛逼的發現?”
這時候左冷、羅莉和小七從另一輛越野車上下來。
鼎羽給左冷介紹道:“京大考古研究所的丁老師,主持過多次各種遺跡的發掘。”
“這位是左冷,‘民俗顧問’了解各種宗教、民俗。”
丁瑞銘看了看左冷和他身後的羅莉、小七,下意識往車裡看了看,問道:
“胖子呢?就這幾個人?”
聽丁瑞銘的意思有點小瞧自己,羅莉不滿意的揮了揮小拳頭,威脅道:
“看不起誰呢?要不要我給丁鐺打個電話投訴一下?”
“我錯了!”丁瑞銘連忙舉手投降。
已經耽誤了好幾天,鼎羽直接拉著丁瑞銘上車問道:
“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丁瑞銘顯然也是做過功課的:“不用,從這裡過去兩百多公裡,到地方在休息也來得及。”
兩輛車離開銀川,一路沿著京藏高速向北。
在烏海補充了一些必要物資之後,就向東拐上了X615,進入茫茫的戈壁。
……
“什麼?……哎呦臥槽!”
丁瑞銘一激動差點站起來,腦袋撞在了車頂棚上。
開車的左冷被丁瑞銘嚇得差點將車開出柏油路。
“你說阿爾寨石窟下麵有個地宮?”
“這不可能!”
“目前隻在西北側地下發現幾間用途未知的石室。沒有任何考古資料顯示下麵有未發現的空間。”
鼎羽安撫了一下丁瑞銘:“彆瞎激動成麼?”
“阿爾寨石窟才開發出來多少年?”
“還是個位於荒漠的‘小景點’。”
“這種規模的‘古跡’放眼全國,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你不知道地方上對於這種食之無味的‘古跡’態度都是聽之任之?”
“從九十年代發現到現在,又是挖掘又是修複的搞了三十多年,還不是老樣子?”
“說白了,隻有考古價值,沒有旅遊價值的地方,誰也不會上心。”
“能評上個文物保護單位,弄點撥款就完事了。”
“你以為地方上會在意這個?”
“要不是怕牽扯出其他麻煩,我才懶得走官方渠道,搞得又欠了個人情。”
丁瑞銘歎了口氣,默認了鼎羽的說法。作為“圈子”裡的老人,對於這種現象早就習以為常。
另一輛車上。
小七看著窗外一片戈壁和零星分布的小草問羅莉:
“鼎侍衛的記錄不是這樣啊?!”
“應該是一片黃沙才對吧?!”
羅莉解釋道:“我跟羽哥討論過這個問題。”
“在更早的時期,這裡也是一片水草豐茂的地方,大肆砍伐、過度放牧加上河流改道讓這裡變成了一片荒漠。”
“乾隆年間,這地方已經是一片沙海的荒漠,百眼窟被黃沙掩埋在地下。”
“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情況估計也好不到哪兒去。不然牧民口中的百眼窟早就被發現了。”
“近代水土保持的不錯,黃沙退去才慢慢變成如今的荒漠草原。”
“地質的變遷咱沒什麼研究,不過地貌變成現在這樣,讓咱們尋找‘地宮’的入口難度大了不少。”
“你帶的設備能行嗎?”
小七肯定的回答:“有你配合,絕對沒問題。”
喜歡尋幽探異實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尋幽探異實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