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煙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8章 老佛爺召見,尋幽探異實錄,遍地煙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說到這裡,鼎羽取出一支煙,在煙盒上輕輕磕著。
“英國估計是覺得不忿,又去洗劫海晏堂的時候,發現庫房裡還有十二個備用銅首,於是一並帶走,從京城運走,偷偷藏在了樊大人在天津紫竹林建的教堂裡。”
“大概因為法國人火急火燎的搶了兩次銅首,覺得這東西應該是‘寶貝’,又或者想用這些‘寶貝’從法國人手裡換取更多的利益。”
“沒成想被樊大人順手牽羊弄走了一套備用品。”
“於是轉運了銅首和其他物件,藏在廈門的秘密寶庫裡。”
“不過……”
“這裡麵還有兩個疑點。”
“還記得鼎侍衛在老佛爺寢宮偷聽英軍愛德華司令的話嗎?”
羅莉回憶了一下說道:
“當時的英軍司令說,四十年前曾經在皇家園林得到一份在天朝做大官的意大利人留下的有關銅腦袋的記載。”
“為了防止法國人覬覦這些寶貝,存放在廈門英租界的秘密倉庫裡。”
“還說,銅首裡藏著無儘的知識,需要靠會魔法的蛇來打開。”
鼎羽打了個響指:“沒錯!”
“咱們當時就分析過,蔣友仁那孫子寫了封信給路易十六,作為‘大水法’設計人的郎世寧八成會留下更詳細的設計資料。”
“那可是圓明園被燒毀之前的第一手資料啊!”
“英軍從倉庫裡搶走那十二個備用貨的時候,肯定得到了朗世寧有關‘大水法’的相關記載。”
“裡麵也許有關於銅首的‘使用方式’又或者其他什麼關鍵信息。”
“畢竟朗世寧是參考《永樂大典》的殘卷製造的‘大水法’。”
“至於會魔法的蛇是什麼,暫且不知道。”
“但是以咱們的經驗來判斷,很可能是上古‘青銅科技’的殘缺版本。”
“這是其一。”
“其二,銅首藏在廈門這件事,也給鼎侍衛後來去廈門埋下了伏筆。”
“大茂山的記錄中,李存義留下的手筆中提到過‘嘉禾裡一彆’。說明鼎侍衛很可能是和李存義一起去的廈門。”
“現在我唯一沒搞明白的是,五個銅首藏在廈門,為什麼會直接藏了四十年,1900年英國人才準備往回運。”
“這中間是不是發生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意外。”
羅莉在電腦上打開最早發現的鼎侍衛的第一份記錄,指著其中一段內容說道:
“這裡提到,那個愛德華司令說是受人之托,來取回銅腦袋和會魔法的蛇。”
“有沒有可能,有人研究明白了朗世寧留下的記錄?”
“才會在四十年後的1900年特意囑咐英軍司令愛德華搶了紫禁城,順便從廈門帶走銅首?”
鼎羽沉吟了一下回答:“不排除這個可能。”
“我總感覺這事要是深究下去,跟我們的‘經曆’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聯係。”
鼎侍衛的記錄,讓一百多年前的血淚史無比真實的展現在眼前。
讓從沒接觸過這方麵的小七再次感覺到了那種發自內心的震顫。
這種感覺隻有找到自己父親屍體的時候才有過。
伸出小手使勁兒搓了搓自己激動地有些發麻的臉,深呼吸了幾下,問道:
“誰研究明白朗世寧的記錄?現在這份記錄在哪裡?”
“鼎侍衛後來是不是去了廈門?”
“這些事情跟咱們接觸過的那些‘遠古遺跡’、‘上古黑科技’有什麼關係嗎?”
“那個樊大豬腳最後什麼下場?”
鼎羽伸手勾住小七的脖子,使勁兒搓了搓她毛乎乎的腦袋,說道:
“以第一人稱視角來調查一百多年前那場瘋狂的搶掠,是不是很震撼?”
“可惜現在許多孩子天天抱著手機,連圓明園是誰燒的都搞不清了。”
“你能有這些感觸,說明還有救。”
小七從鼎羽的魔爪裡掙脫,狠狠的咬了他的胳膊一口說道:
“彆廢話,我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兒。”
“趕緊把鼎侍衛的記錄講完,我餓了!”
“……”
接下來其實也沒什麼好講的。
親身經曆過八國聯軍洗劫京城的鼎侍衛,對於樊大豬腳這種臭肉很感冒。
一點沒顧及這老東西已經將近七十歲的“高齡”,又給老家夥上了點“手段”,直到將他知道的信息都挖乾淨。
一刀宰了,把屍體偷偷送進了西什庫教堂用來藏東西的地下密室裡。
還很惡趣味的把樊大人抽筋扒皮,綁在了一個十字架上。
也就是鼎侍衛這麼一搞,直到三年後教堂翻修,樊國梁的屍體才被發現。
搞清楚了“十二生肖銅首”的下落,鼎侍衛才返回紫禁城向老佛爺複命。
在鼎侍衛的記錄裡,他向老佛爺稟明此事,老佛爺的態度很是古怪。
他用了“喜形於色,厭藏於心”來形容。
當時老佛爺並沒有表態,而是讓他回去等信兒。
接下來的日子鼎侍衛和小太監就這麼坐立不安的等著老佛爺降旨。
直到半個月後,老佛爺才派李大總管將兩人傳喚進宮。
一路上想儘辦法也沒能從老奸巨猾的李大總管口中打聽到消息。
在進入寧壽宮樂壽堂的最後一刻,李大總管小聲說提點了一句:
“你小子的好日子來了。”
老佛爺這次直接責令鼎侍衛必須儘快找齊“十二生肖銅首”湊齊二十四顆長生珠。
同時賞賜給他一座位於張垣(現在張家口)的一間鏢局,兩間貨站,以及所有的駝隊馬幫和附屬設施。
這一下給鼎侍衛搞蒙圈了。
老佛爺明知道東西一半在法國人手裡,一半落在英國人手裡。還讓自己繼續查下去,而且務必湊齊二十四顆“長生珠”,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以他常年在老佛爺身邊當差的經驗來看,國庫空虛的情況下,悄聲無息的搞一大筆賞賜砸下來,基本上就算給自己判了死刑。
現在紫禁城什麼鳥樣鼎侍衛心裡很清楚。
彆說皇宮內院的各種珍寶,連糧庫裡的存糧都讓小洋人給搬空了。
紫禁城周圍方圓十裡,小洋人就差連地皮一起鏟走。
聽說李大學士和洋人簽了《議定書》就積勞成疾一命嗚呼,老佛爺在回鑾路上“震悼失次”,最後隻落了個諡號“文忠”。
喜歡尋幽探異實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尋幽探異實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