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老戲骨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4章 老戲骨,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年男人一愣,然後寬厚地笑了笑,露出標誌性的大嘴和整齊潔白的牙齒:“您好,請問您是……”
聽到聲音,焦健從屋裡出來,激動地握住男人的手不住搖晃:“學建同誌,我是出品人焦健,全權負責這部戲。”
他又招呼孫朝陽:“朝陽同誌,介紹一下,這位是著名的藝術家李學建同誌。嗨,其實我也不用特意介紹的,全國人民誰不認識宋大成呀?學建同誌,這位是劇組的編劇,著名作家孫三石。”
孫朝陽和李學建的手握在一起。
是啊,電視連續劇《渴望》創下收視率高峰,全國人民誰不認識好人宋大成?而且,李學建老師的模樣實在太有辨識度了,隻需要看上兩眼就能記住他的相貌。
同樣,《渴望》一劇中,劉慧芳也好認。凱麗阿姨年輕時候那張銀盤大臉,給人一種溫柔的賢妻良母的感覺。銀盤大臉並不是說臉大,而是說像銀製小盤那樣圓潤典雅,後世稱之為小圓臉。
那時候的劉慧芳就是國民媳婦,隻不過,阿姨幾十年後重新出山賣足力健,又拍了許多小氣刁鑽的婆婆,對《渴望》裡的形象來了個徹底的顛覆。
說到足力健,前世孫朝陽和那群退休老頭老太太人手一雙,穿起來挺舒服的。關鍵是鞋子抓地力強,不容易打滑。要知道,老人就怕摔跤。而且,鞋子柔軟彈性好,也能保護關節。
相比起凱麗阿姨和李學建一輩子戰鬥在影視行業裡,藝術生命長青,《渴望》的男主角,演王滬生的孫鬆雖然也是老戲骨,但名氣卻小很多。沒辦法,他實在太帥,而且帥得沒有特色,不容易被觀眾記住。
可見,一個演員,長得美醜沒有關係,關鍵是要有特點。
李學建標誌性的大嘴白牙再次咧開,神色竟然顯得激動:“孫三石,原來你就是孫三石,你的作品我都讀過。前一段時間,我和同事們聊人物塑造的時候,還拿你的小說舉過例子。“
孫朝陽好奇:“拿我的小說舉例?我不是太明白。“
焦健插嘴:“朝陽同誌,學建同誌大老遠來劇組,你光顧著拉人家聊。還是要先等人家放下行李,喝口水再說吧。“
孫朝陽:“是是是,學建老師,先安頓下來再說。“
於是,二人就領李學建進了宿舍,讓他放下行李,洗了臉,又泡了一茶缸子茶水。
李學建一邊忙碌一邊對孫朝陽笑道:“人物塑造的關鍵是要特點,特彆是影視劇中,人物一出場,一個動作,一個語氣就必須讓觀眾瞬間記住。要說人物塑造,您的小說《暗算》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懵懂單純的瞎子阿炳,比如浪漫多情又不顧一切的黃依依,隨波逐流的陳二湖。我們在討論演技的時候,經常扮演裡麵的人物,你可不知道你這本書在我們單位有多紅。”
他以前在空政文工團當演員,後來調去中央實驗話劇院上班。
說著話,李學建忽然一變臉,瞬間滿麵痛苦和悲涼:“安院長,我老婆懷孕了。”
沒錯,他瞬間入戲,變成了《暗算》裡的瞎子阿炳,隻不過是中年版的。
孫朝陽脖子後麵有一叢寒毛豎了起來,他也不是沒有接觸過演員,愛人何情就是很優秀的影視工作者。可單純說演技,還真沒有看到過強成李學建這樣的。
能夠站在話劇舞台上現場表演的,誰沒有兩把刷子?
宗光輝和焦健能夠把李學建請來,真是乾得漂亮。孫朝陽心中頓時起了個念頭:這劇如果有李老師,肯定能紅。
焦健也是讀過《暗算》的,雖然說宗光輝愛那本書入骨,可自己對這本書的評價卻不是太高。他立即插嘴:“學建老師演阿炳真是不錯,不過,安在天院長如果讓朝陽同誌來演可糟糕了。”
李學建不解:“怎麼說?”
焦健道:“小說裡,安在天院長可是個嚴肅正正直的人,朝陽同誌跳脫浪漫。如果他是安院長,經得起黃依依博士的撩撥嗎,直接就結婚大結局。”
李學建哈哈大笑,連聲說:“倒也圓滿。”
孫朝陽被二人調侃,隻得尷尬地摸了摸自己下巴。
李學建又激動地說:“三石同誌是最優秀的作家,如果你來做編劇,這戲還真值得演。三石同誌,本子給我看看。”
孫朝陽不以為然,隨口道:“還沒有寫呢,得等等,一邊弄一邊拍吧。”
李學建:“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影視業還是國營,挺正規的。先是弄劇本,送上去審核,過關後才立項,然後組建團隊開機。現在自己人都到了,本子還沒有出來,這不是胡鬨嗎?
他卻不知道,一邊寫本子一邊開機拍攝的情況未來幾年會成為業界常態。到九三年的時候,影視業對民間資本開放。影視劇老板首先做的並不是弄到一部好劇本,而是拉資金。隻要弄到錢,什麼好編劇好導演好演員請不到。
有錢就是大爺,你拍著拍著,資方會中途塞進來新的演員,編劇又得重新寫本子,不可預測的事情實在太多。
九十年代初又出現一種叫室內情景劇的新鮮事物,比如《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都是一邊拍一邊寫本子。拍到後麵,編劇都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寫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看到李學建驚訝的表情,孫朝陽道:“放心好了,絕對是一部好戲,我有信心。”
李學建:“朝陽,你得先透露一下故事說的是什麼呀?”
焦健插嘴:“學建同誌,其實就是餘敏餘老的自傳,故事也簡單,就是拍餘老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參加工作,什麼時候研究出氫彈為國爭光,多簡單啊!餘老的個人簡曆,我以前發過一份給你,那就是整個故事大綱。朝陽同誌,不過是設計幾個場景,把台詞填進去就是。朝陽同誌在文藝戰線上做出過那麼多貢獻,已經是全國聞名,對他你還沒信心嗎?”
李學建咧嘴:“那是,我是相信朝陽的。”
孫朝陽抓了抓頭皮,一想,也對,《功勳》中餘敏篇,其實也是這個路子。都是生活日常和工作日常,可能夠把日常寫的有趣好看,激動人心,卻非常考較編劇功力。
安置好李學建,焦健告辭而去:“你們一個是編劇,一個是主演,是這部戲的靈魂,平時多多交流。”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