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程忠實心中一動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2章 程忠實心中一動,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於華忙朝他招手:“朝陽,過來聊聊啊,地方上的同誌們想認識認識你。”
孫朝陽大喜:“就來就來。”又拉了幾個相熟的同伴一起過去。
接待於華的是當地宣傳口和文聯的人,可比省協有錢多了。那邊立即讓服務員拿來椅子和碗筷,又上了幾道菜。
孫朝陽本來就會侃,既然吃請,便來了精神,和人一通聊下去,一時賓主儘歡。
還彆說,陝西的麵條真香,尤其是一道看起來黑乎乎的麵條,不像是麵粉做的,異常清爽。地方上同誌介紹說是榛子麵,倒是稀奇了。
羊肉相當棒,沒有任何腥膻。就是鯉魚差點,沒有南方河鮮的鮮甜,帶著一股黃土的味兒。不是太喜歡,估計和孫朝陽平時吃魚太多有關。
看孫朝陽和幾個作家大吃大喝,其他人都是無奈地擺頭。
孫朝陽和於華當天晚上聊得儘興,不覺到半夜。不過,第二日卻睡不成懶覺,一大早隊伍就拉去了棗園,又去楊家嶺參觀。
折騰到中午,飯後,終於到學習時間。
大家又回到延安城,到了一個滿是窯洞的地方,看模樣是個什麼機構的大院。
先是程忠實代表作家們給當地學生贈送圖書,然後是個老師講課。
老師是女性,大約四十來歲,口才了得,從搶奪天險臘子口,到哈達鋪,然後是會寧會師,趣味性很強,感覺都是在講故事,就是時間拖得很長,還有就是那些曆史事件大家都知道,加上天氣又熱,大夥兒聽得都是精神萎靡。
中途孫朝陽溜號去上廁所,聽到旁邊小禮堂裡發出陣陣歡快的笑聲,他心中好奇,走門口一看,竟是於華在給當地文學愛好者上課。
於華同學本就詼諧幽默,課上得不錯,加上人年輕,很受大家歡迎。見到孫朝陽,他一招手:“快進來。”
又介紹說:“各位同學,這位是作家孫三石,他的《文化苦旅》和《暗算》你們應該都讀過,牛逼,非常牛逼。寫稿我不輸給他,但如果說講課帶作者,我卻不如他。如果大家想要提高寫作水平,可以請孫三石給你們講講。”
一聽到是孫三石,眾人都激動地鼓掌,臉都高興得紅了。
孫朝陽指了指隔壁:“我還在聽課呢。”
於華:“也沒有什麼好聽的,這邊更有意義,快進來吧你!”
孫朝陽其實也覺得在旁邊聽課無聊,退卻不過,就被於華給拉了進去。
他笑著問大家想聽什麼,於華道,如果單純講講怎麼寫作,咱們看中學語文書就行,不比你權威,你講點實在的吧。
孫朝陽又問,什麼才是實在的東西呢?
一個學員鼓起勇氣站起來:“孫三石同誌,我現在有一個苦惱。”
孫朝陽把手朝下按了按:“坐下說話,不要緊張,就當是朋友和朋友之間聊天。”
那個學員坐下,問:“孫三石同誌,我筆名叫五月山,在地區和省級刊物報紙上發表過一些作品,立誌成為一個大作家。但我現在遇到一個問題,不知道該寫什麼,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材。”
其他的同學也紛紛點頭,實際上,能夠進這個班聽課的都是有一定寫作能力發表過作品的。一個作家,最痛苦的事情是選題。因為你不知道自己選擇的題材能不能發表,又是否會被讀者接受。一部作品從選題才開始創作,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一開始就走錯了路子,對人的打擊實在太大。
孫朝陽道:“很簡單啊,選你最擅長的路子,寫你身邊的生活環境。在座很多作家都是寫農村題材出身的,寫好你們身邊的人,和隔壁大爺大媽多聊聊天,題材不就出來了。”
剛才那個提問的學員又道:“孫三石同誌,我知道你說的都是對的,我平時也是這麼做的。是的,一個作家隻能寫身邊人身邊事,但這裡有個問題,我寫出來的東西都是乾巴巴的,缺少趣味。怎麼說呢,同樣的內容,在我筆下就沒有半點靈氣,就好像是嚼棉花。”
他感歎:“就說在吃飯吧,貴刊《中國散文》就出過很多期美食專題,裡麵的菜其實也簡單,比如蘿卜燉牛肉,比如臊子麵。很簡單的菜色,很簡單的做法。可有的作家卻寫得趣味橫生,讓人讀了並不覺得無聊。我做夢都像寫這樣的東西,也試過寫我們老家的美食,可一落筆,卻成了平鋪直敘的白描,毫無可讀性,想問問孫三石同誌,這類的文章該怎麼寫?”
孫朝陽點點頭:“趣味性確實是文章中最要緊的東西,歸根結底一就是要‘好看’這麼把東西寫得好看,其實有很多套路。就拿寫美食的散文來說,你不能隻寫菜,而是應該寫食物背後所隱藏的故事,故事才是文章的核心。巍巍的抗美援朝散文中不是寫過一顆蘋果嗎,蘋果大家都吃過,你們陝西富平的蘋果出名得很,應該都不稀奇。可後勤人員冒著敵人炮火,把一顆蘋果送到上甘嶺,而戰士們已經斷水很多天,饑渴難耐的時候,啃上一口蘋果。讀者在看到這裡的時候,是不是感覺這蘋果分外甘甜解渴和享受呢?推而廣之,我們寫任何東西,都要賦予表層下麵的一個意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