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接到陸遙的邀請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9章 接到陸遙的邀請,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八月中旬,在北京城最熱的時候,王驍波離開編輯部去北大教書了。
說句實在話,孫朝陽對王二是極其佩服的。首先佩服的就是他的勤奮,這家夥簡直就是打字機。他手頭有幾本約稿要寫不說,平時還要寫劇本,每寫好一集就會穿過半個北京城去找馮拱和導演推敲斟酌。
馮拱老師的社會資源豐富,竟給他拉到了資金組建了班底。
他找的是西影,導演楊亞洲說是新人也對,可出道時拍攝的《背靠背臉對臉》就獲得了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擅長拍喜劇電影,這次執導《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倒也合適。
接下來就是找演員了,馮拱先生自然擔任主演。女主角李雲芳他找的是一個新人,以前也沒有什麼名氣。至於其他演員,則都是老戲骨。比如扮演張大民母親的就是李明啟,扮演張二民的則是丁嘉麗。扮演李木勺的是李琦。李琦這個時候還沒有多大名氣,要大紅大紫,還得等到九十年代的《水滸傳》中的牛二,《甲方乙方》和《東北一家人》。
另外,馮拱還拉了師叔侯耀華來客串了一個角色,壯壯聲威。
這些都不是孫朝陽關心的事情,他關心的是王驍波的劇本弄得怎麼樣,是否和真實曆史上一樣。王二雖然是個天才,可天才寫的東西未必就能被普通人接受,所謂曲高和寡,彆搞砸了才好。
所以,從一開始,孫朝陽就一反以前的懶惰,和王驍波談了幾次自己的改編思路。
二人首先弄的是《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幾個配角的名字,都要改。
張二民改成張大雨,張三民改成張大軍,張四民改成張大國,小妹改成張大雪,方便觀眾記住。
至於故事,依舊用的是原片。
孫朝陽寫了個兩千多字的大綱扔給王二。
王驍波卻持反對意見,說,孫朝陽這個大綱感覺太支離破碎,二民、三民和四民的故事各成一段,互相沒有什麼聯係。
孫朝陽解釋說,這不是用張大民來做線索串嗎?在他看來,一部小說,或者說一個長篇故事,就像是一串珍珠項鏈,配角是珍珠,而主角就是用來串人物串故事的那根線。
王二繼續反對,說,文藝作品不是應該突出主角嗎?要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
另外,這個大綱根本就沒有表現出北京普通市民生活中的苦澀艱辛和苦中作樂的態度。
最後,王驍波哼了一聲;”你根本就不懂《貧嘴張大民》。”
這已經涉及到創作觀念之爭,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馮拱卻覺得孫朝陽弄得大綱不錯,比起王驍波的思路更適合用電影語言進行表達,就拍板定了下來。
王二不是個迂腐的人,被資本主義社會錘過一次,此時也不堅持,就說:“行,按照朝陽說的弄吧。”甲方爸爸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他寫了幾個場景,孫朝陽一看,和自己前世看的電影區彆不大,就放心了。
這是孫朝陽佩服他的另外兩個點,一是好說好商量,二是編劇能力比自己強太多。
劇本和文學創作不一樣,其實沒有什麼藝術性,那玩意兒相當於產品說明,你能寫好小說未必能寫得好劇本,根本就是兩個領域。這王二,真是天才。
寫劇本可比文學創作賺得多多了,打個比方,如果一千字的稿子發到刊物上隻有幾十塊錢的話,這年頭劇本可以拿到一兩百。最妙的還是不太費腦筋,按照原著的故事走就是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故事分成一個又一個場景,琢磨著怎麼把原著中的描述部分變成人物的對白說出來。
另外,寫劇本和寫小說不同,就是不能水字數,一句多餘的話也不能說。
王驍波寫劇本的同時,也到了去北大單位報到的時候。他每天又寫不完的稿子,從早肝到晚,眼睛都熬紅了,自然也沒有時間同大家告彆會餐什麼的。抽了一個下午下班的時候,把個人物品朝軍挎包裡一塞,說聲:“再見”便瀟灑而去。
老高徹底退休,周宗陽調走,冉雲和老周非法同居玩失蹤,林大少回廣州,王驍波去新單位上班,往日熟悉的麵孔逐一消失。孫朝陽搬去周宗陽以前的辦公室,一個人坐在那裡,喊了一聲:“冉雲,開水沒有了,送一瓶過來。”然後無聲地笑了笑,心中忽然有點寂寥。
人生就像是行走,在路上你會認識很多人,會一起走一段。走著,走著,有的人就走散了。聚散離合,滿是告彆。
他這個一把手其實工作並不多,活兒有下麵的兄弟乾,他就是指導一下,簽簽字了事。
正煩悶,一個電話打過來:“孫總編,當官的感覺如何?”
是陸遙打過來的:“啊,陸遙,老哥你怎麼樣?”孫朝陽很驚喜。
陸遙說了自己去西京醫院體檢的事情,高興地說肝功正常還是陰,健康的很,還是得謝謝孫朝陽給他找的醫生。最近自己正在創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說來也怪,身體一好了,寫作狀態就好,寫起來竟不費工夫。他又感慨說:“朝陽,你是我們這群朋友中第一個走上領導崗位的,你也彆說我這個副部長,就是掛個頭銜,沒有實權的,你不一樣,掌管這一個單位,感覺又不一樣。”
孫朝陽和陸遙這代人有個通病,對體製內身份看得重。這點,陸遙同學尤其如此,他的《平凡的世界》中有大量地方政治生活中的描寫,從縣委書記到地委書記,然後省委,文字中流露出一種文人家國情懷和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維。
孫朝陽哈哈一笑:“也就那樣,一把手主要的問題是太閒,太無聊,我坐在辦公室裡一天到晚都不知道該乾什麼。還好現在是下半年,年底活動多會議多,應該會過得很充實。”
陸遙:“要不要來陝西參加活動,咱們也聚聚?”
孫朝陽好奇,問是什麼活動。
陸遙大概把那個陝西作協的活動說了說,道,原本是陝西自己的黨建,老程想了想,乾脆邀請外省市自治區相熟的作家一起。
“老程想見見你,邀請函已經在路上了,我口頭先給你說一聲。”
孫朝陽進入文壇以來,接觸的多是四川和北京兩地的作家,在陝西隻認識陸遙。八十年代中後期,陝軍異軍突起,他也有心結識,就爽快地答應了:“好好好,老陸,我還真想你了,說過日子,我趕過去湊個熱鬨。”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