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幸福時光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5章 幸福時光,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說到未來京城成功人士在郊區縣圈地搞項目,就不得不提蒙古國海軍司令王老爺子的兒子於老師,人家直接弄了個動物園。也不對外開放,就自己養著玩。
陳小二陳大師更早,九十年代就在郊區包了山種樹。
何情見媽媽和女兒不在,讓孫朝陽陪著倆老頭,自己去找。
孫朝陽立在旁邊看,眼前這口池塘和其他養鱘魚和虹鱒的卻不同,要大些,四方形,水質也差。就好奇地問這裡麵養什麼的?
何水生笑嗬嗬地回答說:“這是咱們的自留地,用來釣魚玩的。虹鱒和鱘魚要賺錢,還沒長大,不能釣。再說了,鱘魚成年後,兩三百斤重,你也沒辦法釣啊。這裡麵的魚可多了,主要是大板鯽,還有白條。都是從市場上買的,投放在魚塘裡。”
蘇朝陽好奇:“養這玩意兒又有什麼意思?”
何水生:“意思可就大了,這些雜魚買回來放進去後,我們也不喂,任其自生自滅。另外,今年年初我和親家還買了幾百尾鱖魚放進去吃鯽魚和白條。”
孫朝陽:“原來你們的目的是養鱖魚啊。”
鱖魚是凶猛的肉食性魚類,國內的有三四個品種,以身上的花紋區分,對氣候也沒有要求。江浙可以養,最北方的黑龍江也可以養。在東北,鱖魚又叫做敖花。滋味極其鮮美,沒有小刺,全是蒜瓣肉,蘇州名菜鬆鼠桂魚就是用這種魚做的。
在古人心目中,鱖魚乃是上品,這才有“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說法。
釣魚老也是有鄙視鏈的,最底層的是新能源,那是要被所有人看不起的。再上一層是人人喊打的泥鰍釣,然後是台釣,再上一層就是路亞,最讓人敬仰的是飛蠅釣。
八十年代玩路亞釣的人不多,主要是資源少,而且大夥兒也覺得用塑料片釣魚有點天方夜譚。
這樣看來,何水生和孫永富算是走到最前頭了。
卻見,兩親家各自握著一支孫朝陽從國外給他們弄回來的天價碳素魚竿,不停甩動,亮閃閃的路亞片在水中跳動,猶如色彩斑斕的鰟鮍。
下午的陽光很大,不片刻,兩位老爺子就揮汗如雨了。
孫朝陽定睛看去,他們麵龐黝黑,脖子後麵都變成了小麥的顏色,還有點微微發紅,紅脖子說的大概就是他們這種人吧。
路亞釣很折磨人,今天也是奇了,鱖魚死活沒口。孫永富就惱了:“我還說要給喜悅蒸魚呢,一條都沒釣到,怎麼給寶貝交代?”
他非常是氣惱,把魚竿一扔,找來一隻拋網,撒了兩網,終於弄了五六條。
二老開心起來,在裡麵挑挑揀揀,留了一條一斤左右的,和一條三斤上下的,其他又都扔回池中。
蒸魚用一斤的最好,再大肉就有點不夠鮮美。三斤那條則用來做鬆鼠桂魚。
正在這個時候,何情抱著喜悅,和兩個媽媽一起過來。
小丫頭已經在牙牙學語了,伸手就圈住孫朝陽的脖子:“粑粑,粑粑。”竟是四川口音。
大家都笑,孫朝陽看到女兒粉妝玉琢模樣,心都要化了。上一世,他是個孤寡,自由自在,對於家庭生活沒有任何概念。重生之後,有了家庭,有了這個小寶貝,突然體會到全心全意愛一個人,願意付出所有的感覺。
你也不需要任何回報,隻要寶貝對你笑一笑,就足夠了。
幸福大概就是這樣吧,很簡單的。
江浙人擅長整治鱖魚,所以,這兩條魚都是何媽媽做的。如果換成孫媽媽下廚,有點糟蹋原材料。無論什麼魚落到楊月娥手裡,都會變成麻辣水煮,況且她的廚藝實在是可圈可點。
何媽媽的手藝真是絕了,蒸魚做得很簡單,就是在魚肚子裡塞上一把蔥,然後把生薑片和火腿片蓋在上麵。
起鍋後,夾一筷子放進嘴裡,鮮掉眉毛。
至於鬆鼠桂魚,起了花刀,放了芡粉,下鍋油炸,身上的肉都綻放如菊。再淋上湯汁,色香味俱全。魚的眼睛那裡還放了兩顆櫻桃。因為炸的時候魚身彎曲,狀若鬆鼠,故而得名。
這道菜的關鍵是湯汁,後世飯館多用番茄醬,圖的就是個省時省事。但正宗的鬆鼠桂魚得用冰糖和醋,這樣,那種酸甜味才層次豐富帶有回味,而不像番茄汁,就一個酸字罷了。
說起用番茄醬,川菜的魚香肉絲是重災區,多吃一口都是浪費表情。魚香肉絲的魚香,得用醋用泡菜。
孫朝陽女兒吃蒸魚吃得開心,圍嘴上都淋滿了汁水。
小丫頭前一陣子不知道怎麼的,口水很多,不片刻,圍嘴都被打濕了。剛開始的時候,孫朝陽也不在意,還給她取了個口水公主的外號。後來感覺不對,去看醫生。大夫給娃吃了一顆藥就好了,害他這個老父親白擔心半天。
其他人卻不愛吃魚,主要是吃膩了。家裡有兩個釣魚老,見天都是一桶一桶地釣回家,大夥兒看到魚就反胃。
所以,今天晚上,大人們的筷子主要用來對付木須肉、涼拌三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