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5章 冉雲,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朝陽:“啥太想進步了?”

迷大爺:“就是想當作家呀,或者說,想成名成家。”

孫朝陽:“那誰不想啊,孩子有這個思想也很正常。不過,寫作這種事情太吃天賦,也不知道她有沒有這個能力。如果娃有靈氣,培養一下,改一改稿子,能不能達到發表的標準我不敢說,但提高寫作能力我還是有信心的。”

自從我們的孫副社長去年從東京回國之後,已經不太搞純文學了。一是社裡的工作實在太繁忙,雜務也多,一天下來哪裡還有工夫去想新書的事情。二是,搞純文學實在不賺錢,他現在名氣也有了,社會地位也有了,實在提不起精神。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他每天都會寫上一兩千字《灌籃高手》的故事提綱,湊一星期就寄到吳盼盼那裡去,讓她改成漫畫稿,這也牽扯了不少的精力。

《灌籃高手》的銷量在那邊長期都在排行榜第一梯隊,稿費,版稅,加上各種周邊,源源不斷地為孫朝陽和吳盼盼帶來海量收益,拿錢拿得極爽。

孫朝陽雖然不寫作了,但骨子卻有種好為人師的惡習,遇到有潛力的作者,都喜歡提點兩句。如此看來,編輯這個工作倒挺適合他。

迷大爺:“我那個小姨子沒靈氣,非常沒靈氣。打個比方吧,她就是塊榆木疙瘩,當作家隻是她不自量力的狂想。”

孫朝陽笑道:“哪裡有這樣說自己小姨子的?”

迷大爺:“我就說了,榆木疙瘩,榆木疙瘩。”這話說得怒氣衝衝,顯然平時沒有少受小姨子的氣。

孫朝陽好奇心起,問:“究竟怎麼了?你細說……長途電話挺貴的,你那邊方便不。”

迷大爺回答說:“方便,我現在郵局呢,今天自掏腰包跟你嘮五塊錢的嗑,我妻子家說起來和你們北京有緣。”

原來,神聖的迷迭香老婆家姓冉,嶽父是山東即墨人,嶽母祖籍北京。當年四川不是搞三線建設嗎,全國各地的有誌青年都入川建設國防長城。

當年,嶽父和嶽母早之前在老家就結婚生了兩個女兒。他們響應國家號召來到四川,去的是眉山車輛廠。

神聖的迷迭香成名成家後,娶的是冉家的大姐,他又當了鄉長,加上作家又有社會地位,也是個人物。小姨子冉雲挺崇拜他的,成天纏著要跟姐夫哥學習寫作。

“學習寫作,這玩意兒怎麼學,沒辦法學的。”迷大爺說:“也沒辦法教,全憑自己悟,我是被她煩的快崩潰了。”

小姨子叫冉雲,初中文化,因為是家裡的老二,當年也沒有像大姐一樣下鄉插隊,而是留在車輛廠當工人,主要工作是打螺絲。從十六歲打到二十出頭,工資四十來塊一個月,但好歹解決了正式工作。

車輛廠那邊孫朝陽以前去過一趟,好像在一個叫什麼思蒙的鎮上,距離眉山縣城幾十公裡,又是丘陵小山區。而且,三線工廠企業辦社會,和外界也沒有什麼接觸,很閉塞。

像冉雲這種三線廠的小姑娘從出生起,人生就相當於固定了:在廠子弟校讀書,進廠辦技工校學習,畢業下車間解決指標。然後和車間的小夥子相戀,結婚,生孩子。下一代依照父母的人生軌跡,再來一個相同的循環。

這樣的人生或許無聊,但未必沒有一種淡淡的幸福。生活,哪有那麼多暴風驟雨壯懷激烈。

冉雲以前思想挺簡單的,但認識迷大爺後,人生觀和世界觀就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聽到這裡,孫朝陽插嘴問:“怎麼了,你把你小姨子怎麼樣了?”

迷大爺呸一聲:“朝陽你彆說不正經的話,有的玩笑開不得。”

事情是這樣,就在去年孫朝陽在東京的時候,迷大爺即將出任鄉長,誌得意滿。恰好國慶節,他手頭也沒有工作,就出資帶著嶽父一家老小去北京玩了幾天。

嶽母以前不是北京人嗎,這次算是故地重遊,尋找小時候的記憶。

迷大爺稿費頗豐,相比於這個時代的人,也算是個小資。一路吃喝玩樂,讓小姨子見識到作家的經濟實力,也讓小姑娘見識到大都市的繁榮和紙醉金迷燈紅酒綠。

小姨子冉雲就起了個念頭:大家都是人,憑什麼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北京,而我冉雲卻要生在山溝溝裡。如果我媽當年不是犯糊塗嫁給了爸爸,我不也是北京人了。對,我就是要在北京生活。

可是,冉雲就是個普通車間打螺絲的,又不是什麼特殊人才,在戶口製度非常嚴格的八十年代,根本沒有可能調到北京工作,解決北京戶口問題。

直到冉雲聽姐夫說到孫朝陽的名字,看到孫朝陽家的四合院,一個移民計劃在心裡逐漸清晰。

當時孫朝陽和何情去東京旅居的事情,迷大爺並不知道。他全家來北京玩,自然是要拜訪老朋友的。

於是,神聖的迷迭香就和妻子一家進了孫朝陽的四合院,無奈孫同誌不在,接待他們的是孫永富和楊月娥老兩口。

迷大爺給孫朝陽帶來了不少家鄉的特產,主要是泡菜。二位老人吃到家鄉的味道,開心極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