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2章 三位大師,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吳勝邦聽說了獲獎作家們鬨獎金的事情,感到大事不妙,連夜入住賓館,以便有突發狀況的時候馬上處置。他一整夜都在忙碌,幾乎沒有睡覺。今天早晨起來,額上的痘痘竟有點疼,一照鏡子,有幾個已經有了白點。

這是上火了。

同時心裡更是陣陣發慌,尤其是今天上起來,看眾人都是沉默不語,完全沒有獲獎前的歡喜和興奮,更是讓他擔憂。

這片沉默震耳欲聾,似乎是一片風暴前的海洋,你不知道接下來是幾級浪。

這個魯獎是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最後一把火,早在幾個月前就動用了媒體資源大造聲勢,現在幾乎整個文學圈的目光都聚焦在這項大獎上麵。

大家都在看,魯獎究竟是會辦成茅獎那樣的文學盛宴,還是一地雞毛,這也關係這他吳勝邦的個人前程。

會場這邊也早就安排了人手布置會場,接待嘉賓什麼的。

事到臨頭,再想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於事無補,吳勝邦咬牙下車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和吳勝邦急得上了火不一樣,孫朝陽對同伴們打算在這關鍵的日子對評委會發難的事情恍然未知。他被跳水姐騷擾了一路,煩到崩潰,車一停穩就擠到前麵去,逃下車去。

車停在會場門口,一下車,就有女服務員迎上來給大家領路。問獲獎作家筆名和真名。

孫朝陽就被一位女服務員引到第三排最中間的位置。

桌上放著早印刷好的名牌,就是個硬紙殼子,作成三角形。上麵用毛筆字寫著大大的“孫三石”三個大字,下麵則是“孫朝陽”三個小字。

除了名牌,還放了本會議指南,上麵寫著今天的流程。會議指南旁邊則是一支鉛筆和一本紅塑料皮的筆記本,用來給獲獎作家做會議記錄的。塑料皮上麵印著“第一屆魯迅文學獎紀念”字樣,下麵則是個古典式的宮殿,看起來有點像後世中蘭海香煙的標誌。

八十年代各大會議都要發紀念薄的,開完會後,大夥兒可以帶回家去做個留念。孫朝陽這一年就弄了好幾本,感覺沒什麼用處,都扔在書架上吃灰。後來老娘要了一本過去,把存折夾在塑料封皮裡,珍而重之鎖在櫃子。

除了這些,桌上還放了一個白瓷茶杯,裡麵的茶葉看模樣是龍井。待到作家們坐定,端莊大方的女服務員就提著竹殼暖瓶背了一隻手在身後,給大家泡茶。

孫朝陽看了一眼湯色,青綠,龍井特有的香味就飄了出來。

這種劇院的舞台很高,上麵放了一排辦公桌,也沒有放名片。

舞台下麵是兩排嘉賓席,如此說來,孫朝陽的排名挺靠前,可見他在如今的文學新生代中地位。

在孫朝陽身邊則是宋大明,昨天兩人幾乎翻臉,現在坐一起塊兒,都是懶得多說一句廢話。

孫朝陽剛坐好,就有很多老人家被引來,入座嘉賓席。孫朝陽對老前輩們已經是久仰了,禁不住探頭去看名牌。

他一探頭,前排那位個子不高的花白頭發的老頭也回頭來看,兩人打了個照麵,彼此都吃了一驚。

花白頭發老頭大披頭,頭發梳得一絲不苟,顯然年輕的時候是個很精致的男人。

老頭擠了擠眼睛:“看清楚沒有,我是汪曾祺。”

孫朝陽吃了一驚:“專門寫吃的那個?汪先生,久仰久仰。”

老頭:“對對對,吃貨汪曾祺就是我。”

孫朝陽:“美食家,美食家。”

汪曾祺:“美食家是陸文夫,我可不敢搶了人家的綽號。大家都是蘇揚常的老鄉,他可不會跟咱客氣。”他又擠了擠眼睛:“朝陽小師弟,我也是久仰你了。”

孫朝陽啊一聲:“汪先生,我雖然常去從文先生那裡聆聽教誨,可惜我實在太愚鈍,沒有那個福氣,先生都不收我這個學生。倒是我的好友遲春早教授,也是這次魯獎的評委之一,卻成了先生的關門弟子。

汪曾祺哈哈一笑:“遲春早我見過,也聊過幾次。他正在做老師的課題研究,據他自己說,很多觀點都得了你的啟發。你的文章風格變化多端,那篇《棋王》寫的是吃,我的散文也寫吃,這就是緣分。我個人宣布,你就是我們沈班同學會的成員了。

原來,汪曾祺卻是沈從汶先生以前在西南聯合大學的學生,也是弟子中成就最大的一個。

他的文章寫得極其精彩,尤其是美食,你千萬不能半夜看,一看,就扛不住。

汪先生的散文簡單樸素,多用口語,就好像隔壁老人在聊天,任何人都能讀懂,且不累,但讀完一琢磨,卻餘韻悠長,回味無窮。

記得九十年代巴金先生病重住院的時候,讓家人給他帶一本書過去消遣。家裡人就問帶什麼書呀,你需要靜養,不能傷神。

巴金老人笑道,帶本汪曾祺的散文吧,寫美食的。放心,汪曾祺的書讀起來不但不傷神,還養生。

對的,讀他的書,飯都能多吃一碗,能不養生嗎?

老汪先生的作品可是經過巴金嚴選的,可見其文學成就之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